瑞 蒙克所著的《维特根斯坦(天才之为责任)》完整的讲述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学术成就。本书真实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不仅使读者了解其人,还有助于读者理解他深邃的哲学思想。
作者耗时三年,对有限的文献资料进行细心阅读、分析、鉴别,又对传主王维的全部诗文作品以及古人时贤评论、考证王维生平、思想、作品的论著进行细读,并实地考察了王维曾经生活过的陕西蓝田,带着巨大的理解之同情,写出了这部作品。作者将王维带回盛唐时代,对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生活场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进行了生动展现,力求在时代背景中还原一个真实、传神的王维,对他的生平境遇、行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从而对 诗佛 这一称号进行了有力的阐释,对王维的艺术成就、个性气质、精神境界都进行了诗意般的呈现。
将至古稀,知名美籍华裔地理学家、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回溯了自己的人生。他把童年放在世界格局的大舞台中联动叙事,回忆在欧美求学的岁月,提及自己选择地理学的原因,并将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特质展示给读者,坦率而真诚地完成了对自我的剖析和反思。 从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到英国、美国,辗转于不同文化的段义孚,是一名真正的世界主义者。他的世界,从行为和事件走向了观念和思想,超越了狭隘的地方主义,而拥抱了更为辽阔的人类文明。如何在平凡的事物与事件里,去体察个体生命的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段义孚的经历也许是特殊的,但他的问题却是普遍的,也正因如此,他的观念与思想,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瑞·蒙克所著的《维特根斯坦(天才之为责任)》完整的讲述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学术成就。本书真实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不仅使读者了解其人,还有助于读者理解他深邃的哲学思想。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亲笔撰写的记录其早年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也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本书中,胡适回顾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全面总结了自己早年的心路成长历程。《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的“心灵对话”,读《四十自述》我们可以从中感受胡适先生特有的睿智、幽默与文化气质,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胡适,特别是胡适青少年时代的心路成长历程。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被誉为个体心理学之父,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人生的动力》正是关于他的一部zui权威、详实、客观的传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 霍夫曼博士查遍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档案,深入采访了阿德勒在世的子女、亲友、同事,耗时4年完成。它以阿德勒的工作、生活中的大事为经,以经过考证的趣闻轶事为纬,配以多幅珍贵照片,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阿德勒,勾勒出个体心理学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发扬光大的历程。 适读年龄:18岁以上
《荣格自传:回忆 梦 思考》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83岁时写的自传,包含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成年后的见闻、自身所经历的梦境和幻觉、与弗洛伊德的相识相知及分道扬镳、对死后生活的见解等。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根据内心体验来了解自己,探索精神世界的奥秘。本书浓缩了荣格一生的思想精髓,是具有思想史意义的独特传记。
作为20世纪“伟人中的伟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既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和伟大的行动家。他在青年时代就拥有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 史怀哲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在年少的时候,他便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因此,21岁时他立下志向:30岁之前为学术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为此,30岁时他开始学医,38岁时他毅然前往非洲,成为一个以行动实践信仰的丛林医生。 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史怀哲以不知疲倦的直接服务于人的方式,践行着他对基督的追随、他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他与生命的休戚与共。可以说,他是真正“为了人而成为人”的人,也是真正“在完整的意义上成为人”的人。 1953年10月,因为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热爱,以
本书是汤因比的交游录,是其晚年时期的回忆录姐妹篇之一。汤因比在本书中书写了对多位长辈师友的回忆,包括对他的成长具有深刻影响的长辈,如哈利叔公、夏丽婶婶、伦德尔老师,诸多英国以及英联邦的名流,如莱昂内尔 柯蒂斯、布赖斯勋爵、史末资、阿拉伯的劳伦斯、尼赫鲁,在各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如马戈柳思、齐默恩、内米尔、托尼、哈蒙德,来自东欧、德国、美国的学者,如卢托斯瓦夫斯基、韦斯特曼、克兰、德国波恩大学诸学者,甚至包括希特勒、贝尔贝等纳粹成员。本书对多位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进行细致的描写,文字真切风趣,对有关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也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对20世纪上半叶欧洲知识分子群体及其所处的政治环境及学术氛围进行了回顾。书写、评论这些人物的过程也间接反映了汤因比自身的经历、思想、价值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錢穆先生全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主要内容包括:前言、七房桥、五世同堂、先祖父鞠如公等。
一部反映中国新闻界代表人物穆青的纪实性传记作品。 穆青是 喝延河水 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到热浪奔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拨乱反正的艰难历程到大潮澎湃的改革开放时代,穆青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使自己成为新闻战线上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在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声誉的名记者。在20世纪的新闻史上,许多新闻名篇是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 这一个又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正是通过穆青和他战友的笔,传播到一代乃至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这部29万字的《穆青传》,以大量翔实的史料、口述和日记,真实地再现了穆青不平凡的一生,准确地刻画了他崇高的精神世界及性格特征,生动地展示了他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不移,对人民群众发自灵魂深处的挚爱,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使读者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西方现代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法制思想、三权分立思想、君主立宪思想等对后来的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等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人类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哲人。戴格拉夫是研究孟德斯鸠的专家,这本传记是他研究孟德斯鸠生平和思想的力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43234864 书名: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定价:7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21756234 书名:谁的问题 定价:69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拉尔夫 瓦尔多 爱默生(1803 1882)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超验主义哲学家,是确立美国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 美国的孔子 美国文明之父 。作为美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仅影响了梭罗、惠特曼、狄金森和弗罗斯特,还启发了尼采、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伍尔夫和博尔赫斯,他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他去世140年之后仍然影响着我们。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散文和诗歌上。本书可以让读者与朋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爱默生的外在与内在形象,书中对爱默生的生活背景,大学生涯,怎样成为作家、哲学家和牧师,婚姻状况,他在欧洲旅行的见闻以及晚年光景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加深读者对爱默生及其作品的了解。
本书是高端学术平台“学术志”精心打造的付费课程“社会学必 读30本经典”的文字精编版。多位名校教授联合遴选必 读书目,涵盖涂尔干、韦伯、吉登斯、福柯、布尔迪厄、贝克等著名社会学家30部经典之作。 本书拒绝晦涩艰深,零距离解读社会学经典原著研究背景、核心问题、研究思路、思想理论等,并给出研究建议和拓展书目,帮助你快速深入理解原著并实现应用。随书附赠“学术志”配套精品音频课程,扫码即可免费收听。
舒新城是我国著名出版家、教育家。他1928年主编《辞海》。1930年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编印了《社会科学丛书》、《经济建设丛书》、《国际丛书》等图书,创办了《新中华半月刊》。1937年,任中华书局代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印了《中华文库》等读物。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57年秋,提议重新修订《辞海》。1959年《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舒新城任主任委员。除编纂《辞海》外,舒新城一生所编、缩写堪称著述颇为丰富,主要有《现代心理学之趋势》(1924年版)、《近代中国留学史》(1927年版)、《教育通论》(1927年版)、《人生哲学》(1928年版)、《道尔顿制研究集》(1929年版)、《中华百科辞典》(1930年版)、《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1932年版)、《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等。他还是中国摄影史上的一位先行
本书303位人物肖像全部是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以年龄为序,最年长者是出生于1892年的朱屺瞻,最年轻的为1938年出生的戴敦邦,作者为每人编写了生平成就简介。在步入1990年代之时,作者有感于二十世纪行将结束,为此在上世纪1990年代的8年时间里,专注于对二十世纪学林文坛、硕果仅存的杰出人物进行广泛考察,寻访与二十世纪同行的学林文坛耆宿,先后访问各地老一辈学者专家三百余人,为他们拍摄肖像。本书拍摄的文化前辈适逢生活在二十世纪我国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背景里,他们承载着深厚的国学传统,经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又大都投身于抗战救亡运动;世变频仍,道路坎坷,历经民族忧患和政治创伤,他们依然执著奋斗,矢志不渝;他们是惊心动魄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本书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汇报社共同编写,收录了68位上海社科大师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与卓越贡献,展现了灿若星辰的学术名家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碰撞与交汇。全书还融入 建筑可阅读 和CityWalk理念,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精美的建筑图片,以及通往每个大师纪念地的地铁路线和手绘地图,让读者能够 带着书本去旅行 ,跟随陈望道、谭其骧、徐森玉等社科大师的足迹,访问复旦大学、上海博物馆等纪念地,深入了解社科大师的爱国情怀与治学精神,探寻上海绚丽丰富的城市文脉,传承上海的文化精神,彰显上海的城市品格。
本书的基础知识是经作者对诸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的认真编排,个别章节(六爻 、调运解灾等)是作者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使读者阅后迅速精进,少走弯路,具有快速、简洁、灵活、实用的特点。 本书有几百个各种类型的典型案例,而且每个典型类别都有具体的预测断语,每个案例都解析得明白、透彻,融入了作者20年的研究心得,无论对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现代城市思想家简 雅各布斯(1916 2006)的个人全面传记。1961年,雅各布斯写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从此改变了世人对城市及城市生活的看法,时至今日,在任何有关城市规划的讨论中,她的思想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书以细腻的讲述,揭开了这位女性非凡的一生。她养育了三个孩子,写了七本书,拯救所居住的社区,被捕两次,参与了数千场辩论而从未落于下风。回溯过往,她还是一个挑战老师的学生,高中时代的 诗人 ,初抵纽约后在《时尚》《钢铁纪元》《建筑论坛》等杂志媒体上磨练写作技巧的撰稿人。她在纽约这座多元化的大都市中观察街道生活,吸收知识,直至写出了著名的代表作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她积极参与有关城市规划的讨论与运动,对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并亲身抗议。她反对美国城市规划巨擘罗伯特 摩西的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