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自传》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 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 居里对科学的崇高追求和无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本书是第四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唐有祺,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化学界泰斗L.Pauling,获博士学位。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为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8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在院系调整中转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本书向读者系统呈现了唐有祺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与思想脉络。
《二入四行论》是达摩与其弟子和他们的追随者关于禅法修行言论的集录,论述了达摩禅法的基本主张。至于编写者,从情理推断,昙林除了写序之外,很可能还编录了"二入四行"的禅法和达摩及其弟子的言行。本书用漫画配文字的形式将达摩的禅宗思想介绍给读者。
《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介绍50位已故著名化学家,他们是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先驱、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都与各化学学术团体有密切关系,为我国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家可贵的爱国情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风范,给人以感染和启迪,对科学、教育、学会建设和办刊思想的精辟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可视为中国近现代化学史和化学化工学会史的一个缩影。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真实生动、开拓创新,从多角度介绍了化学家的人生轨迹,并附有107幅难得的照片和手迹,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广泛的阅读性。
范旭东,实业家,原名源让,字旭东。长沙人(祖籍湘阴),维新派人物范源濂弟。少入长沙吴镜蓉馆,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随兄去日本,1908年考入日本西京帝国大学化学系。1911年回国,怀“工业救国”之志。1914年在天津创办久大盐业公司,为中国生产精盐之始。1918年又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所产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博览会上获金奖。接着在南京建造当时远东第一流的大型硫酸铵厂。七七事变后,他所办的工厂相继陷入敌手,他冲破包围,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入川,在四川又办起久大和永利分厂,继续生产盐、碱,以支援抗日战争。1945年在重庆病逝,毛泽东送挽幛,上书“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范旭东,实业家,原名源让,字旭东。长沙人(祖籍湘阴),维新派人物范源濂弟。少入长沙吴镜蓉馆,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随兄去日本,1908年考入日本西京帝国大学化学系。1911年回国,怀“工业救国”之志。1914年在天津创办久大盐业公司,为中国生产精盐之始。1918年又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所产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博览会上获金奖。接着在南京建造当时远东第一流的大型硫酸铵厂。七七事变后,他所办的工厂相继陷入敌手,他冲破包围,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入川,在四川又办起久大和永利分厂,继续生产盐、碱,以支援抗日战争。1945年在重庆病逝,毛泽东送挽幛,上书“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中国化学史》为化学通史,历述从远古到20世纪末中国化学发展的历程,鸦片战争以前的为古代化学史,鸦片战争以后的是近现代化学史。中国古代虽然有高度发达的经验化学,但是近代化学则是从欧洲传来的,逐步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现代化学,融人世界化学体系之中,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 科学思想是从探讨宇宙的本原和秩序开始的。所谓本原是指存在物最初由它生成,或一切存在物由它构成。前一种观点可称为“生成论”,而后一种观点可称为“构成论”。生成论和构成论的不同在于:前者主张变化是产生和消灭或“转化”,而后者则主张变化是不变的要素之结合和分离。这两种观点在古代东方和西方都产生过,但是在东方生成论发展为主流观点,而在西方构成论发展为主流观点。生成论和构成论的差别是造成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别的总根源。 在西方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因其结果物纯净、制备量大、技术成本低等优点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农业食品、海洋生物、化工材料等广阔领域。本书详细介绍了逆流色谱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原理,高速逆流色谱的技术原理、特殊技术、工作方法,正交轴逆流色谱仪,以及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分离、抗生素分离、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分离、生物大分子分离、无机离子分离、生物医药产业等中的应用。 ???可供天然产物、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农业食品、化工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人员、技术(分析、分离等)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分册之一。煤基合成化学品是以合成气(CO、H2)、甲醇、甲醛为原料合成的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包括醇类化学品、醛类化学品、胺类化学品、有机酸类化学品、酯类化学品、醚类化学品、甲醇卤化化学品和烯烃化学品。本书以阐述煤基合成化学品的生产技术和应用为主要内容,旨在开发煤基合成化学品的新产品、新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煤化工、煤基合成化学品生产、研发和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专业类师生参考。
有机合成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领域,未来有机合成的发展趋势是设计和合成预期性能优良、意义重大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及新技术研究》既讨论了有机合成的技巧和有机合成线路设计的艺术性,同时又给出了当今有机合成界倍受关注的一些新型合成反应的应用。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及新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碳环合成反应、逆合成法与路线设计、分子拆分法、基团的保护、不对称合成反应、Corey合成路线设计策略及有机合成新技术、天然产物合成等。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及新技术研究》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详细、全面、新颖,可读性强,是一本实用性与可读性兼具的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