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孟德尔传:被忽视的巨人 孟德尔诞辰200周年纪念版
    •   ( 588 条评论 )
    • 商周 /2022-07-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在生物遗传学界,孟德尔是如神一般的存在。作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的学习和科研之路也并不一帆风顺:他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干过不少农活,因贫辍学的他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后来进入修道院,又因缘际会得以前往维也纳大学进修,回到修道院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豌豆杂交实验,但直到去世这一发现都并未得到世人的认可。 孟德尔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了豌豆实验?为何修道院会为其提供科学研究的场所?他的科学发现在当时为何被忽视?他身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本书作者商周常年旅德,对孟德尔有深入了解,他曾亲自拜访孟德尔工作过的圣托马斯修道院和孟德尔纪念馆,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书勾勒出了一个生动饱满的孟德尔形象,让我们得以一览科学大家的风采。

    • ¥66.6 ¥98 折扣:6.8折
    • 基因密码【悉达多·穆克吉、尹烨倾情推荐】基因组科学一线领军者、基因测序技术先驱重磅科普作品,基因组研究发展历史。中信出版
    •   ( 5 条评论 )
    • 尤安·阿什利Euan Ashley) /2025-02-28/ 中信出版集团
    • 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至今已逾20年,其间,人类从一次解读个人基因组信息,到为特殊病人进行个性化全基因组测序,再到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以实现医学范式的转变,可谓成绩斐然。 尤安 安格斯 阿什利博士将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融汇于本书中,为我们揭示了DNA和基因组的理论认知,悉数人类基因组发展数十年来的重要事件和前沿进展,以及如何以 侦探 的身份抽丝剥茧,通过患者的基因组信息破解其病因、拯救其生命。 作者在书中预测,不远的将来,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基因组来预测并预防疾病。这就是位于科技前沿的 精准医疗 基于对健康和疾病的基因组理解的个性化治疗。精准医疗的目的是在健康领域预防疾病、精准诊断并对疾病进行精准治疗。我们将使用基因组测序和解读技术来分析人们有患哪种疾病的风险,在疾病发生前进行

    • ¥50.56 ¥79 折扣:6.4折
    • 达尔文回忆录
    •   ( 1054 条评论 )
    • [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著 /2015-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了解达尔文生平的权威、全面的一本书。本书作为达尔文的遗稿,大约是在其逝世六个月后,由他儿子弗兰西斯达尔文删改、摘录和誊抄出来的,于1887年首次出版。 译者翻译该书时,除原文外,参考了两种英文译本和俄文译本,并对其中的错漏进行了改正。译者还在书中增加了不少注文,去说明达尔文手稿中所述的实际情况,指出他笔误和简略之处,并介绍他提到的许多书名、人名、地名和专门名词。 本书细致入微地讲述了达尔文的思想和性格发展过程:从达尔文的诞生写起,对达尔文在剑桥的生活、在贝格尔舰上的航行、达尔文的宗教观点、居住在伦敦时期、居住在达温宅时期的事迹进行了记述,同时,还补记了他的几本作品和他对自己智力的评估,书中在正文以外,还附录了达尔文和韦奇伍德的家族人员,书中的人物、地名、动植物名称、书

    • ¥21.9 ¥30 折扣:7.3折
    • 西方著名植物分类学家
    •   ( 4 条评论 )
    • 马玉心 /2024-08-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植物分类学是对众多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一门科学,体系很完整,但需要记的知识点很多,需要有较好的记忆力。本书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以故事的形式书写采集历程,对每一位科学家的荣誉成就都一一列出,增强了可读性。同时,读者通过学习植物分类学家传记,了解各类植物的学名出处及命名人简历,植物的采集过程、采集标本的方法以及前人吃苦耐劳的治学精神。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一种治学精神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希望这本书也会点亮青少年智慧之明灯。

    • ¥49.6 ¥68 折扣:7.3折
    • 理智与疯狂:神经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与生活 莎拉·曼宁·佩斯金著 每个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个分子的距离。中信出版社官方
    •   ( 1 条评论 )
    • 莎拉·曼宁·佩斯金 /2025-03-26/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大脑是人类已知复杂的机器,却有个致命的弱点,构成它的复杂分子也可能破坏我们的思维、改变我们的性格。 深山里的神秘家族祖祖辈辈中年痴呆;创业家不复睿智儒雅,反而乖张易怒;大学毕业生突然深陷《行尸走肉》的幻觉;准新郎在求婚前夕变身威猛先生,险些咬断自己的舌头;未开化部落的妇女儿童相继离奇死亡;农妇言之凿凿说谎成性 作者将历史与科学探索相结合,邀请我们化身医学侦探,追溯每个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从诊断到治愈的过程,旁观患者被 疯狂的 分子颠覆的生活,见证科学家和医生的成功与失败。 本书以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痴呆症、糙皮病、库鲁病等)为载体,讲述了当今认知神经学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基础发现,帮助我们理解大脑的分子机制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的行为、情感和记忆,申明通过研究 劫持 大脑的分子,

    • ¥43.52 ¥68 折扣:6.4折
    • 生物多样性普及读物:亲生命性(精装)
    •   ( 0 条评论 )
    • 爱德华·威尔逊 /2024-04-01/ 中信出版社
    • 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时常想要亲近更加自然的环境,被其他缤纷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威尔逊认为,我们对生命的天然亲近感是人性的本质,正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威尔逊从切身经历出发,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核心探索。从游荡在亚拉巴马州的森林,到深入苏里南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从儿时对巨蛇的幻想到确立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这些奇妙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极大丰富了他对自然的领悟,也激发了人们对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惊奇和热爱。 这本富有诗意、发人深省的关于“亲近生命”的著作,不仅是一位野外生物学家对自然的深切回应,也是对保护伦理的雄辩陈述。威尔逊指出,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特殊关系,让

    • ¥53.72 ¥59.8 折扣:9折
    • 遗传之书:写在基因里的进化故事(彩图版)
    •   ( 0 条评论 )
    • 理查德·道金斯,亚娜·伦佐娃 /2024-12-01/ 中信出版社
    • 每个生物的身上都隐藏着一部编码丰富的遗传之书,讲述无数祖先世界的故事。莫哈韦沙漠的角蜥皮肤颜色和花纹酷似砂石,那是对其祖先家园的具体描述;叶尾壁虎枯叶般的身体让我们不禁想象它的祖先栖息在枯叶中的情景;长角蚱蜢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传递着祖先在绿色苔藓上穿行留下的基因记忆。这些故事不仅写于体表,也深深刻在它们的每一个身体器官、每一个行为习惯,包括它们的基因组里。更为奇妙的是,生物并没有抹去遗传之书中的早期文字,即使它们已经不再发挥作用。蜥蜴胚胎上的鳃弓回忆着其祖先在水中生活的故事;鲸和儒艮的肺记录了其祖先从陆地回到海洋时对呼吸系统做出的重大改造;还有更为复杂的陆龟,臂骨和龟壳中隐藏着祖先两次往返水域和陆地的曲折历史。 透过表层文字,我们可以窥探到生物所经历过的众多意想不到、看似

    • ¥79.1 ¥88 折扣:9折
    • 雌激素:关于情绪、陪伴与爱
    •   ( 0 条评论 )
    • [美]玛蒂·哈兹尔顿(MartieHaselton) /2024-10-01/ 中信出版社
    • 在这部打破范式的作品中,周期学者玛蒂·哈兹尔顿揭示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物过程,并提出“智慧”这种对女性身体和思想的新理解。作者用确凿的证据告诉我们:雌是女性智慧和适应性力量的来源,而不是女性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元凶。 — ※ 许多女性的不安全感,都源于对身体了解得不够。 在文化传统中,女性一直因“分泌水平”在公共生活领域受到非难,人们指责水平使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不稳定,女性容易变得冲动、不理智,甚至喜怒无常、头脑混乱。 — ※ 这本书从科学视角阐释了为何女性不应该被描绘成受支配的非理性对象。 雌不仅在女性体内扮演着协调员的关键角色,还在情绪调节、社交互动和决策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雌通过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微妙地调节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 — ※ 哈兹尔顿博士认为,理解女性的智

    • ¥53 ¥59 折扣:9折
    • 人体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不可思议的人体
    •   ( 0 条评论 )
    • (日)中岛雅美 著,陈紫沁 译 /2025-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不可思议的人体》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广大读者讲述了人类身体的构造以及时刻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象。以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为基础,解开人类身体的谜题,剖析人类身体会产生倦怠、疲劳等的原因。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了解身体的不可思议之处,从10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人类身体的细胞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解读身体的不可思议,从身体的谜题、身体的“困扰”之谜、身体的不可思议事件以及身体的老化四个方面介绍了人类身体的各种不可思议之处。书中精巧的漫画将严谨的人体知识呈现为直观易懂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文字论述帮助广大读者理解人体的诸多奥秘之处。本书可作为青少年探寻人体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

    • ¥61.1 ¥68 折扣:9折
    • 给孩子讲进化论
    •   ( 0 条评论 )
    • [日]池田清彦 著,苏凌峰 译 /2025-03-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进化论以拉马克、达尔文为先驱,认为生物的多样性来源于进化。该学说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快两百年了。关于进化的原因,依然众说纷纭。DNA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会引起生物的进化,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认为,这些解释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进化现象。由此可见,进化论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给孩子讲进化论》收入的190个重点词条图文并茂,风趣简洁,让进化论不再高深晦涩,让小读者豁然开朗。关于进化论和生物学的更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 ¥71 ¥79 折扣:9折
    • 不可思议的大脑(附插图讲解)
    •   ( 0 条评论 )
    • (日)加藤俊德 著,刘超 译 /2025-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从“大脑”和“思维活动”的观点出发,采用图解形式,结合专业的文字论述,简单易懂地解说了人们在工作、恋爱、日常生活等各种场合中,经常会产生或遇到的疑问,如“不会收纳整理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大脑?”“为什么有的人会说出善意的谎言?”等。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介绍了大脑的构造、运行方式等;第二部分列举了人类有些思维活动的奇怪现象;剖析了人类的心理因素;阐述了利于人类大脑健康发展的方式;分析了大脑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各种事件。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是一本介绍大脑和思维之间关系的科普读物。

    • ¥61.1 ¥68 折扣:9折
    • 雄激素:关于冒险,竞争与赢雄
    •   ( 0 条评论 )
    • [美]卡罗尔·胡文(CaroleHooven) /2024-10-01/ 中信出版社
    • · 睾酮究竟是如何影响人类身体、大脑和行为的? · 为什么男性总体上比女性更强壮、更高、更快? · 是睾酮影响了男孩的大脑,让男孩做出典型的男性化行为吗? · 睾酮水平越高,运动表现就越好?高浓度的睾酮真的能给人们带来运动优势吗? · 男性和女性身上都存在攻击性行为,但睾酮主导的攻击性有何不同? — 人类进化生物学家卡罗尔·胡文揭示了长久以来围绕睾酮的迷思与文化成见,阐明了它对人类性别和性行为、体能、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诸多层面的深远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科普著作中,她详细介绍了当前已知的科学证据,以表明睾酮如何在我们观察到的性别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 自古以来,“男性气质”或“男子气概”的起源问题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研究与争论。其中,睾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千百年来,人类一直痴迷于

    • ¥53 ¥59 折扣:9折
    • 进化(彩图版)
    •   ( 0 条评论 )
    • [意]弗朗西斯科·托马西内利 著,[意]欧阳霄 译 /2024-10-01/ 科学普及出版社
    • 这本书探讨了动物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描述了从小蚂蚁到蓝鲸等各种动物最迷人、奇妙、不寻常的生活。本书从动物的外观和生活习性等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孔雀有如此厚实和美丽的尾巴?为什么狮子会群体捕猎,而猎豹通常单独行动?为什么有些蝴蝶的舌头比它们的身体还要长? 科学家研究进化已经有150年了,本书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这些现象和问题,文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配有详细具体的图片解释。书中着重讲述了关于进化的科学研究,如过去的自然主义者(尤其是达尔文)和他们如今的同行都解释过的某些形式的适应过程;植物以及它们与动物间的关系也是本书的重点,因为达尔文本人非常关注授粉和食肉植物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他的学说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书中全手绘的精彩插图、清晰的知识脉络,通过传奇般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将进化

    • ¥102.3 ¥128 折扣:8折
    • 达尔文回忆录
    •   ( 0 条评论 )
    • [英]达尔文Darwin C.) 著;毕黎 译 /2007-04-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的遗稿,书中叙述了作者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讲述了自己在宗教迷信的包围中,在论敌猛烈的进攻下,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终于有所创造,因而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篇回忆录中,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对自己审美品位丧失的遗憾之情等,都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 本书为达尔文于1876年亲自撰写的的回忆录,细致入微地叙述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的人的思想和性格发展过程。它告诉人们:达尔文是如何把自己作为已经去世的人来批判和展露性格的优缺点,又是怎样在茫茫的世界上,在宗教迷信的包围中,在论敌的猛烈进攻下,迂回曲折,开辟道路,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这部回忆录,使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可以具体了解达尔文进化思想是如何日臻完善,最后提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对科学作出了

    • ¥19.8 ¥25 折扣:7.9折
    • 自然雅趣: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精装)
    •   ( 0 条评论 )
    • 艾米·斯图尔特 /2015-0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作者艾米·斯图尔特多次入选《纽约时报》书作家榜单。在这本俏皮的小书中,她将带我们经历一场地下冒险,寻找我们星球最重要的守门人:卑微的蚯蚓。这些细小的生灵对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消灭植物致病菌,翻动泥土,改造森林。它们甚至是两次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其中包括了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一次。 受到达尔文的启发,艾米·斯图尔特,以她幽默风趣而不落俗套的风格,探索了蚯蚓令人惊异的地下王国。她揭露了我们脚下错综复杂的生物网络,观察着自家花园与蚯蚓箱内成千上万条蚯蚓,考察了蚯蚓在科学前沿做出的贡献——从有毒化学物质清理到关于再生的研究。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是一本实至名归的“趣味自然史”。

    • ¥32.3 ¥36 折扣:9折
    • 童第周
    •   ( 0 条评论 )
    • 俞为洁 /2014-01-01/ 群言
    • 俞为洁编著的《童第周》内容介绍:童第周(1902—1979),字慰孙,浙江省鄞县人,享誉海内外的 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 ,因在克隆技术上的贡献而闻名。曾任 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副校长,曾当选为全国人大 、全国政协副 、民盟中央 。童第周对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克隆先驱”。《童第周》作为人物传记,对生平及学术思想状况作了比较客观详尽的记述。

    • ¥20 ¥32 折扣:6.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