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一则来自瑞典的消息,让身处国庆假期的中国人,平添一个欢乐的理由——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85岁的屠呦呦获奖,同时打破了多个记录——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奖项、中医药成果获得的*奖项、以及中国女性*次捧得诺贝尔奖。这是中国科学界、中国医药卫生界的荣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更是全体中国女性的骄傲,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理应得到*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屠呦呦的精彩一生及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我们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了该书。该书语言通俗易
本书简笔勾勒了1901年至1950年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群像。他们当中有种族主义者、怪人 和机会主义者,也有英雄、天才和无私的捐助者。同时也包含41项药物与疗法的诞生:白喉疗法、疟疾研究、血管缝合术,血清、盘尼西林、青霉素、维生素的发现 这些医学研究成果深刻改变了20世纪历史进程,串联起了半个世纪的战争、疫病和匮乏。作者打破了白衣天使们寻找奇迹疗法的刻板印象,真实描绘了众多医学工作者的个人生活,揭示了医学进步背后错综复杂的人类现实。 本书不仅是了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绝佳传记作品,更是一部有趣有料、兼具科普性和启发性的医学小史,集医学史、人物传记、科普于一体,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本书以纳粹大屠杀为背景,以贪婪和谋杀为主题,借助解密文件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战前的卡佩休斯是罗马尼亚拜耳公司药品推销员,与犹太人频繁往来;战时的他摇身一变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主任药剂师:为人体实验分配药品、在火车站挑选老弱病残者处死 甚至盗窃死人的物品和口中的金牙;战后的他则在去纳粹化调查中极力掩盖自己的罪行。 本书围绕卡佩休斯的经历揭露了I.G.法本及其子公司拜耳与纳粹签订的魔鬼契约,复原了纳粹猎人、集中营幸存者和正义检察官对奥斯维辛凶犯的追捕与审判。追究个人责任的呼声与 服从命令不算谋杀 的辩词在法庭上激烈交锋,个体的平庸之恶与当时联邦德国民众的自私冷漠也在庭审中一览无余。 本书读起来就像多线并行、多人口述的侦探小说。作者丝丝入扣地推导出卡佩休斯的内心活动和堕落过程,令你感觉
亨利 马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前沿现代医学。在从医的生涯中,他曾有手术成功后的振奋,也曾因失败身处毁灭性的低谷,但在内心深处,他从未动摇过对神经外科学的热爱。 在畅销书《医生的抉择》出版后不久,马什就从任职的伦敦圣乔治医院退休了,转而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援助,在乌克兰和尼泊尔继续做无偿的医学工作。这本书描述了他在这些国家的工作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医学实践的见解。 这本书也谈到了马什为减少人类痛苦而肩负的责任。通过对医学生时期的回忆,他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外科医生的形象,并且探讨了医生这一职业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如医生处理可能性而非确定性时的艰难抉择,以及延长寿命的愿望可能给病人带来的悲剧性代价。 这本书是马什对自己30多年脑外科手术经历的回顾,在即将退休之时,他发现人生有
中国历朝历代涌现的名医,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们以自己艰苦的劳动,以治病救人、拯救苍生的赤子之心,创造出了无数医学奇迹,在中外医学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 全书取材广博,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融医学、药学、史学、文学于一炉,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资料性、趣味性于一体,寓医学理论、中医药常识、偏方验方、名医逸事于一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历代名医的工具书。
暂时没有内容
黎介寿,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医学教育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他是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之一,先后荣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军队和省部级以上高等级科技成果奖46项,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600多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著作l0部,参编著作31部;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2011年2月。他领导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被南京军区授予“科技创新模范医疗科室”荣誉称号。2013年1月,经中央军委和*主席批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荣膺“全军科技创新群体奖”。
免疫学是一把钥匙。正是我们了解了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调控免疫反应来克服癌症,防范传染,我们才开启了这自愈之路。我们治疗癌症的方式将由此改变。医生将不再直接使用药物来攻击肿瘤,而是先用药物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 本书所访谈的25位生命科学研究者,包括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都是癌症免疫疗法领域的先驱。科研创新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宽敞笔直。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同样苦恼不堪,但也在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困难,日以继夜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直到醍醐灌顶的那一刻。 这是一本生命之书,也是人生之书。
作者素以“伤寒信使”自喻,对《伤寒论》进行了六十余年潜心研究。本书共六章,对医圣张仲景的生平和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 》《脉经》《金匮玉函经》等进行了全新考释,后附运用仲景方治疗危急重症的案例,有助于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院校学生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医经典研究著作。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其《本草纲目》被誉为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评传》对这位科学家在医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成就,首次作出系统的评述。 《李时珍评传》对李时珍自学成才的坎坷道路予以生动描述;对其攀登科学高峰的成功经验予以全面总结;对其在医学、药学上的重大成就予以高度评价。 《李时珍评传》注重展现李时珍的光辉思想,征引丰富的思想资料,详加论述,使读者深信李时珍不愧为令人敬佩的思想家。他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从而在科学上取得了多方面重大成就。
本丛书根据迄今践行的实际情况,在大致统一编辑规范的基础上,将书稿划分为5种体例:1.口述自传 以*人称主述,由访问者协助整理。2.人物访谈录 以问答对话方式成文。3.自述 由亲历者笔述成文。4.专题访谈录 以重大事件、成果、学科、机构等为主题,做群体访谈。5.旧籍整理 选择符合本丛书宗旨的国内外已有文本重新编译出版。 形式服务于内容,还可视实际需要而增加其他体例。 受访者与访问整理者,同为口述史成品的作者。忆述内容应以亲历者的科学生涯和有关活动为主线展开,强调以人带史,以事系史,忆述那些自己亲历亲闻的重要人物、机构和事件,努力挖掘科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鲜活细节。 书中开辟 背景资料 栏,列入相关文献,尤其注重未经披露的史料,同时还要求受访者提供有历史价值的图片。这些既是为了有助于读者能
《李时珍全传》共十三章,分别对李时珍的家乡家世,生平事迹,医学、哲学思想、医学成就,对自然科学研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人文科学方面的高深造诣,在国内外巨大深远的影响,都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生动的描述,图文并茂,可以说是既具有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又具有传记文学的可读性。 法国作家雨果说:“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这条巨龙,就是为人民造大福。李时珍,我们伟大的医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就完全如雨果所指出的那样。李时珍所著的体草纲目》,既是药学巨著,又深含医学内容,是医药结合的宝典,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关注的是现代科学中的师承关系链及其影响。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在书中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充满智慧、趣味、竞争和创新的奇妙的科研王朝,展现了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群体构筑的世界,他们通过半个多世纪来在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内的突破性贡献,赢得了拉斯克奖及诺贝尔奖。 作者无比精彩地捕捉到那些工作上优秀的心灵和爆炸性人物的戏剧性表演——布罗迪和阿克塞尔罗德发现一种新奇的药品泰诺,斯奈德和珀特破解了大脑的化学秘密,等等。《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不仅让我们看到观念的争执、实验的成败、对事业与关系的考验、学术荣誉的得失,而且让我们近观所有那些科学实践之中的深刻人性,领略那些令人难忘的探索者的经历和事业。
程天民,1927 年12 月27 日生,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人。我国著名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与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军队文职特级、技术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书以编年递进的方式梳理程天民院士的学术成长路线,以其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为章节划分标准,着重体现程天民院士经历的特色,并且在其中贯穿呈现我国防原医学学科和复合伤研究的发展演进历程,体现程天民院士在该领域的学术贡献和成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程天民院士学术成长的基本特点,以及他能够实现学术成长的深层次原因。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 有趣的透视立体书 机械篇(全8册) 》直观的机械透视感,通透的整体构造展现,每个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动技术,手机平板等安卓系统就能展现3D立体的虚拟现
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学家中位为世界所推崇者。自 1907 年从南洋归国服务, 30 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其一生丰富多彩、曲折坎坷,是从晚清到民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尤其是在 1911 年东三省大鼠疫时,伍连德临危受命,领导了一场由中国人主导的国际防疫行动,成功地扑灭了数百年不遇的大瘟疫。本书试图从大历史的角度,通过伍连德这个人物来展现现代医学 在中国的传奇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