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为了记录院士为国家和科学技术事业繁荣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其成长经历,弘扬科学精神,彰显优良美德,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风气,激励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中国工程院决定组织编撰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含自传)系列丛书。 主要内容包括:(1)记述传主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国家、对工程科技事业进步和培养人才的突出贡献;(2)传主学术成长和取得成就的历程、治学态度、价值观念、爱国情怀等精神风貌;(3)传主的家世、人生经历、成长环境、性格爱好、亲情志趣等。
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信史所载孙思邈事迹虽少,各种奇传却多。本传作者从“孙思邈是人不是神”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努力还原先贤真实面貌,既不取野史的荒诞之说,亦剔除“信史”中夸张之辞。只将孙思邈两部巨著视作记传手资料,透过字里行间,探寻著者行踪。再剔出书里透露的点滴行踪,反复甄别,形成缜密完整的一部传记
《最的医生:传记西方医学史》以简明流畅的方式描绘了从古希腊的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到心血运动的发现者哈维、牛痘免疫的者詹纳、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奥斯勒等五十余位医生的生平和业绩,以此为线索,勾勒出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医生的生平传记,也是一部系统梳理西方医学源流的医学史著作。
本书是 中医、养生学家、真气运行学术创始人、原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少波先生的学术传略。 李少波先生出生于1910年4月1日(农历庚戌年二月二十二日),于2011年9月28日17时29分在甘肃省平凉市无疾而终,享年102岁。他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秉承大医精诚之理念,淡泊明志,孜孜不倦,悲悯患者,治病救人,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医学宝库的精髓一吐纳导引术(即真气运行养生方法)。传播50余年,治愈患者无数。 本书详解真气运行法创立细节,揭秘真气运行法深层奥秘。既是李少波先生的学术传略, 是读者学习真气运行“登堂入室”的 读本。
本书引进自世界知名的 Thieme 出版社,是一部新颖、独特的私密部位整形外科学著作,凝聚了从事私密部位外科的整形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和皮肤病学科等各学科专家的观点与经验,反映了当今该领域的高水平。私密部位外科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培训。在这些高度敏感的身体部位进行外科手术干预需要具备详细的解剖学知识和扎实的外科技术。本书共两篇 6 章,收录了近 400 幅高质量照片和插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私密部位相关解剖、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处理。本书图片丰富,要点突出,可为所有以私密部位外科为具体研究方向的专家提供参考,亦可为想要了解私密部位手术复杂性和争议性的外科医生提供指南。
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以反映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记述了300余位著名医学专家。其中,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分册记述了35位专家学者,是研究我国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文献。
虽然詹纳作为疫苗的发现者在全世界广为人知,但他发现疫苗的故事却被简化甚至歪曲了。这部传记不仅对詹纳的成长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也介绍了当时英国的博物学和医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正是这个环境成就了詹纳医生和博物学家的双重身份,也让疫苗的发现有了可能。另外,这部传记还系统地梳理了人类发现疫苗的历史,阐明了人痘接种如何一步步演化成牛痘接种(天花疫苗)的过程。最后,这部传记还翻译了詹纳分别在1798年、1799年和1800年写成的关于天花疫苗的三篇论文,让这些珍贵的科学文献首次有了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