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揭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作为曾子第74代后裔的成长经历,以及其曾祖父、祖父、父亲和曾荫培(曾任香港警界首脑)、曾璟璇(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等六兄妹,其妻曾鲍笑薇和爱子们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再度接掌香港特首,谱写了香港公务员的政治传奇。因为,并非出自名门,并没有从小接受高层的政治熏陶,也没有神奇的个人经历。他个人的气质并不出众,他家庭的支撑并不有力,他从政的起点并不很高,但是,就是他身处的平凡家庭,为他日后的政治发展,训练出优异的个人品质,陶冶出高超的领导能力。 的家是一个平凡的市民家庭,父亲只是一个收入不丰的警察,家里的五兄妹并没有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父亲的熏陶与严格要求,砥砺了兄妹们的奋斗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了顽强的个人生活信念,最终成为杰出人士。 平民家族
历史的长河悄然流逝,苍天无语,岁月无声。而百年的家族,却生生不息,代代相衍。总是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于此光阴的轮回中留下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印迹,赐予后人以咀嚼不尽的传奇和擦抹不去的记忆。 冯玉祥家族便是这“家国同构”历史长河中的一支,以其独有的荣光和辉煌,于此中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先看冯玉祥将军(1882~1948),身经晚清、民国(从光绪、宣统、北洋时期至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终始不坠青云之志,竭诚报国,尽力经世,弥天大勇与苦心孤诣终于造就了赫赫战功和政绩。 从出身孤寒的贫家子弟到拥雄兵数十万的统帅;从“清党分共”的同谋到 “与我党长期合作的朋友”;从蒋介石的结盟大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委员长到大洋彼岸的势不两立、水火难容……其人生轨迹蜿蜒曲折,而个中情由,更
好莱坞知名传记作家达尔文·波特和丹福斯·普林斯在现有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多年采访取证、深入挖掘,不仅详细讲述了肯尼迪家族的政治生涯、兄弟纷争、与黑帮组织的牵连,还原了或被遗忘、或被掩藏、或被歪曲的桃色新闻和婚姻闹剧。 时至今日,这个家族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个家族的成员也仍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起走进美国历史上的“皇族”,一起见证永不落幕的肯尼迪王朝!
在这部大曝内幕的著作中,享有盛誉的肯尼迪家族传记作家爱德华·克莱因凭借他与肯尼迪家族诸多成员甚深的私交,15年来他先后采访了140人次,从肯尼迪家族成员近的朋友那里得到详尽的真实材料,追溯肯尼迪家族的过往,记录了1963年夏天的那段往事,以及小约翰·肯尼迪的“童话婚姻”的破灭,为我们揭开了当代的谜团,肯尼迪家成员为何总成为接二连三的灾难的牺牲品。 与从未公开露面的人物交流、揭开尘封已久的私人日记、与杰奎琳的谈话,足迹遍及美国和爱尔兰的本书作者克莱因,带着我们去探询“肯尼迪诅咒”的所有深层原因。
本书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家族的百年沧桑史。梅氏家族的京剧艺术肇始于“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经梅竹芬的继承发展,到梅兰芳这一代发扬光大、自创梅派、堪称梨园宗师。梅兰芳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创排了大量的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成为中国现代京剧史上改革创新的先锋。并把中国的京剧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国,同时吸收各国戏剧艺术中的营养,促进了中外戏剧文化艺术的交流。梅葆玖秉承梅派艺术真谛,梅派艺术风格逾越百年历久不衰。 梅兰芳(1894—1961),中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乳名群子,学艺后取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诞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梅宅。1898年师从吴菱仙学青衣。1905年在北京广和楼初次登台饰演织女。1906年正式搭喜连成班,又从姑丈秦稚芬、姑表叔胡二庚学花旦戏。1911
由江绍贞编著的《四大家族史话》内容介绍:四大家族是指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封建买办统治集团,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他们通过建立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掌握了国家的金融命脉,并通过蒋介石在政治上的权力与地位,形成商业垄断,肆无忌惮地做囤积、走私、投机的勾当,以获取大量的财富。这种疯狂的财富掠夺行为一直持续到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被彻底推翻。四大家族统治中国的20多年中究竟积累了多少财富?这恐怕是个至今仍无法彻底揭开的谜。《四大家族史话》带你一起回顾那段动荡的岁月。
近年来富有传奇色彩的张学良先生在被幽禁半个世纪有余之后重获自由,人们对他的关注亦随之陡然升温,社会上刮起一股张学良热的劲风,相关的研究著述、影视作品、纪实报道一时,有如一夜春风吹绿岸。在这目不暇接的作品中,许多著述常将张学良囿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定格中不能自拔,故不能将他还原为一个真实的人,所以亦不能深刻透彻而又完整地透视他。书本试图通过对张学良的成长环境、政治活动、思想状态、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作一全方位的总览统括,以求更真实、更全面地展现、剖析张学良及其家族。本书以张学良为基点,上下贯通,左右联结,交织成一幅立体的历史发展轨迹。
本书在占有了既有材料的基础上,又发掘出大量毛泽东及毛氏家族鲜为人知的奇闻秘史,既有客观描述,又有分析推论,还兼之以文化人类学的析论手法,把毛泽东放置在一个家族、社会的大氛围里,向人们一步步探示出他的思想历程和成长轨迹。从这个层面讲,本书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纪实类作品,它能对各个层面的读者以最大的满足——这,也正是我们力图达到的、与其它写领袖人物作品之不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