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简称金大,诞生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的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同美国康奈尔大学为姊妹大学。当时社会评价为 中国*好的教会大学 ,享有 江东之雄 、 钟山之英 之美誉。金大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分布于海内外,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使金大饮誉国内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建立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创、优秀人才的输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以图片故事的形式,汇集了金陵大学早期的珍贵图片,以及部分毕业生们的人生故事。
这是一部袁隆平画传。以画立传是袁老生前不曾有过的新形式。图书以画册的形式,精选袁隆平珍贵图片200余幅,包括照片、画像、手稿、信件等,以袁隆平一生扮演的各种角色为编写逻辑,分为学生、家庭一员、科学家、教师、社会活动家等专题,将每一个身份中袁隆平的经典影像,配以简洁准确的文字,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讲述袁隆平从生于忧患、艰难求学、逐渐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终成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历程,再现了袁隆平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辉煌人生。 本书把袁隆平的经历、成就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袁隆平的形象放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发展大背景上加以刻画,还原一个既有深度又温暖、亲切、立体的活生生的科学家形象,让读者直观了解袁隆平 禾下乘凉梦 和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的萌芽、生长和收获的过程,
1915年秋季,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金女大正式开学,成为中国长江流域*所女子大学。从此在20世纪上半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女界精英。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段辉煌。金女大虽然在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消失了,但此前从金女大走出的一届届毕业生,却以自己的风采和奉献继续向社会展示着母校的风范。《金陵女儿图片故事》一书的图片系编著者从遍布海内外的校友中征集而来,绝大部分为首次披露,而编著者以其 金陵女儿 的特殊身份,更赋予了画册以特殊的意蕴。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 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他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少奇光辉战斗的一生,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他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他的名字永垂史册。 2008年,曾出版了《刘少奇画传》。今天,我们在前书基础上,增删修改了文字部分,重新调整了图片,以适应图书阅读习惯,因此对版面设计也做了相应调整,以《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刘少奇》为书名出版此书,同时还出版《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周恩来》和《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朱德》。本书图文并茂,编者精心
吴运铎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兵工事业的建设者、*代工人作家。本书讲述了吴运铎从 1917 年至 1991 年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他对中国兵工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为一代创业兵工人的胸怀、情操、气度和风貌,始终忠贞不渝地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情怀和奉献精神。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习仲勋同志多彩人生画卷中的 39 个典型事迹,生动表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多个精彩瞬间,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冲锋在革命、建设、改革前沿的光辉形象。第 1 — 32 节叙述了习仲勋同志自少年时代起投身革命,在革命和建设中英勇奋斗的片断;第 33 — 39 节讲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邓小平等人指导下勇于破除思想藩篱冲锋在改革前沿,为探索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及相关改革而奔走、实践的光辉业绩。全书通过丰富、生动的事例突出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时期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历史画卷,同时配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来使这个画卷更加丰满生动。
刘士豪教授是世纪同龄人,今年是他llo周年诞辰。他开创了我国的内分泌事业,他提出了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名称——肾性骨营养不良,他又于1958年创建了我国个内分泌学专科——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他在内分泌领域的杰出成就让国际医学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他在骨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长期为国际同行所引用,他在垂体和性腺方面的开创性动物研究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在营养代谢的研究和治疗方面被后世奉为先驱,他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法进行激素测定,他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是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经典权威著作……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第二屑协和论坛缅怀刘士豪教授学术上的丰功伟绩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她幼年丧母,少年拒婚,青年离异,英年陨落…… 她漂泊在哈尔滨、青岛、上海、东京、武汉、西安、重庆、香港…… 她写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她的生命很短暂,只有三十一年;她的创作时问更短暂,只有十年…… 她像夜空的流星,迅忽划过却光彩绚烂…… 她为时代撰写了一部《生死场》,她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呼兰》…… 她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巴赫画传》 巴赫(1685-1750),伟大的德国古典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一生中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笃信宗教,将路德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做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同时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其宗教作品明显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主要作品有两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文学性的笔法讲述巴赫的一生及其创作,翔实的材料、精彩的评述和优美细腻的文风相辅相成,为读者塑造出一个全新的饱满的巴赫。作者吕克-安德烈·马塞尔是一位作家兼作曲家,他的这本书从1961年首次出版开始,就以全新的视角、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激起广大音乐家和音乐爱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与密室其他成员的相处、对性的好奇、对战争的看法、对知识的渴求、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援助者的感恩 《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而本书则是首本授权且详尽的安妮弗兰克画传,取材于独特的历史名胜、档案馆、毋庸置疑的权威 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小屋,由纽约时报的畅销作家锡德雅各布森和厄尼科隆撰写。绘本从安妮父母的青年时代讲起,追踪了整个弗兰克家庭自一战至二战期间的生活轨迹,并后讲述了幸存的安妮父亲奥托战后的经历,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