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形式丰富有趣的原创绘本作品。“可不可以?”这是孩子们常常会问到大人的一句话,而大人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不可以!”但是在这本原创绘本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回答:可不可以画一只风筝楼梯猫,一匹变色西瓜斑马,一头红绿灯鼻孔迷宫猪,一条雪花葫芦鱼?可以啊,那我们就来画! 也许,一切孩子气的想象、天马行空的梦想,都会被一句“不可以”给阻断。而深耕儿童文学多年,对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绘本有着深厚研究的蓝剑虹,则用自己的“规则”给孩子带来一场“怎样都可以”的想象之旅,在自由中创作,享受灵感的迸发。
这是一个关于友谊和勇气的故事。小蝙蝠可怕黑了,他害怕黑夜里的一切,甚至害怕自己的影子。他不敢在黑夜里出洞,于是,小猫头鹰每晚都来洞里陪小蝙蝠玩。一个雨夜,小猫头鹰迟迟没来。小蝙蝠听到远处小猫头鹰的呼救声,胆小的他会鼓起勇气,飞入黑黑的夜色里吗?
全书以韵文朗诵诗的方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全家一起朗读。 爸爸带领一家人去捉狗熊,他们一路经过了草地、河流、树林和暴风雪,终于找到了狗熊,但是,狗熊一瞪眼,他们吓得就开始往回跑,又经过了暴风雪、树林、河流和草地,跑回了家,躲进被子里。
小狮子,要洗澡了,快点脱光光吧!咦,脱光之后原来是――小熊!小熊,快点脱光光吧!小熊脱掉背心、衬衫、裤子,又会变成什么呢?脱光光之前,你猜不出我是谁!让孩子高高兴兴去洗澡。 洗澡时间到了,孩子正玩到兴头上,拖拖拉拉不行动,怎么办?五味太郎文图的《看脱光光了(精)》教给妈妈好办法,把“一件一件脱衣服”的准备过程变成游戏,让孩子开开心心进浴缸。
《多多的鲸鱼》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刚刚进入学校的男孩在失去心爱的鲸鱼玩具后的种种表现,以及男孩的老师如何引导他和他的同学充分利用鲸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个故事生动有趣,也鼓舞了很多普通学校的老师学会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开展教育活动。
《到山顶去》是一本简洁、温馨的图画书。故事里的青蛙想去山顶看风景,别的小动物们也都想去。可是,出发时,大家不能都结伴同行,因为各自有登山的方法,各自都有不同的速度;后来呢,大家也不都能登到山顶,因为各自有喜爱的风景,各自有重要的事情必须停下来。只有小熊,它和青蛙来到山顶。到达山顶,真的重要吗?每一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小朋友,你更爱哪一种看法呢?
汉娜·E.哈里森文图的《我优选的朋友小麦》包括:宝拉和小麦从小就是朋友。宝拉觉得,小麦是很棒的。可是当其他孩子认为小麦又大又蠢,宝拉的想法开始动摇……直到小麦让宝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本书收录了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的10条准则。 这些准则明确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宣言规定了儿童应享有健康成长和发展、受教育的权利,还指出儿童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首先受到保护和救济,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忽视、虐待和剥削。 11位来自世界各地风格各异的插画师认真地为儿童的权利作画,用图画的形式更加形象地传递宣言的力量,让每个人都知晓并保障儿童的这些权利,为儿童创造幸福的童年。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 出生在一户贫穷的农户家。十岁时父母双双去世,他们踏上了外出做工的道路。因为不同的际遇,大林变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饿死在孤岛的金子堆里;而小林勇敢正直,和小伙伴一起反抗遭遇的不公并取得胜利。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
星期二的早上,小镇上来了一只猫。这只猫的脖子是歪的,走路也有点儿歪。一开始都没人注意他,不过慢慢的,大家都被他影响了。小镇的居民们先是歪着头看他,接着自己也跟着变歪了,就跟那只猫一样。人们因此而发现了以为再也无法找到的东西,找回了以为再也无法联系的老朋友!歪一歪脖子,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你见过小精灵吗?你知道他是怎么生活的吗?《你见过小精灵吗?》讲述了小精灵住在湖畔的山洞里,一头乱莲蓬的头发,尖尖的长耳朵,总是穿同一身衣服,经常和好朋友小野猪比赛挖草根、捉蚯蚓,饿了就吃蜂蜜,高兴了就吹吹口哨,喜欢围着篝火跳舞,他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真是个快乐的小精灵啊!
暗红书封上,一个女孩坐在一本烫金的书上,她是书的孩子。她遇见一个孤独的男孩,于是女孩领着男孩去寻找故事的感动。他们经历了山峰、海浪、暗夜、古堡。令人惊喜的是,山峰、海浪、暗夜和古堡等,全是由密密麻麻的文字组成,且都来自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当女孩爬下古堡时,手里抓住的正是《长发公主》的文字排成的绳子!山姆·温斯顿、奥利弗·杰弗斯著的《书之子》是一本保证值得收藏的大师得奖之作。起伏的海洋里,你会发现《金银岛》、《木偶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经典片段;云朵中,有《鹅妈妈经典童谣》伴你入眠……你若曾经读过《爱丽丝梦游仙境》、《海的女儿》、《彼得·潘》等,每片浪花、云朵都能勾起你惊喜的回忆,若是不曾读过,你将在此发现经典历久不衰的秘密;在女孩和男孩攀登的高峰上,亲睹彼得·潘为叮当
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儿,偶然遇到一位采药材的老中医。老中医的背篓里那些普通的小草,竟然有着许多治病救人的神奇故事,这深深地吸引了善良的小女孩儿,激发起她研究草药的浓厚兴趣。长大后的小女孩儿,不仅成为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员,而且因成功地从中国传统草药青蒿中提取了能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就是我国著名中医药科学家——屠呦呦。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 “孩子,过来,这是你……呃,我孩子该叫你什么呢?” 看完《我的大大大家庭》,大人孩子一起搞明白,怎样才能叫对人,为什么我们之间有这么多称谓! 这本书通过简洁的色块向小读者娓娓道来家庭关系:爸爸、妈妈是谁,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谁,爸爸妈兄弟姐妹又是谁,爸爸妈爸爸妈妈又是谁,并且叔叔、姑姑、小姨这些人到底和自己是什么关系,读到最后,一个清晰的家族关系像图谱一样慢慢伸展开来。 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那些原本已不再熟悉的称谓重新使用起来,而这些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明的关系,在本书中用简单的色块形式表达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