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广东十三行行商天宝行后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大家、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梁方仲先生(1908—1970)之子梁承邺撰写的著作,搜罗大量有关资料和研究论著,详细回顾梁方仲先生的治学历程,全面揭示其治学特点、治学方法以及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创建等方面的贡献,展现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学术影响。本书是《无悔是书生——父亲梁方仲实录》(中华书局2016年版)的姊妹篇,对于细致梳理学术史、传承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加强健康学风的建设都有助益。本书旁征博引,资料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格局的过程。提升格局,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看是智商、情商和运气的差距,长久来看则是格局的差距。所谓选手和高手,差的是格局与远见。 你的能力决定你能得到什么,而你的格局,却会决定你终能走到哪里。有格局的人,看事物比常人更全面,更精深;有格局的人,心中有浩瀚宇宙,能包容万象;有格局的人,更能透彻地领悟人生,提升人生层次,拥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冬课/给孩子的四季书法课》主要介绍行书要领、书法简史、书体简介、书法家故事、如何书写一张书法作品等。内容通俗易懂,书法知识准确,而且穿插着许多书法故事,极富吸引力。书中插图精美,在四季的交替间,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地介绍书法。不仅让孩子们对书法的笔法特征及结构组合有全面的认识与习写,更结合书体源流、书法家故事、书法理论、书法常识及文房四宝等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使孩子们对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自己的整体认识,增强孩子对传统书法的兴趣以及提高书法技能。
本书是一本收录了西方绘画大师人物线描作品的画册,适合广大的美术爱好者和艺考生学习使用。书稿主要从人物动态的造型、姿势、局部、大师作品绘画过程的重现、名师学大师等等多个章节进行对应讲解,在临摹范画的章节中还采用浅印描摹的方法对范画进行临摹,这些方法的收录很好地提高了书籍的实用性。
《申论(2018版)》是否能够有好的影响和销路,最终应取决于考生的需求。考生的需要根据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的特点来进行复习。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测试的特点:不是知识测试,而是能力测试。 《申论(2018版)》针对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比较混乱,总体质量不高,缺乏规划的情况,作者面向考生需求,针对其他教材存在的问题,在对中央机关和各地方机关历年试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符合考生复习备考的三个阶段的需要,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以较好的质量来占领市场。
《中华国学歌(三)》为“中华国学歌”系列图书中的一本,适合10至12岁小朋友学习。全书内容分为“古诗词”和“蒙学”两个部分,“古诗词”部分选取了《长相思》《元日》《七步诗》等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古诗词,“蒙学”部分则是选取了《增广贤文》《声律启蒙》适合有阅读能力的小朋友。每一首古诗词和蒙学均配有乐谱和录音范唱,便于小朋友学习和演唱。
《(2017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资料新。《(2017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主要以2014、2015、2016年中央机关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为基础进行编写,为应试者备考中央机关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提供了信息和第壹手资料,帮助应试者准确把握备考方向。2.实战性强。真题的解析中,立足于实战,对试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将解题的方法体现在解析中,便于应试者反复训练。“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常考知识点的解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3.通用性强。《(2017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既有中央机关近两年行测试题,也收集整理了十多个地方省份行测试题。试题中难度差异、题型差异凸显,既适用于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也适用于各省区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以及事业单位招考、选调
《绝不离婚》用大学教师杨红的三段感情故事细腻地描绘了女性从爱情到婚姻、从羞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刻画了80后一代人对于婚姻与爱情的态度和曲折的情感历程。 作者艾米从不同的角度窥探出男女在爱情、婚姻、家庭、利益、责任等问题上引发的内心碰撞和情感争鸣,细腻地解读了现代男女的情欲世界,心理差异和迥然不同的爱情观。 小说中杨红和丈夫周宁按部就班地步入了婚姻生活,然而婚后情况并不似杨红期望的那般幸福浪漫。婚姻中的男女主人公各自发生了一系列问题纠葛之后,终于明白什么是真爱。然而命运究竟会给予周红怎样的安排呢?
本书讲述了节约小精灵决定帮助熊猫宝宝养成节约食物的好习惯的故事。有了节约小精灵的帮助,熊猫宝宝不但自己养成了好习惯,还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动物城的朋友们。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懂得在家吃饭也要合理安排,按量做饭,少浪费,让孩子们明白“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节约粮食看起来只是个人的小事,但乘以14亿,就是天大的国事。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在家吃饭要合理定量,坚持“光盘”;在外吃饭不要讲排场,合理点菜,不贪丰求盛,不让盛宴变“剩”宴,造成舌尖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