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音乐史”争鸣集》精选了近三十年来有关“重写音乐史”史学思潮争鸣文章三十余篇,从中可以略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学科建设的当代历程。文集中所探讨的诸多音乐史学问题依然具有深入思考的学术空间,对于相关音乐学科的研究也具有的参考价值。
本册莫扎特降E大调第九钢琴协奏曲(KV271)基于克里斯托夫·奥尔夫编订的原作版,该原作版包含在已出版的“新版莫扎特”之中,在本册用于两架钢琴的缩谱版中,独奏部分,包括莫扎特本人留下的华彩乐段都没有改编,因而与新编莫扎特原作版完全一致。钢琴缩谱部分也遵循于原管弦乐总谱。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是当今国际音乐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教材完成撰写前,在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尚无人开设此类课程,更无教材。到目前为止,在西方音乐学术界也尚未见到此类教材或专著,只是在西方音乐美学通史一类的著作(如美国学者E.Lippman的《西方音乐美学史》和意大利学者E.Fubini的《音乐美学史》中作为一个章节有所论述,但篇幅和内容都很简略和单薄。因此,本教材无论在还是在国际上都具有的开拓性意义。它既为我国高等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了一部较高层次的教材,也为国际音乐学界提供了一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部系统研究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的学术专著。
音乐四哭、呜呼!词章!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和平进行曲》附录、《雅乐新编·初集》绪言、关于国民音乐会的谈话、国乐改进社缘起、听过上海市政厅大乐音乐会后的感想等。
古琴教堂,一般都沿着言传心授的传统方法,这种教堂方法远远满足不了习琴者的自学要求。目前,很多地方寻找授琴教师都是难事。2001年春,适逢湖北琴友贾建军来津求学,对此深有感触,鉴于社会上古今琴入门教材甚少,在贾先生帮助之下,我将近年来教学所用的试验教材加以整理出版,以求对推广古琴略尽绵薄之力。 本书力求由浅而深,循序渐进,以这样初学者和自学者的实际要求。前半部分基本上包含了古琴入门所应具有的常试,后部分选刊琴谱,一方面由易而难,另一方面也斟酌多方资料,务求令习者了解不同流派风格的琴曲。
本书属于小提琴协奏曲,分小提琴独奏谱和钢琴伴奏谱两部分,是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常拉的曲谱之一。书中包含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作品64号),所有曲谱上都标有详细的弓法和指法。
李廷松先生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琵琶演奏艺术,为振兴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位在青年时代就被上海国乐界誉为继汪昱廷先生之后的又一位“琵琶大王”,使“汪派”琵琶演奏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扬。李先生生前为人胸襟磊落,朴实无华。而他的演奏风格,一如他的为人,古朴浑厚,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在教学方面,他更是热情诚恳,诲人不倦,为培养中国的民族音乐人才倾注了的精力和心血。
《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增订版)》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音乐有没有意义?音乐的意义在哪里?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是什么?其目的,就是对人的音乐感性直觉经验进行合式的理论定位,并在此前提下去确认:以什么样的姿态直接面对音乐作品。为此,本文将在有关声音与声音概念、情感与形式、意义与意向等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音响结构讨论音乐作品的现实存在,通过形式结构讨论音乐作品的历史存在,通过意义结构讨论音乐作品的意向存在。与此相应,本文在确定意义和意向关系为研究重点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与音乐意义相关的事项和理论,并在充分汲取和利用已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架构合理的理论台阶(把与音乐意义问题相关的音乐美学理论作为切人点,并由此扩及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在重点读解西方现代哲
本书作者章华英女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博士研究生,本书系统介绍了古琴的历史、传世名曲、古琴制作及名琴鉴赏、古琴记谱法与打谱、古琴流派及古琴艺术在海外的传播等。
《菲奥里洛三十六首练习曲》为菲奥里洛三十六首练习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小号之声,小号前奏曲,赞美诗,茉莉花,圣母颂,平安夜,小夜曲,瑶族舞曲等。
本书致力于研究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转型期的艺术形态发展,在本质上还是立足于艺术史本体的研究。本书以现代主义艺术客体观念的流变和发展为主要的线索,通过考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客体观念在20世纪60、70年代,被新的艺术实践所瓦解与更新的历史现实,清理出一条影像艺术产生的艺术史自身的发展逻辑。
罗荣钜先生从事歌咏工作,至今已是古稀之年,仍能保持嗓音这样洪亮、浑厚,平时说话都见功力。只凭他的天赋条件不行,实在是他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的结果,是方法对头,又苦练到家,缺一不可。这些对我们搞声乐的无疑是很有教益的。 林俊卿大夫是一位医生,又是一位歌唱家。他把医学解剖和声乐发声结合起来,善于发挥声带的潜力,发出特有的咽音。其中用气和发音位置的要求,和我们戏曲用声运气的正确方法,有不少共同之处:同样要打开喉咙,提高发声的位置;深呼吸运丹田;背功力(后胸腔)直震后脑等运气发声,大致上是一样的。加上林大夫以医学临床的经验,使得运用声带发音的时候,声带受到保护,这对我们戏曲声乐是有好处的。罗荣钜先生在总结自己实践的经验的同时,将给我们粤剧声乐工作很大裨益。
波帕尔的《大提琴简易练习曲15首》和《大提琴练习曲10首》独具特色。他的《大提琴高级练习曲40首》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音域宽广,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很有创意。 波帕尔的作品有无穷的艺术生命力,直至今天他的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音乐院校中仍为教学保留曲目,在音乐会上也是经常演出的精品。 大卫·波帕尔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屹立在大提琴艺术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被誉为“大提琴之王”。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浪漫风格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浪漫风格推进到塑造人物、描绘性格的新境界,使大提琴演奏艺术进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阶段。
本次研讨会由朝阳科技大学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共同主办,并受到财团法人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与财团法人松山教育事务基金会的支持。会议原计划由来自10个国家及地区的35位学者,发表34篇研究论文,分成论文发表8场次,古琴演出4场次,进行学术发表与雅集交流;可惜部分学者因为签证、授课或其他无法抗拒之因素无法亲临会场。经调整议程后,仍维持论文发表8场次,古琴雅集4场次,计25位学者发表了27篇论文。其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陈应时教授、意大利埃纳科雷大学 《第三届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琴学荟萃》总计有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瑞典、德国、英国、意大利计30位学者提供的32篇鸿文。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绪论”,主要介绍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平、代表作品,从前奏曲本体的角度和视野研究前奏曲这一特殊创作体裁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下篇为“总论”,主要对肖斯塔科维奇这部前奏曲集中每首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情绪、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发展手法、音乐主题材料发展手法、演奏技法等方面分成二十四个章节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充分揭示每首前奏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这二十四首分曲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期窥探这部伟大、不朽的曲集中每首作品之间在曲式结构、主题动机的发展、技术类型、调性布局等方面的内在联系。
本次修订版主要是在记谱规格上做了一些调整。如表情术语增加了中文解释,强弱记号按照现行记谱法统一等,目的是为了更加适合当前人们的读谱习惯。同时,为了能在乐谱中反映出一些原作的记谱风格,我们还在不会引发歧义的情况下保留了一部分过去的记谱方式。如“调”的标记,个别演奏符号等。
具备的音乐基础的含义为:司以熟练地阅读五线谱,对于一般的乐谱视奏流利,了解古典基础乐理。 《爵士初级教程》是爵士乐的初级教程。所谓爵士乐的初级,是指已经熟练掌握古典音乐基础乐理的演奏者。《爵士初级教程》的开篇是一个基础乐理测试,设定的测试时间为45分钟,你可以选择开卷或闭卷,但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题上都标注了分数,因此做好之后,你可以对照着附录中的答案,为自己评分。 如果是闭卷,你需要得到70分算作合格;如果是开卷,则需要80分。如果你的成绩过了合格线,那么本书会非常适合你的程度;如果不合格,你需要先学习基础乐理,掌握后再继续本书的学习。 关于基础乐理方面,由于不是本书的内容,便不再花费篇幅。事实上,市场上关于音基的中文教材琳琅满目,你可以参加外面各种各样的音基补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