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通过项目学习(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方式综合讲解Arduino编程基础和电子电路基础,对第1版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具体介绍了Arduino IDE、Mixly、Arduino UNO控制器、C语言编程、传感器、执行器、反馈型机器人等相关知识。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Arduino软件、智能硬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程序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编程和使用智能硬件完成自己的创意。
本书以新颖的思路、简单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来阐述作者初遇STM32以来的种种认识,书中多处内容都是由作者从STM32初学时的实践中总结而来。本书主要介绍ARM CortexM3系列STM32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对STM32做基本介绍;第2章介绍ARM CortexM3内核架构的大致概况;第3章从外设特性、功耗特性、安全特性等方面对STM32进行全面的剖析;第4章主要介绍开发工具;第5章则引导读者针对STM32的外设进行一系列的基础实验设计,共18个;第6章通过11篇高级应用文章介绍STM32的一些高级知识;第7章则通过综合实例讲述一个STM32完整应用方案的实现过程。 本书共享源代码和相关资料,下载地址为http://bbs.cepark.com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下载专区 。本书是再版书,相比旧版,本书对旧版中的不足及部分技术进行了更新。
由老童编*的《深入剖析主板电源设计及环路稳定性能(工程师经验手记)》共8章,从主板架构到电源设计,从简单的Buck电路原理到多相电源设计,从电源电路的基本结构到微分结构,结合电路信号流程和波形以及动态阻抗的分析,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系统电源稳定性能设计中。*后重点描述了 PCB布局设计,从理论到实践,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本非常全面的教科书。 本书可作为高校或者职高教材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充电的范本,也可供有工作经验的电源设计工程师参考。
本书是《普林斯顿××读本》系列图书的第二本,该套书的论述风格友好、平易近人,通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对话和相关示例非常清晰地阐明了数学概念,提供了命题和定量逻辑方面的知识,可以使读者精通自己的数学思路。本书讲解了学习实分析的基础内容,包括基本的数学与逻辑、实数、集合、拓扑、序列等.作者以通俗易懂且略带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两步式求解方法:首先展示如何回溯到求解问题的关键,之后说明如何严谨规范地写下解题过程。书中还给出了丰富的示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以零基础讲解为宗旨,用实例引导读者学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脑选购、组装、维护与故障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全书分为5篇,共20章。第1篇【基础入门篇】主要介绍了电脑的组装基础和电脑内部硬件的选购;第2篇【组装实战篇】主要介绍电脑组装实战、硬盘的区分与格式化、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电脑性能的检测、电脑网络的连接等;第3篇【电脑维护篇】主要介绍了如何管理电脑中的软件、硬盘的维护与管理、数据的维护与修复、电脑硬件的保养等;第4篇【故障处理篇】主要介绍了电脑故障处理基础、电脑开关机故障处理、CPU与内存故障处理、主板与硬盘故障处理、其他设备故障处理、操作系统故障处理、网络故障处理等;第5篇【系统安全篇】主要介绍了电脑的优化与维护,电脑系统的备份、还原与重装等。本书附赠与图书内容同步的视频教程及所
本书以当今流行的设计软件Geomagic Design X 5.1为平台阐述了3D打印逆向建模设计的操作基础、模式应用、领域划分、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建模精灵和建模特征应用,并结合设计案例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配套有相应视频和设计文件。本书可供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产品逆向设计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和本科学生学习参考,兼顾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供广大机械制造、材料成型、医疗器械、服装设计等领域专业人士参考。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共分为8章,以冯 诺依曼计算机模型作为教学起点。第1章介绍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包括物理组成和逻辑组成。第2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功能,包括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第3章介绍CPU的功能及组成,剖析了Intel 80x86、Pentium系列及Core系列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解析了8086/8088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与功能、系统工作模式、存储器与I/O组织以及系统的时序操作。第4章介绍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及汇编程序,讲解了RISC和CISC两大指令集的派系、常用汇编指令及基本汇编程序设计方法。第5章介绍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按存储器的分级管理模式分别介绍半导体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并介绍了新的内存技术及外存技术的发展。第6章介绍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传送,包括输入/输出接口、数据传送方式,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系统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巨著之一,其中所阐述的进化论对生物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达尔文的重要思想,法国知名作家贝尔纳-皮埃尔·莫兰和插画师乔吉娅·诺埃·沃林斯基联手创作了这本精美的插画版科普读物。书中着重介绍了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主要论据,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原著的科学性,且保留了达尔文的行文风格。大量精美的手绘插图更为本书增量了魅力,赋予经典名著以新的活力。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达尔文有关求学游历、实验研究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作为探险家、科学家和慈父的一生。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踏上小猎犬号,破解物种起源的秘密吧。
本书介绍龙芯1B(LS1B)芯片的原理与应用开发,以培养读者的动手能力和增强读者的工程素养为目标,按照项目驱动的思路展开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本书基于LS1B开发套件,讲解LS1B的结构及原理,还介绍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需掌握的GPIO、UART等外设的基本原理与常用库函数,以及国产物联网操作系统RT-Thread的原理及应用开发。后通过一个综合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路灯,让读者熟悉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本书内容充实条理,结构严谨,循序渐进有层次的进行讲解,对电脑组装与维修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书中所列举例子的选择均突出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性,让读者真正学会组装与维修电脑。 本书共4篇,第1篇_维修基础与硬件选购篇。第2篇_组装与使用设置篇。第3篇-电脑故障检测与维修。第4篇_组建小型局域网及故障修复篇。全书分为38章。主要介绍了电脑组成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电脑启动过程及硬件信息查看、认识电脑硬件、电脑硬件如何选购、电脑组装过程、*UEFI BIOS设置、电脑硬盘分区、制作启动U盘、安装快速启动的Windows系统、安装电脑驱动及应用软件、检测维修工具、故障分析及处理、电脑故障的直观判断、操作系统故障处理、系统常见故障解析、修复电脑各硬件故障、常用网络设置、小型局域网的组建、网络常见故障修复等。
电子元器件故障检测与维修实践技巧全图解,本书以现场实操图解的方式系统地讲解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振等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故障检测、维修等实用技能 ;同时在每章的章尾给出了相辅相成的实践案例 ;本书的后一章向读者讲解了基本单元电路的检测维修,帮助读者从元器件顺利过渡向单元电路。我们把与图书内容一一对应的 23 段现场检测视频以二维码形式嵌入书中相应章节,读者可实现即扫即看。
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而且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数制、计算等基础知识;8086/8088、80X86、Pentium(奔腾)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等;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总线标准等;存储器的分类、组织、管理和使用;输入输出技术;采用实例说明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例说明常用接口芯片(计数/定时芯片8254、串行接口芯片8250、数模转换芯片、模数转换芯片)的功能和用法。给出大量图例、程序实例,每章配备习题,并给出习题答案。
本书基于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专业系列之一实训教材,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编写,从元器件认识,维修工具使用方法及规范,主板维修基础知识,把计算机主板各单元电路,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力求每个项目都容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旨在初唐学者掌握芯片级维修中应用到维修工具、维修思路、方法和常用技术。全本共12个项目,包括识读主板主要元器件,主板维修常用工具认识和使用方法,主板构架认识方法,主板电路认识方法,主板八大电路(主板开机电路、主板CPU供电电路、主板南北桥供电电路、主板显卡声卡供电电路、主板时钟电路、主板复位电路、主板COMS和BIOS电路、主板接口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结合原厂电路图)、检测方法、维修技术和维修实践经验等。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计算机硬件,包括内部语言、组合逻辑、顺序逻辑、组成原理、系统结构、通信接口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的行为和表现。第三部分涉及编程的艺术--与他人合作写出好的程序。
学科主题演化分析是对学科主题历史演化路径和演化模式的解析,学科主题预测是对学科主题未来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的预测,基于这两个研究维度,本书在现有大型知识库的基础上融合了文献大数据,以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PubMed Central全集数据和MeSH知识库为例,构建了动态计量知识图谱,通过知识关联、数据关联的形式,利用文本表示学习、网络表示学习等深度学习箅法,提取学科主题的动态演化特征,基于"无监督深度学习+有监督机器学习"的模式,提升对学科主题演化规律的解析和热度的预测。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结合受到了行业主流终端厂商的重视,初步形成了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应用生态的完整产业链。本书梳理了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发展至今的主要阶段,分析了Al技术赋能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带来的市场机遇和价值,对AI移动智能终端上主流技术进行分类,对相关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用教程/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内容丰富,涵盖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各项基本技术和知识。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计算机基础篇,以当前*的硬件设备为基础,分门别类地介绍了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的作用、结构原理、参数、新技术、典型产品和选用原则等;下篇为计算机系统的组装、维护、常见问题故障处理实践篇,本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真实的实践的情境下,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围绕计算机组装、维护、和常见问题故障处理的各个任务展开学习,学生边干边学,在干中学习,特别强化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
本书是根据*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版)》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基本要求来编写的。 本书分为基础知识、现代办公技术和应用技术3篇共14章。第1篇讲述了计算机基础概念、信息表示、计算机组成、软件概述、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社会;第2篇以Windows 2000为平台,介绍字处理、表处理、演示文稿创作等现代办公的技术;第3篇介绍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网页制作、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应用技术。配有丰富的例题与习题,以方便教学的需要。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编写,内容新颖、概念清楚、技术实用,配有大量的例题、习题,连贯性强。适合高等学校各专业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和嵌入式产品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应用领域涉及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各个方面。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要求从业者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原理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旨在以实践驱动学习,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读者掌握相关知识点。全书内容分为10章,主要介绍了STM32系列处理器的基础知识、开发工具、基本系统、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应用、系统节拍定时器、中断系统、定时器、串行通信、模数转换器,并展示了一个综合项目—温度控制系统。书中提供了19个范例,这些范例可以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核心技术。 本书适合电子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也适合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入门教程,是一本既适合自学入门,又适合教学参考的图书。
本书主要介绍有限元法基础知识及COMSOL在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电化学、多物理场耦合等方面的应用。全书先介绍有限元法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COMSOL的界面组成与基本操作和网格划分的方法与实例,最后给出了结构力学分析实例、流体力学分析实例、电磁学分析实例、电化学分析实例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实例,即以实例方式介绍COMSOL各方面应用分析的详细操作过程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多数案例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部分案例有实验对比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机械、材料、水利、土木、暖通、动力、能源、化工、航空、冶金、环境、交通、电力电子、建筑等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COMSOL软件进行CAE/CFD分析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这些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有限元及COMSOL软件的教学用书。
这是一本电脑硬件相关使用技巧与故障排除的实战参考书。书中以问题解答的方式,总结大量来自于实践中的故障与解决办法,便于读者掌握操作要领、从容应对类似故障,解决问题手到病除。 本书由10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声卡、音箱、光驱及刻录设备、机箱、电源、键盘、鼠标、移动硬盘与U盘、游戏、网络、摄像头、数码相机及摄像机等设备相关的使用技巧与故障排除内容。 本书摈弃了枯燥、沉闷、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使之通俗易懂。本书故障典型、技巧实用、实战性强,讲解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可大大提高读者的实战能力。本书不仅是DIY爱好者及发烧友的有力指导,也是电脑维修人员的参考书,更是所有电脑用户的案头应急手册。另外,本书也是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等计算机硬件专业以及社会各类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维修技术(第2版)》分析和讨论了x86系列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技术、主要技术性能、故障处理方法等内容。具有“技术分析全面,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版和升级,更新了微机*技术方面的内容,使教材重点更加突出,更适用于教学需要。 本教材分为两大部分,部分(第1~3章)主要讨论微机的发展和类型、微机结构与组成、维修设备与软件、维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微机常见故障分析等方面知识;第二部分(第4~10章)是全书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微机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分为CPU系统、主板系统、内存系统、外存系统、显示系统、辅助系统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教材主要用于高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