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慧、聂鹏程主编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旨在通过系统介绍农业物联网概念、技术及应用,使读者对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本书介绍了农业物联网内容、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解析。*后,根据农业不同应用领域,展示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实际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本书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专用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学习辅助教材及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领域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本教材以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的要求为主线,系统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设备器材、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测试技术、工程管理和验收规范。本教材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引导,配合实训操作,融入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概念简洁、层次分明、叙述清楚、图文并茂,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籍。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通信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综合布线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综合布线技术的培训教材。
本书以小型局域网为对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局域网组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7章。第1章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局域网的概念、基本组成、ISO/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等;第2章为局域网的设计与布线,介绍局域网的规划、小型局域网的设计、局域网的布线施工及网络接通测试等;第3章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控制器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和维护等;第4章为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介绍DNS、DHCP、FTP、Web等基本概念及其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第5章为客户机的配置与安全管理,介绍客户机的主要配置,如客户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设置、DNS服务器设置及客户机资源共享等;第6章为局域网的优化,介绍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及其配置,以及使用交换机优化网络的基本方法等;第7章为
本书以网络管理与维护的认知流程为脉络,详细讲述了网络设备的各项常用配置以及相关应用的配置。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交换机的各项基础配置和具体应用配置方法,路由器的各项基础配置和具体应用配置方法,防火墙的各项基础配置和具体应用配置方法等。所有实训均以现实网络环境和应用为背景,按照学习过程逐步展开,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认证的标准要求,适合作为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网络设备课程实训指导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系统集成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是计算机网络教材之一,采用了作者的自顶向下方法来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及其协议,自16年前1版出版以来已经被数百所大学和学院选作教材,被译为14种语言。第7版保持了以前版本的特色,继续关注因特网和计算机网络的现代处理方式,注重原理和实践,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颖和与时俱进的方法。同时,第7版进行了相当多的修订和更新,改变了各章的组织结构,将网络层分成两章(第4章关注网络层的“数据平面”,第5章关注网络层的“控制平面”),并将网络管理主题放入了新的第5章中。此外,为了反映自第6版以来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新变化,对其他章节也进行了更新,删除了FTP和分布式散列表的材料,用流行的因特网显式拥塞通告(E)材料代替了ATM网络的材料,更新了有关802.11(所谓WiFi)网络和蜂窝网络(包括4G和LTE)的材料,全面修订并
对各种复杂网络的定量与定性特征的科学理解已成为网络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网络科学就是一门正在兴起的面对这一挑战的交叉性学科。《网络科学与工程丛书:网络科学导论》致力于系统地介绍网络科学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具有高等数学基础的读者都能够看懂,并具备把网络科学方法用于实际网络分析的能力。为此,本书没有过多地陷入数学和物理推导,而是更为关注网络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式。本书章概要介绍了网络科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2章至1章分为4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网络基本概念、网络拓扑性质、网络拓扑模型及网络动力学。 本书适合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网络科学教材,也可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与学生参考。
本书是《小型局域网组建》一书的配套教材,内容为课程中所有实训任务的详细工作过程。 本书包含了7个项目的37个实训任务,内容涉及组建双机互联网络、组建部门办公网络、组建复杂办公网络、构建路由网络、实现校园网互通、保护办公网安全和保护校园网安全等项目中的所有基本技能训练,可作为学生学习《小型局域网组建》课程的预习指南、复习指导,也可作为网络工程及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构建校园网络中的技术参考书。
近年来,宽带、IPTV、视频业务等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对骨干承载网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各项相关标准的日益成熟,对光承载网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各大运营商围绕下一代承载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测试验证均已经展开。 本书主要围绕MSTP、基于MPLS-TP的PTN、OTN、IP/MPLS等各种传送和承载技术展开讨论,重点介绍下一代承载技术的演进方向以及国外运营商承载网建设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信光传送网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通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同时参考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在第1版基础上编写的。本书主要分成2个部分,并细化为9个章节,内容以学生能够完成中小企业交换及路由网络调试实施和故障排除为目标。第1部分为第1~4章,主要介绍交换型网络功能实现以及功能强化;第2部分为第5~9章,主要介绍路由型网络功能实现以及强化。为便于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选择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来电(010-88379194)索取,或登录www.cmpedu.cn网站,注册、免费下载。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和网络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材,或者作为交换机、路由品牌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配置指导书。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岗位培训实训教材
本书是按照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以岗位职业技能培养为目的而编写的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多个实训任务场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12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接入技术、常见应用层服务等内容,并附有习题和课后实训。 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技术实用,难度适中,理论与实训任务结合紧密,并且反映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些*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教材或网络技术爱好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融合与开放的下一代网络丛书”系统地描述了作者在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中,对下一代网络原理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本书是丛书的第八册。本书从下一代网络中业务的特点和提供人手,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业务冲突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多层防护业务冲突管理系统,充分阐述了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动态检测和解决业务冲突问题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在Web服务冲突的检测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推广。本书内容涉及下一代网络的概述、业务冲突的成因与分类、业务冲突问题的已有解决方法、免疫学原理概述、NGN业务冲突与免疫系统的类比、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业务冲突的避免检测和解决、基于遗传算法的检测规则的优化,以及Web服务冲突动态检测等内容
本书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全面地概述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将抽象的理论融人到具体的应用实践中。易于理解、方便实用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本书共分8章,分别是综合布线概述、综合布线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与网络的集成、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综合布线产品的厂商介绍、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分析、智能大厦与智能小区。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材,也可以用作中专、培训机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材,还可以用作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施工的参考教材。
本书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配套实验教材,共包含12个不同难度的实验,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的基本要素、双绞线的制作与应用、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小型对等网的组建、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交换机中VLAN的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WWW服务、电子邮件的使用、DHCP和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网络基础课程的实验教材,还可作为计算机网络培训或技术人员自学的参考资料。
本书突出IPv6技术理论和应用,说明从IPv4向IPv6过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透彻分析IPv6技术的各个主题,注重开拓IPv6技术深层次的内容,指出解决IPv6技术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IPv6研究的历程、IPv6的制订依据、IPv6技术新特性、IPv6技术的推广和部署、IPv6技术标准研究、IPv6的结构、IPv6与相邻层协议的关系、1Pr6的地址分类、IPv6地址配置技术、lCMPv6、IPv6邻居发现技术、IPv6路由技术RIPng、IPv6的OSPFv3、IPv6的BGP-4、IPv6安全技术、IPv6的安全要素、IPv6中的加密、IPv6中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tPv6过渡的技术、过渡需要采取的措施、IPv6与底层网络技术、移动IPv6技术等。 本书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IPv6网络技术和下一代网络研究和应用的IT专业人员阅读。对需要了解下一代因特网(NGl)和下
本书是与《计算机网络工程》教材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在Cisco PacketTracer软件实验平台上完成校园网、企业网、大型ISP网络、接入网、虚拟专用网和IPv6网络设计、配置与调试的过程和步骤。 本书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CiscoIOS命令和实验步骤三个方面对每一个实验进行深入讨论,不仅便于读者掌握用Cisc0网络设备完成各种类型网络设计、配置与调试的过程和步骤,更能使读者进一步理解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技术。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本书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案例教学为基本编写思路,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设计教学案例,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涉及12个案例任务,分别是网络互连设备的认知;利用模拟软件搭建实验环境;路由器基本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广域网链路配置;网络安全访问控制;网络地址转换配置;交换机基本配置;VLAN配置;冗余链路配置及负载均衡;网络规划设计案例。每个案例都设置了案例应用场景、案例拓扑图、配置步骤、调试验证及要点分析等环节。
本书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通过一个企业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的真实情境,带领读者学习体验实际工作中一个网络工程师架构常见服务器的案例,学习如何在工作中正确地选购服务器、安装服务器和架构各种应用服务器。 本书图文并茂,轻松有趣,实用性强,非常适合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学习使用。本书也适合刚进入IT职场,希望丰富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的读者朋友自学使用,书中提供的工作情境和典型案例可使读者模拟进入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
本书共设计了七大项目:认识计算机网络、探索处理计算机网络问题的方法、组建和配置小型办公网络、组建和管理局域网、实现网络互连、设计和实现Internet网络服务、构建安全的计算机网络。每个项目作为一个章节,按照网络规模由小到大、技术涵盖内容由少到多、层层递进的方式来组织教材内容。每个项目按照“项目描述→项目分析→任务分解→知识准备→任务实施”的层次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将一些纯理论的内容合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去介绍,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掌握工作知识,达到相应的实践效果,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