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密码是典型的后量子密码,能够实现量子环境下的安全性。格密码的设计与安全证明是格密码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拓展格密码的研究内涵,丰富格密码的设计工具。格密码设计的研究工作真正、快速的发展始于2005年。截至现在,格密码的设计研究不过才15年。据作者所知,格密码领域的专著很少,而专注格密码设计的专著更是少见。本书共6章,以格密码的设计为主线,从“可证明安全性”“效率提升”“功能实现”三个维度开展多项设计研究,介绍了格密码方案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这些方案是作者多年科研工作的成果,有较好的创新性和时效性。本书可以帮助初学者尽快了解格密码设计的相关工具、方法,为格密码从业者、研究者提供很好的设计参考和备选密码方案。
《金融标准化系列丛书(4): 解读》中第1章至第4章从网上银行系统适用的范围、参考和引用的规范、使用的术语、涉及的符号和缩略语等方面进行解读;第5章对网上银行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实现的功能和应达到的安全目标进行要求,并从系统结构方面进行详细解读;第6章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业务运作三个方面对网上银行系统从管理到建设到运维提出的详细要求进行解读。
中央小组成立以来,针对重大网络安全政策的发布及重大网络安全动态等,建立了专家发声机制。在每次事件中,委托中央办联系的核心专家撰写专门解读文章,并由中央办传播局组织网上传播。本书是中央办核心专家左晓栋发表的解读文章汇编,基本反映了2014年以来国际、国内网络安全形势的变化,对国家网络安全重大战略、政策给出了解读。
《信息安全保卫战: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策略与实践》定位于一个组织信息安全建设理论、技术、策略方法以及实践案例的介绍和论述,描述当今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如何打赢信息安全保卫战。全书分为11章,首先综述了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安全威胁,说明打赢信息安全保卫战的重要意义。其次论述了信息安全发展历程和信息安全标准以及云计算安全发展状况。再次,提出了企业信息安全框架的概念和内容,给出了一个组织信息安全框架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帮助读者形成信息安全建设的思路和系统的方法路径以及实践。 《信息安全保卫战:企业信息安全建设策略与实践》面向组织的管理者、CIO和从事信息化、信息安全建设的IT人;其次是咨询公司的业务和IT咨询人员以及企业信息安全项目实施人员。对于大专院校的师生们进一步系统地认识企业信息安全
本书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讲述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技术应用及配置方法。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全书分为12章,内容涉及:网络安全概述、网络操作命令及协议分析、密码学基础、密码学应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Web安全、电子邮件安全、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网络攻防和入侵检测、网络管理原理、网络管理系统等。 本书概念准确,选材适当,结构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章都配有应用实例,并详细讲解配置和使用方法,既有助于帮助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作为实验指导资料。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本专科生信息安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安全培训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本书以信息技术扩散理论和网络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从物联网、隐私、个人隐私、个人隐私信息等基本概念分析出发,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基础上,首先对美国、欧盟、日本、我国港澳台等典型国家(地区)以及有关靠前组织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进行访谈、案例和文献研究,总结典型国家(地区)以及有关靠前组织的经验;接着在充分掌握我国物联网环境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现状及现实需求基础上提出我国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体系框架构建思路和核心内容;很后提出我国物联网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路径:技术化路径、法制化路径和道德路径。本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教材是作者在多次讲授计算机安全课程的基础上,参考外相关文献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通信信息安全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密码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服务、防火墙技术、安全管理与审计、信息安全协议、安全工具以及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本教材适合于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以及相关专业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也可以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与无线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和Mesh网络(WASM)安全相关的问题及对策。全书共分15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与无线自组织网络相关在基础和关键问题。第二部分详细讨论WASM中的安全攻击和对策。另外本书每章后面附有习题,利于读者对书中内容加深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等领域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各种加密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实现技术等内容,包括各种对称密钥算法与AES,非对称密钥算法、数字与RSA,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Inter安全协议,用户认证与Kerberos,Java、.NET和操作系统的加密实现,网络安全、防火墙与VPN,并给出了具体的加密与安全的案例实现分析,是—本关于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材。 本书特点 本书语言表达流畅、简洁,使本书的阅读不再枯燥。 全书多达425幅插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理解。 全书提供了丰富的多项选择题、练习题、设计与编程题,有利于加深读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对数字水印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全书共分六章,分别对数字水印基础理论、图像水印、语音水印、视频水印、软件水印和数字产品产权保护等进行了介绍。全书内容覆盖了包括数字水印原理、数字水印攻击等诸多方面数字水印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作为信息安全、密码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上述领域中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实用工具书或技术培训教材。另外,书中介绍的许多算法、协议、方案等都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问题将有助于激发更多的后继研究。
《数据修复技术与典型实例实战详解》主要讲述了系统的数据修复、轻微介质(硬、软损伤)损伤的数据修复、误操作丢失的数据修复、病毒造成数据丢失的修复、数据文件损坏后的修复及数据备份技术,书中实例都经过精心的筛选,力争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数据修复技术与典型实例实战详解》适合计算机维修人员学习,也适合计算机爱好者阅读。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知识的著作。 全书共分三篇十五章,并附有外技术标准和规定的目录,针对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对雷电安全的要求,从雷电产生的原理、雷电电磁脉冲的形成及其防护、雷电防护器件的设备、防雷器件和设备的选择及配置到防雷产品的检测和维护、雷电防护项目的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与介绍。 本书由知名专家写成,内容充实,体系完整,数据准确,实用性强,填补了我国金融系统该领域的一个空白。书中列出的大量数据、表格、曲线、公式、案例,以及在附录中列出的国标和部分行业标准,对金融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迅速泛滥,已极大地影响着广大的计算机用户,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受到过计算机病毒的困扰。这本《计算机病毒揭秘与对抗》由王倍昌编著,将深入揭秘计算机病毒完成各种功能(如:隐藏自身、隐蔽执行、自动运行、感染正常程序、自我保护等)所使用的病毒技术原理,并且介绍相应的对抗技术,同时也介绍了当今流行的反病毒技术。掌握这本《计算机病毒揭秘与对抗》介绍的技术后,就可以开发出自己的计算机病毒查杀工具、计算机病毒分析工具、反病毒扫描工具、系统恢复工具等实用性工具,从而帮助您成为专业的反病毒工程师。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使读者能够使用书中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问题。全书分为3个部分,共11章,详细讲解了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的相关知识和实用技术,讨论了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解决方案,数据库系统与网络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部分为基础知识篇,涵盖本书第2章和第3章,主要讨论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为技术讲解篇,涵盖本书第4、5章和第6章,主要阐述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备份技术和灾难恢复技术。第3部分为技术应用实践篇,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涵盖本书第7、8、9、10章和1章,主要介绍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实践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产品及其技术应用。 本书适合IT系统客户服务人员、技术支持工程师、技术培训人员、数据恢复技术工程师、信息安全工作人员
本书介绍了零信任的基本概念及以零信任理念为基础的软件定义边界(SDP)的概念、主要功能、商业与技术优势,对技术架构、组件、工作原理和协议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SDP架构部署模式,并梳理其适用场景,指导技术人员做出选择。本书还梳理了SDP的应用领域,与现有技术实现方式进行了对比,并结合SDP的特点与优势,为企业安全上云给出具体应用场景。零信任在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面有天然优势,本书介绍了DDoS攻击定义、攻击向量,以及通过SDP防DDoS攻击的原理。结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本书在等保2.0合规方面进行了完整梳理,包含安全通用要求、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详细介绍了基于SDP满足各级等保2.0要求的方法。除了SDP架构,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其他零信任参考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网民已经有7.31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正一步步从大到强,迈向网络强国。基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打造网络强国这一理念,本书对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全书从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概念入手,以战略视角研究了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军事安全的关系。进而深入研究了世界各国的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当今世界的网络军备竞赛,网络战争已经在全球展开。最后,从加强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网络边疆和网络国防三个方面建设提出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