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单片机自学笔记》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和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编写而成。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继续保持《51单片机自学笔记》一书的写作风格。以任务为中心,并在书中配有多幅卡通图片,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渐进式地讲述了AVR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本书不但讲述了AVR单片机的常用知识,还重点讲述了Bootl.oader及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的使用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包括单色图形液晶屏绘图函数库的应用,同时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内容及调试经验融人到本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继MIPS版和ARM版之后,本书与时俱进地推出了RISC-V版。全书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角度介绍数字逻辑设计的基础知识,从基本的二进制数开始,详细讨论RISC-V处理器的设计原则、技术与方法。本书首先介绍数字逻辑门,接着讲解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设计,并以这些基本的数字逻辑设计概念为基础,重点介绍如何设计真实的处理器。书中包含大量示例,并分别用SystemVerilog和VHDL给出相应数字系统设计的实现。本书不仅反映了当前数字电路设计的主流方法,而且突出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工程特点,适合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也适合从事处理器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此套书的下册,是上册的延续与拓展。本书详细讲解了FAT32中长文件名的相关技术及其在znFAT中的具体实现。后,着重介绍了SD卡等存储设备的驱动原理与调试方法。应该说,下册比上册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会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如果说上册是专注于基础和常规内容的话,那么下册则更加侧重于提高与创新。振南将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算法,以及它们在znFAT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谨献给对FAT32、SD卡等嵌入式存储技术感兴趣,以及在这方面有项目应用需求的广大人群。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参考书,对大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原子教你玩 STM32 》有两个版本:库函数版本和寄存器版本。本书为寄存器版本,由浅入深,带领大家进入 STM32 的世界。本书总共分为 3 篇:①硬件篇,主要介绍本书的实验平台;②软件篇,主要介绍 STM32 开发软件的使用以及一些下载调试的技巧,并详细介绍几个常用的系统文件(程序);③实战篇,详细介绍 42 个实例,从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带领大家慢慢掌握 STM32 。每个实例均配有软硬件设计,且附上实例代码以及详细注释,方便读者快速理解。本书是再版书,相比第 1 版,主要对硬件平台、开发环境、 SYSTEM 文件夹以及相关例程进行了更新。 本书配套资料可以供读者免费下载,包括详细原理图以及所有实例的完整代码。这些代码都有详细的注释,所有源码都经过严格测试;另外,源码有生成好的 .hex 文件,读者只需要通过串口下载到开发板即可看到实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实践单片机控制装置电路、编程、调试等技术;内容丰富,讲解深入,紧扣全国中职学生单片机技能大赛而不限于大赛。 上册主要包括:学习单片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AT89S51/52单片机的特性、并行I/O口的结构及编程,通过发光二极管、开关、按钮、矩阵键盘、百变流水灯等基础应用讲解C语言编程知识,详细介绍数码管、点阵、液晶等显示技术与编程技巧,还有大量关于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的应用示例。 下册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如节电控制寄存器、看门狗,扩展单片机的I/O口、存储器、AD/DA、定时器的方法,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技术及数字滤波编程方法,智能控制装置的应用,大量串行通信实例,基于RTX-51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编程,物料搬运、微波炉、电梯等典型控制系统及近两年全国单片机大赛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实践单片机控制装置电路、编程、调试等技术;内容丰富,讲解深入,紧扣全国中职学生单片机技能大赛而不限于大赛。 上册主要包括:学习单片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AT89S51/52单片机的特性、并行I/O口的结构及编程,通过发光二极管、开关、按钮、矩阵键盘、百变流水灯等基础应用讲解C语言编程知识,详细介绍数码管、点阵、液晶等显示技术与编程技巧,还有大量关于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的应用示例。 下册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如节电控制寄存器、看门狗,扩展单片机的I/O口、存储器、AD/DA、定时器的方法,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技术及数字滤波编程方法,智能控制装置的应用,大量串行通信实例,基于RTX-51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编程,物料搬运、微波炉、电梯等典型控制系统及近两年全国单片机大赛试
本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包括Linux基础、搭建嵌入式Linux环境和嵌入式Linux的应用开发。Linux基础部分从Linux基础、基本操作命令讲起,为Linux初学者能快速入门提供了保证。接着系统地讲解了嵌入式Linux的环境搭建,以及嵌入式Linux的I/O与文件系统的开发、进程控制开发、进程间通信开发、网络应用开发、基于中断的开发、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以及嵌入式图形界面的开发等,并且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内容与课后实践,使读者能够边学边用,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电气类、控制类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嵌入式Linux的教材,也可供希望转入嵌入式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还可作为嵌入式培训班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是CUDA并行程序设计领域最全面、最详实和拥有权威性的著作之一,由CUDA开发者社区技术总监亲自撰写,英伟达中国首批CUDA官方认证工程师翻译,详实地讲解了CUDA并行程序设计的技术知识点(平台、架构、硬件知识、开发工具和热点技术)和编程方法,包含大量实用代码示例,实践性非常强。 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从宏观上介绍流处理器演变历史。第2章详解GPU并行机制,深入理解串行与并行程序,以辩证地求解问题。第3章讲解CUDA设备及相关的硬件和体系结构,以实现很优CUDA程序性能。第4章介绍CUDA开发环境搭建和可用调试环境。第5章介绍与CUDA编程紧密相关的核心概念——网格、线程块与线程,并通过示例说明线程模型与性能的关系。第6章借助实例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内存的工作机制,并指出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第7章细述多任务的CPU和GPU协同,并介绍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张俊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汪安民、周慧、蔡湘平编著的《TMS320C674x DSP应用开发》以TI公司的浮点DSP芯片C674x系列为平台,详细介绍了DSP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DSP的基本原理、DSP的结构和指令系统、DSP的仿真软件、DSF的片内外设、DSP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基于DSP的算法实现等。 《TMS320C674x DSP应用开发》内容全面、实用,讲解通俗易懂,书中的所有软硬件设计略作修改即可在工程中直接应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以及自动控制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DSP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
肖广兵等编著的《ARM嵌入式开发实例--基于STM32的系统设计》以STM32F103XX芯片为例,对车载ARM嵌入式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全书共8章,按内容讲解的难度不同划分为3篇:基础篇主要介绍有关车载ARM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STM32F103XX芯片的系统资源、工作平台、基本语法指令等内容。提高篇主要介绍ARM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初步应用,从GPIO接口模块、ADc模数转换模块、T1MER定时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着重分析了ARM嵌入式系统硬件资源的使用。综合篇主要是对前两篇所有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应用,着重介绍ARM嵌入式系统在车辆中的应用,并给出了相应的程序设计代码。 《ARM嵌入式开发实例--基于STM32的系统设计》通俗易懂,内容由浅入深,通过示例引导,尤其是结合大量实例进行分析和设计,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车载ARM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
马骁编*的《BIM设计项目样板设置指南(基于 REVIT软件)》是一本囊括了在使用Revit软件设计时如何进行基础设置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各专业项目样板的设置。全书对项目样板设置的讲述分为公共设置篇及专业篇,既保证了全专业通用设置项的一致性,又满足了不同专业间需求的特殊性。编写团队充分考虑了每一个影响设计效率和出图质量的细节,所有的设置项均参照国家相关的制图规范及Revit相关书籍。这是一本设计人员在使用Revit软件进行BIM设计时都应该参考的工具书,对设计人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本书以国内广泛使用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51为对象,介绍了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和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及MCS-51内部的主要资源,包括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内部接口、串行通信接口的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常用接口及控制技术和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及应用技术。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本着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突出实用性、操作性,在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精选内容,突出重点,适当增加一些当今流行的新器件和新技术;对于接口技术和应用系统提供了详细的原理说明、电路图、完整的程序代码及程序流程图。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自动化、电子信息、机电、电力和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PIC系列单片机C语言开发应用的入门级指导丛书,以美国Microchip(微芯)公司的中级产品PIC16F87X单片机为例,选用CSS公司的C语言编译器,重点介绍集成开发环境、C语言的开发应用基础和C语言的开发应用实例等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程序。使用PIC16F系列单片机的C语言初级和中高级用户可以在本书中了解到C语言编译器的特性和细节;在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从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学习PIC单片机C语言开发的有关技术人员和爱好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ARM Cortex-M3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典型实例:基于LM3S811》以ARM CortexM3LM3S811为载体,以C语言为主线,以MDK平台为手段,采用项目设计思路,结合LM3S811基本的应用实例和生动的经典实例,把LM3S811繁杂、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实例相结合,详细讲解LM3S811的结构体系,力图降低学习LM3S811的门槛,使LM3S811的初学者能够尽快掌握其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LM3S811的实验设备及器材的使用介绍,MDK集成开发环境和使用,LM3S811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典型应用实例。 《ARM Cortex-M3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典型实例:基于LM3S811》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电力电气、电子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LM3S811爱好者自学的入门教材、
本书是中国移动物联网操作系统OneOS开发系列丛书之一,侧重于驱动及组件应用模块的实现。如果读者之前没有接触过RTOS的实时内核,建议您先学习完《OneOS内核基础入门》再来学习本书的内容。 本书内容分为驱动、组件和异核通信3篇,针对STM32F103芯片,实现ⅡC、SPI等多种通信机制设备驱动及MQTT、CoAP等网络协议组件;针对STM32MP157目标芯片,实现MQTT、CoAP等网络协议,并利用双核异构的特性,构建主处理器对协处理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核间通信机制。 本书适合那些想要学习OneOS的初学者,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嵌人式等相关专业的教材。
本书旨在指导大家优化运行在现代CPU上的应用程序的性能。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 部分介绍性能分析,包括对CPU微架构、术语和指标的简要概述,还探讨了分析性能的不同方法和现代平台上可用的硬件监控功能。 ? 第二部分展示如何发现优化机会,以及可以做哪些转换来提高程序的性能。此外,还提供了一份可应用于用户应用程序的优化清单,包括循环优化、向量化、函数内联等,并讨论了有助于消除CPU微架构层面的问题(如缓存未命中、分支预测错误等)的代码转换。本书对于从事性能关键型应用程序开发和进行系统底层优化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任何想 好地了解应用程序性能并探索其诊断和改进方法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也很有用。
俞建新、王健、宋健建编著的《嵌入式系统基础 教程(附光盘第2版面向CS2013计算机专业规划教材) 》概括地介绍32位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 论述ARM处理器的32位嵌入式硬件平台。主要内容包 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微处理器硬件技 术、嵌入式调试方法;ARM处理器体系结构、ARM寻址 方式和指令集、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ARM开发工具 ;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的中断控制、DMA控制和时间 管理;嵌入式存储器、嵌入式总线、嵌入式接口和嵌 入式常用外部设备。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 嵌入式专业、电子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者 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嵌入式开发技 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教材或者开发参考书。
鲍小南主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电类、机电类、计算机等专业教学而编写的。书中选用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主线,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示例。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共11章:、二章,介绍单片机技术应用现状及基本组成;第三章,介绍指令系统,其中对指令的书写规范、指令的基本功能及应用示例;第四章,讲述算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对算法概念的引入及应用深入浅出;第五章,介绍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示例,对中断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作了较多创新,采用图文并茂;第六章,介绍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组成及应用示例;第七章,介绍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及非总线扩展的应用举例;第八章,介绍单片机异步
本书是在《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五版)》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单片机发展重新修订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51系统结构、引脚、片上资源、相关电路设计原理;中断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51指令系统分析;汇编语言程序结构、设计步骤与方法;常用子程序设计原理与方法;汇编语言程序在Keil-C51平台上的调试方法;单片机片上外围模块结构、功能、典型应用与编程方法;51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典型扩展器件、模块的功能特性、接口技术,应用及编程方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过程、典型应用实例的软硬件设计与系统调试方法。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将原理和相关硬件、程序设计放在一起阐述;例题、习题、实验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内容相联系,学与用能并举;含有大量经验证的例题,
《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技术(第2版)》由王卫星主编,以MCS-51单片机系列89C51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开发技术,共十章。分别为单片机概述、MCS-51单片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MCS-51系统扩展技术以及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方面重点突出中断系统、定时器、串口以及并行I/O口的使用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方面重点讲解键盘接口、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器的接口以及串行扩展总线如SPI总线的接口,单片机开发流程、C语言开发技术以及应用实例,并结合作者的开发案例以及课程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技术(第2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单片机研究和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注重单片机课程教学与应用过程,以ProteusISIS现代电子系统仿真技术为平台,构建系统原型,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仿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的脱节现象。由于选材切合实际,重点突出仿真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指令和项目仿真由浅入深,内容丰富、直观和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体现出明显的工程项目与应用特征,使教材更加有活力与特色。全书共11章,系统地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与中断系统、显示、键盘、转换器、串行通信等接口技术,以及Proteus仿真软件和基于Proteus的学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