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此套书的下册,是上册的延续与拓展。本书详细讲解了FAT32中长文件名的相关技术及其在znFAT中的具体实现。后,着重介绍了SD卡等存储设备的驱动原理与调试方法。应该说,下册比上册更有技术含量、更有思想,会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灵感。 如果说上册是专注于基础和常规内容的话,那么下册则更加侧重于提高与创新。振南将把一些*独特的思想和算法,以及它们在znFAT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谨献给对FAT32、SD卡等嵌入式存储技术感兴趣,以及在这方面有项目应用需求的广大人群。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此领域内的参考书,对大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产生积极意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AT89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系统的扩展技术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实践单片机控制装置电路、编程、调试等技术;内容丰富,讲解深入,紧扣全国中职学生单片机技能大赛而不限于大赛。 上册主要包括:学习单片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AT89S51/52单片机的特性、并行I/O口的结构及编程,通过发光二极管、开关、按钮、矩阵键盘、百变流水灯等基础应用讲解C语言编程知识,详细介绍数码管、点阵、液晶等显示技术与编程技巧,还有大量关于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的应用示例。 下册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如节电控制寄存器、看门狗,扩展单片机的I/O口、存储器、AD/DA、定时器的方法,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技术及数字滤波编程方法,智能控制装置的应用,大量串行通信实例,基于RTX-51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编程,物料搬运、微波炉、电梯等典型控制系统及近两年全国单片机大赛
原书的第1部分宽泛地讲述实时内核,把μC/OS-Ⅲ作为实时内核的实例加以介绍。拉伯罗斯编著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应用开发》(原书第2部分)则看起来完全不同,它给出了流行的微控制器STM32介绍、评估板原理图和实际开发的6个范例,包括译者补充的2个范例:嵌人式WiFi和文件系统μC/FS。这些是其他书籍涉及不多的。精彩的部分是书中的附录,详细解释了μC/OS-Ⅲ移植到ARMCortex-M3的全过程,μC/OS-Ⅲ针对ARMcort-M3架构的移植代码说明和μC/Probe的使用介绍,这是μC/OS-Ⅲ书籍中涉及移植部分严谨和*权威性的内容。本书参考的硬件是原书指定的STM32F107评估板,中国版略有修改已经上市,书中的应用实例指定采用IAR EWARM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和调试器开发工具,这就使读者能够很方便地体验μC/OS-Ⅲ,从而精通μC/OS-Ⅲ 的使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应
《单片机C语言实践教程》是国家示范性建设学校精品课程“智能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的配套教材。依据新的教育理论,本教材围绕4个“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展开,引导读者通过4个项目的实践性学习,逐步掌握现代智能电子技术的思想、方法与基本内容。内容编排有:认识单片机部分(第1~3章);初步使用单片机部分(第4~6章);深入认识单片机内部功能单元部分(第7~9章);熟练使用单片机部分(第10~13章)。《单片机C语言实践教程》可使读者在重点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学习扩展其他嵌入式系统的能力。 《单片机C语言实践教程》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及应用型本科的单片机教材。电子类、机械类专业学生及渴望掌握现代智能电子技术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将它作为教材或学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实践单片机控制装置电路、编程、调试等技术;内容丰富,讲解深入,紧扣全国中职学生单片机技能大赛而不限于大赛。 上册主要包括:学习单片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AT89S51/52单片机的特性、并行I/O口的结构及编程,通过发光二极管、开关、按钮、矩阵键盘、百变流水灯等基础应用讲解C语言编程知识,详细介绍数码管、点阵、液晶等显示技术与编程技巧,还有大量关于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的应用示例。 下册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如节电控制寄存器、看门狗,扩展单片机的I/O口、存储器、AD/DA、定时器的方法,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技术及数字滤波编程方法,智能控制装置的应用,大量串行通信实例,基于RTX-51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编程,物料搬运、微波炉、电梯等典型控制系统及近两年全国单片机大赛试
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MCS-51型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CS-51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MCS-51型单片机的内部硬件资源及应用,MCS-51型单片机系统功能的扩展,MCS-51型单片机接口技术,综合实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等。 本书除了在每个应用章节中给出许多相关实例外,还在第8、9章给出大量的设计性实例和系统设计实例,均采用汇编与C语言编程对照的方式编写,力求通过应用实例,使读者既可以在工作中进行类比编程,又可以开阔思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本书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编写,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齐全、实用性强,适合作为各类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需要掌握和使用单片机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随着个人常上电脑Pocket PC、智能手机(SmartPhone)及工业控制器等各种嵌入式产品的不断发展,人们对Microsoft Windows CE也越发关注起来,使用WinCE可以为新一代智能设备设计高性能的应用程序。本书深入举一反三出地讲述了WinCE开发的各个方面,并解决了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全书共分13章,分别为WinCE及EVC概述、图形编程、对话框控件、进程、线程、文件和注册表、WinCE基础数据库编程、WinCE扩展数据库编程、通讯编程、UDP和PING编程、TCP编程、DLL编程以及COM编程。读者在具有一定C++和WinCE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快速提高WinCE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开发水平。 本书适用于具有WinCE初级编程能力的读者,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自学参考书和毕业设计的指导书,也可作为相关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马骁编*的《BIM设计项目样板设置指南(基于 REVIT软件)》是一本囊括了在使用Revit软件设计时如何进行基础设置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各专业项目样板的设置。全书对项目样板设置的讲述分为公共设置篇及专业篇,既保证了全专业通用设置项的一致性,又满足了不同专业间需求的特殊性。编写团队充分考虑了每一个影响设计效率和出图质量的细节,所有的设置项均参照国家相关的制图规范及Revit相关书籍。这是一本设计人员在使用Revit软件进行BIM设计时都应该参考的工具书,对设计人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谷岩编著的《结构设计软件》紧密结合现行建筑结构规范,介绍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MCAD、SATWE 软件(V2.1版)和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MIDAS Building软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本书分为三篇,第1篇主要介绍结构初步设计的相关知识;第2篇主要介绍建立结构计算模型的PMCAD软件和进行多、高层结构计算分析的SATWE软件;第3篇主要介绍MIDAS Building-Structure Master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软件”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结构设计软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上机指导书,同时又可作为广大土木工程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的“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课程讲义整理而成。介绍了基于Windows CE5.O平台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宏观上涵盖了完整的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 CE下的应用程序开发:EVC、Visual studio工具的使用、开发环境的选择;系统定制和裁剪:Platform Builder工具的使用、下载、远程调试灯;驱动程序开发:中断处理、DMA操作、物理内存访问;板级支持包的开发:Bootl oader、OAL层;还介绍了Windows CE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本书可用于普通高校的嵌入式软件课程教学,也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爱好者阅读研究。
《AVR单片机应用专题精讲》介绍了AVR单片机实际应用方面的常用技巧,包括5个专题,分别是宏的使用技巧、编程技巧、通信接口的使用技巧、AVRUSB的使用技巧以及Bootloader。每个专题都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讲解,并且提供了完整而详细的参考程序和proteus仿真例程(参见配套光盘),方便读者快速练习,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或移植。 虽然《AVR单片机应用专题精讲》是以AVR单片机为基础进行介绍的,但是很多方法和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系列微控制器,如ARMCortex系列,详细请参考相关章节。 《AVR单片机应用专题精讲》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单片机工程师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轻松玩转ARMCortexM0+微控制器——基于飞思卡尔FRDMKL25Z评估板将KinetisL系列单片机的所有片上外设模块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每一个模块都提供了上手实验例程,这些例程均是基于飞思卡尔公司推出的“处理器专家(ProcessorExpert)”这个快速开发软件以及FRDMKL25Z评估板实现的。全书图文并茂,力求简捷。刘佳编著的《轻松玩转ARMCortex-M0+微控制器--基于飞思卡尔FRDM-KL25Z评估板(工程师经验手记)》所有例程均提供有源代码,读者可在网站上找到,以便于读者参考与验证。 本书可供广大单片机爱好者、研发人员、在校学生以及参加飞思卡尔单片机设计大赛的选手学习参考。
本书以5l单片机为核心,围绕人眼的POV(视觉暂留)效应的电子制作为主线,详细介绍9个简单有趣的电子制作。为方便初学者,在第1章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在附录中介绍了ISP下载线的自制资料及万用板使用经验,作为进一步补充。 本书所有制作都经过作者亲手制作完成,对制作过程和编程思路等采用了大量图片作详细阐述,力求使读者“看了就能做,做了就成功”。 本书可作为单片机初学者及电子DIY爱好者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学校开展电子制作活动的辅导材料。
鲍小南主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电类、机电类、计算机等专业教学而编写的。书中选用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主线,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示例。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共11章:、二章,介绍单片机技术应用现状及基本组成;第三章,介绍指令系统,其中对指令的书写规范、指令的基本功能及应用示例;第四章,讲述算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对算法概念的引入及应用深入浅出;第五章,介绍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示例,对中断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作了较多创新,采用图文并茂;第六章,介绍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组成及应用示例;第七章,介绍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及非总线扩展的应用举例;第八章,介绍单片机异步
本书是在《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第五版)》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单片机发展重新修订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51系统结构、引脚、片上资源、相关电路设计原理;中断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51指令系统分析;汇编语言程序结构、设计步骤与方法;常用子程序设计原理与方法;汇编语言程序在Keil-C51平台上的调试方法;单片机片上外围模块结构、功能、典型应用与编程方法;51单片机系统扩展原理;典型扩展器件、模块的功能特性、接口技术,应用及编程方法。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过程、典型应用实例的软硬件设计与系统调试方法。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将原理和相关硬件、程序设计放在一起阐述;例题、习题、实验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实验内容相联系,学与用能并举;含有大量经验证的例题,
本书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全面讨论了嵌入式软件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在编排上循序渐进,从基础准备,到驱动模型,再深入到整个系统及系统的构建。在讲解上通过建立模型来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嵌入式软件设计的普遍原理与编程接口。内容包括:高效、稳定和规范的程序基础,多任务环境,I/O系统的内部结构,驱动模型,BSP设计要素,嵌入式软件设计的经验技巧;在硬件基础方面讨论了总线与设备的模型,基于MIPS和ARM SoC在多个系统平台VxWorks,Lnux及WinCE下的系统资源的操控。 本书可作为在校学生学习嵌入式软件设计原理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人员深入掌握系统软件设计的指南,以及嵌入式软件培训的参考教材。
《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技术(第2版)》由王卫星主编,以MCS-51单片机系列89C51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开发技术,共十章。分别为单片机概述、MCS-51单片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MCS-51系统扩展技术以及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方面重点突出中断系统、定时器、串口以及并行I/O口的使用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方面重点讲解键盘接口、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器的接口以及串行扩展总线如SPI总线的接口,单片机开发流程、C语言开发技术以及应用实例,并结合作者的开发案例以及课程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技术(第2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单片机研究和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路莹、彭健钧主编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ARM嵌入式处理器,详细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4篇共10章,在系统地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ARM处理器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的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接口技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程基础以及基于ARM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针对IntelXscale PXA270嵌入式处理器,重点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种关键技术。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通信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教材和培训单位的教学资料,也可作为从事ARM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应用》一共分为8章,其中1~5章是有关存储技术的介绍,6~8章是关于存储技术的相关应用。第1章的内容是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三种存储器即磁存储、光存储和SSD固态存储的存储原理;第2章以磁存储为重点,着重介绍和详细分析了硬盘的存储原理;第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存储设备常用的接口技术;第4章对存储的几种架构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DAS、NAS和SAN的组成和技术特点;第5章详细介绍了磁盘阵列,首先介绍了从RAID 0到RAID 6不同的阵列级别及其技术特点,然后分别针对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卡和磁盘阵列柜的原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第6章讲解了存储的虚拟化和云存储,是当前存储技术*热门的应用领域:第7章通过 磁盘阵列配置实例 介绍了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卡以及磁盘阵列柜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几款存储
李明、毕万新主编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现代产品如汽车、机床、家电等的更新换代大多是由电子技术特别是单片机技术在各类产品上的应用带来的。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与实践技能是从事电类、机类、机电类和计算机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不可缺少的。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便于学生迅速入门,在讲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既重视基本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生在应用方面的训练。
介绍掌握ZigBee技术的关键——ZigBee协议栈。从ZigBee1.0到ZigBee1.1,再到目前的ZigBee PRO,协议栈的结构、功能调用、参数设置、软件代码等都有了重大的变化,掌握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在这复杂的协议栈技术手册和浩瀚的代码中抓住其中的精髓?如何驾驭协议栈和实现自己的应用设计?只有靠具体动手实践,靠大量的实验去体验和观察。同时介绍了本书涉及的ZigBee芯片CC2520及相关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 本书没有太多的理论描述,主要从实践人手,让读者更多地体会ZigBee协议如何用程序实现,如何利用ZigBee协议达到需要的目的,如何在ZigBee协议栈之上建立自己的应用,从而更快速地完成项目。 本书可作为从事单片机,无线应用、自动化控制、无线传感等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专业无线通信课程的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部分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由第l章、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构成,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方法,并以SAMSUNG公司的S3C4480X为例讲述了ARM的体系结构及主要的技术特征、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设计及汇编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EmbestIDE集成开发环境的搭建及使用方法,并结合深圳英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Edukit一Ⅲ实验教学系统,详细讲述了ARM微处理器内部组件的应用开发方法。 本书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因此在内容的编写上强调了实践性,弱化了理论的讲授,理论部分的知识以“适用、够用”为编写原则,重点强调了对ARM微处理器的内部芯片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书以PIC16系列单片机的典型芯片为例,详尽介绍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C语言编程、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单片机的结构、MPLAB开发环境、HITECH的C语言编程知识、典型接口器件应用等。 本书使用Proteus仿真系统作为教学工具;作者为本书写作而开发了硬件实验电路板;随书光盘提供了书中Proteus仿真电路的源文件、各例子的源程序以及实验过程与现象的动画等。因此,读者获得的不仅是一本文字教材,更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环境。 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教学、科研实践所获取的经验,融入了作者教学改革的成果,并依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来编排内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