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录框架与之前版本大致相同,但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更新。如2.3节增加了 【测量距 离】、【测量面积】、【查看长度】、【测量弧长】、【看属性】等内容;第3章增加了3.6节计算装配式 建筑预制柱;4.3节尾部增加了补画CAD线、【拾取构件】小技巧;第5章增加了5.3节计算装配式 建筑预制剪力墙的工程量、5.4节计算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与后浇柱的工程量;第6章中增加了6.7 节绘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梁、6.8节智能布置主肋梁、6.9节梁加腋;第9章中增加了9.10节计算装配 式建筑预制叠合底板、9.11节绘制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 (整厚)、9.12节智能布置装配式建筑预制 板缝、9.13节绘制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板和后浇叠合层、9.14节智能布置空心楼盖板、9.15节智能布 置空心楼盖板柱帽;10.1节增加了绘制弧形阳台、放射筋;第16章增加了16.3节计算 【自定义面】 的工
本书可划分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建筑机器人机械篇,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机器人本体;第二部分为建筑机器人电气篇,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电路设计;第三部分为建筑机器人感知篇,包括传感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机器人定位、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同时定位与建图;第四部分为建筑机器人控制篇,包括控制基础、电机控制、机器人本体控制、集群机器人控制;第五部分为建筑机器人实践篇,包括自移动式打地板钉机器人、固定式钢筋夹取机器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此外,各技术章节均包括前沿动态,以便读者了解和跟踪技术前沿。
次修订对第一版的内容作了重大更新,编入了大量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的内容。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1~18章,主要为供暖(包括辐射供暖[冷])、通风(包括置换通风、除尘、防排烟)、锅炉房、热网、热工、能耗计算、防腐绝热、噪声振动控制、小型冷库及气调库等内容;下册19~35章主要为空调设计的有关基本资料、负荷计算、空气处理和设备、各种空调系统及水系统、气流组织、空气洁净、蓄冷(热)、热泵及各种节能设计、系统监测与控制及人工冰场等内容。 全书资料翔实、信息丰富、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技术先进、措施可靠、方法具体、简明实用,设计指导性强。
如何构建“光储直柔”建筑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这一系统并非简单应用光伏或某一项单一技术,也并非将“光、储、直、柔”简单组合即可实现目标。合理构建“光储直柔”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协同,才可实现将建筑打造成为能源系统中集生产、消费、储存、调节功能“四位一体”复合体的目标。为此,本书将针对光储直柔的基本原理、系统架构、关键环节的构成、关键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光储直柔技术应用案例等内容开展详细论述,以期为光储直柔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建筑防火设计、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基础理论。内容涉及建筑耐火等级、钢结构防火设计、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等建筑火灾被动防火对策;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建筑火灾主动防火对策;火灾荷载、火灾燃烧学的基础理论、火灾场景设置;烟气特性与烟气流动规律、烟气流动的计算;安全疏散设计与性能化设计理论及计算;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案例;危险源辨识理论与风险评估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设计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消防工程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师、建筑防火设计和建筑防火审查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日立EX200-8、日立330和370型挖掘机的构造原理、拆卸和安装方法、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尤其对使用中带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故障诊断、排除方法以及挖掘机零部件的拆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可供工程机械维修人员和驾驶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