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全球视野下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问题,如何借鉴世界经验发展中国的景观设计学教育,中国景观设计如何融人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是当代景观教育和行业参与者所面临的共同责任。本书收录了2008、2009年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和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世界建筑、城市与景观”课程赴西班牙、德国、捷克、美国学习考察后完成的38个专题研究报告,内容以考察参观国家的城市为主要对象。全面展现研究生们对建筑、景观、空间与设计的观察与理解,对历史文化与生活的感受与分析,对当代城市与景观设计的理念、方法与营造手段的研读与介绍。本书以每个参与者烈的直观感受和写作意愿为基础完成,是交流学习西方国家建筑、城市与景观的理想读物。本书为景观设计学教育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模式,可作为城市规
本书是克利夫?芒福汀著作的第三册,以《美化与装饰》和《街道与广场》的理论为基础,力求将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并着重讨论了城市及其形态、城市居住区、街区、群屋等方面的内容。
《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这本教材是作者孙筱祥从1964~1986年在北京林学院园林系讲授这一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是全国各大专院校本专业共用的经典教材。全书分为三篇,主要介绍了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艺术布局的基本原则,园林种植设计,园林设计等内容。
本书的翻译工作历时近一年,其实这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本书被认为是“填补了教学和实践领域的空白”,涉及到整个景观设计行业的专业内容,无论是在内容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值得我们推介。 首先,该书几乎涉及到景观设计所有尺度的内容,并将景观设计的工作内容按“编辑部 和空间尺度”、“场所和邻里尺度”和“社区和区域尺度”进行划分和论述,方便景观设计师将其作为工具书使用。 其次,该书还涵盖了景观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中涉到的具体的施工和管理工作程序方法。
本书通过简炼的文字和大量插图以及初学者易接受的基本术语介绍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要素和材料,更详细地说,旨在论述风景园林构成要素的语汇、意义、共性、潜在价值、以及设计导则。 全书分为地形、植物材料、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水和设计程序这几个独立章节,包含了400余幅精美插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徒手线条图。 章主要讨论地形﹑地貌以及规划设计起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植物素材和建筑要素,这两点与地形一起构成了大多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结构与空间组成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谈及用以装饰和美化室外空间,弥补地形﹑植物及建筑不足之处的铺装材料和构筑物。第六章论述在许多景观中作为装饰和点缀形式的水体。本书末尾一章把设计程序概括为一个将所有物质设计要素统一为一个环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构架工
建筑学的环境观范围如此广泛,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环境美学与建筑学的结合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把建筑环境美学作为一门系统和规律性的科学,尚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本书仅以许多与环境美有关的标题,用建筑学的观点,以图面实例为主,试作建筑环境美方面的初步探讨。书中罗列了303个条目,简单地提出环境美的要点和特征,所选图面实例多数是作者的随感举例,并非所列标题的代表性说明,但从中可以看出有关美学规律的某些特点。
《景观设计基础》以景观设计师广阔的工作领域为依托,对设计理念、设计元素和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景观设计学是将美学和科学知识融为一体的学科。美学为景观设计学提供了一种审美,这种审美通过图示、模型、电脑成像和文本的形式得以表达。而科学知识则涵盖了对自然环境系统的理解,其中包括地理学、土壤学、植物学、地形测量学、水文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 本书主题词:场地和文脉、气候、土地、水、植物、地形、景观特征、场地规划和开发、可视景观、植物造景、流线、结构和居所、社区规划、表现技法、草图、正投影图、透视图、三维图像、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故事板、移动影像、展示、工程项目的时间轴、设计和视觉、景观规划、保护和管理、城市和城镇、园林和庭院、职业道德。
本书从风景园林快题方案设计的思路讲解和图纸内容的表现技法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快题设计的整体训练过程,结合相关图纸表现,直观表达设计要点与手绘要点;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从两个层面拆解快题训练的不同类别,即方案类型和设计元素,结合相关案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风景园林快题设计;本书最后的案例分析部分从两个方向进行详尽评析,其一是以完整的快题设计为基础,进行方案设计和图纸表达的评价;其二是步步解析快题设计从头至尾的完成过程,直观展示快题设计的训练过程。
本书以设计的各个环节为线,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把作者从业多年来的一些经验总结出来和大家分享,其中包括设计流程的解释、设计理念的阐释,并讲解设计的方法及设计中要避免的一些问题。同时特别花篇幅介绍人家都关注的水体施工及工艺流程,并用图鉴的方法列出一些常用的植物,力图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