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普通地质学(第二版)》介绍了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着重叙述了有关地球和地壳的基本知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地球内部和地表各种动力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产物,概述了地球和岩石圈演变的历史,系统地介绍了地球科学与人类的关系。此外,《普通地质学(第二版)》还介绍了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内容——重力地质作用,阐述了重力引起的斜坡变形及重力灾害的工程防治措施。 《普通地质学(第二版)》文字简洁,插图简练,便于初学者阅读。《普通地质学(第二版)》是地质学专业的入门教材,也是相关专业和地球科学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以《气象地理区划规范》《重量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业务规定》《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等为依据,对公众关注的天气预报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27个话题。第一部分介绍了“天气预报是什么”,对现行天气预报业务进行了简要说明,并给出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共含7个话题;第二部分介绍了“天气预报怎么理解”,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时间、地理、气象用语、气象灾害预警逐一说明,并告诉你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图并不是“高不可攀”,共含15个话题;第三部分介绍了“气象生活小妙招”,解读那些可能在生活中困扰过公众的“小疑惑”,共含5个话题。全书用极简的形式、幽默的文风,引领公众理解这些生僻的天气预报用语,以及天气预报背后的预测科学,助力公众解读天气预报。
《板块汇聚地幔柱对云南区域成矿作用的重大影响/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编著者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云南地处特提斯成矿域和滨太平洋成矿域的交汇部位,而西南 三江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地区是印/亚板块的拼合部位,是全球为复杂的造山带之一。它既经历了特提斯的构造演化,又遭受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和高原隆升的强烈改造。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流体活跃,成矿作用复杂多样,矿床类型齐全,是全球著名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其翻江倒海的构造运动使多期构造形迹广布于各构造带,新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山峡谷深切割的地貌景观使得地质现象自然呈现,因而也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这里拥有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并且不断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它是我国*潜力的金属矿产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
在对能动断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动构造学的新概念。建立了能动构造识别的地层学原则,地震学原则,断代学原则和几何学原则。详细论证了“晚更新世Q3(距今约10万年)以来”所包含的构造意义,后对具体核工程厂址区断层的能动性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能动构造的时间标度具有特殊性意义。世界海平面和海滨线近10万年来的变化,包含着全球性海底扩张、板块运动的构造意义。我国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推动喜马拉雅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构造期。东部拗陷加剧,火山活动趋于平静,马兰黄土大面积快速堆积,边界性构造差异运动速率加快,大规模的海侵和渤海湾的形成,长江、黄河的相继贯通,表明我国现代构造地貌进入成熟时期。此次构造运动持续至今并将继续影响到未来,因此,运用大约10万年以来的地质记录描述实际的构造过
.
.
《工程地质学实习教程》中的工程地质教学实习指导内容包括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杭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苏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和巢湖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四大部分。 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地质罗盘仪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地形图的知识及其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和编写地质教学实习报告书。 杭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中教学指导内容包括杭州地质教学实习区概况、教学实习区地质条件、实习观测路线及观测内容和有关地质、水文地质点概述等,书中为实习者选择了7条典型的野外观测路线。苏州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中教学指导内容包括苏州地质教学实习区地质概况和实习观测路线及观察内容,其中对5条实习观测路线的观测点位置、观测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巢湖地区地质教学实习教程中教学指导
《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紧密围绕滑坡监测、分析、预报与稳定性评价这一主题,对应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在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报领域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研究。《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共分9章,包括绪论、滑坡监测技术及数据预处理、滑坡监测位移数据时频分析、滑坡监测灰色系统分析与预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滑坡位移数据处理、改进神经网络滑坡位移预测模型、变点分析及其在滑坡位移分析中的应用、基于神经网络与GIS的滑坡敏感性分析和滑坡灾害风险评价。 《滑坡监测分析预报的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可供从事各种工程的监测分析预报和灾害评估的生产、科研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地质作用、土木工程及道路、港口等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勘察评价等,全书共分8章,并附有工程地质实验内容。书中叙述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岩土工程特性、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原位测试和勘察以及各类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的分析、评价和对策。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教科书,也可适用于港口、道路等专业。还可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及土建工程设计和科研人员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