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3章,从海洋调查的基本内容、分类和发展史等讲起,重点介绍海洋调查所涉及的水文、气象、生物、地质与地球物理、化学、物理、极地等调查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海洋调查规划与数据分析及其应用,包括实际调查案例分析等。
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了南极考察,并于1985年2月在南极半岛建成个科学考察站一长城站,1989年2月在东南极大陆上建立了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一中山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1999年7月又进行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从此揭开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序幕。 多年来从事极地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们,在南北两极顶风冒雪,勇于探索,在科学考察领域不断创新,并在极地航海学、地理学、气象学、冰川学、地质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一直承担着南极站区、极地航线气象预报和极地海洋、气象的科学考察工作。20多年来,中心共派出科技人员近一百人次。他们经过艰苦的创业和不懈的努力,获得了极地地区大量的海洋气象资料。极地海洋气象研究不断地深入和拓宽,站区、航区气象预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目前,
张耀光编著的《中国海岛开发与保护--地理学视角》一共分4编,26章组成,分别从海岛特征与组织、中国海岛的海洋地缘政治——岛礁争端、岛屿经济体与海岛经济布局(上)、海岛县经济发展、特征与主要产业布局(下)和海岛保护来给我们介绍中国的海岛开发和保护本书的完成,为海岛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热衷于我国海岛研究的学者,充分考虑全球环境变化及人地(海)系统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我国海岛(屿)的成因、岛屿经济体的持续发展、岛屿文化产业、岛屿生态环境保护、我国海岛的地缘政治等诸多问题,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海岛(屿)学。
《亚太主要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研究》主要选取对中国海洋安全与发展有影响的亚太主要国家美、俄、日、韩、菲、马、印尼等国,对其海洋安全战略和政策做客观描述和评介。加、澳作为亚太地区的主要影响国家,对中国的海洋安全和发展具有影响,且在海洋安全战略方面出台了详尽甚至较为成熟的文本文件,理应纳入课题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