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了当前海洋遥感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第1章 海洋动力过程SAR遥感应用 介绍了SAR发展历程以及内波、海浪、海面风场SAR遥感的机理、方法和应用,第2章 典型海上目标SAR探测 主要介绍海冰、溢油、船只目标SAR探测的机理与方法,第3章 高度计数据处理及应用 介绍了星载微波高度计发展历程、高度计数据处理以及高度计数据在海浪、潮汐、中尺度涡等方面的应用,第4章 微波辐射计海表参量反演技术与应用 主要介绍微波辐射计发展历程、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和海面风场反演技术与应用,第5章 海洋水色遥感 主要介绍海洋水色卫星发展历程、水色遥感机理、信息提取方法、应用案例,第6章 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技术 ,主要介绍地波雷达发展历程、海态遥感及应用、海上目标探测等内容。
作为一种陆生水体系统,湖泊被喻为“大地的明珠”,遍布陆地的各个角落。从南极洲神秘的冰下湖沃斯托克湖,到美国文学中 的瓦尔登湖,湖泊既各自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又共有某些相同的基本特征。在本书中,沃里克?F. 文森特追随“湖沼学之父”弗朗索瓦?A. 福雷尔的脚步,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当前的湖泊研究作了系统的阐述,内容包括湖泊的诞生与消失、湖泊沉积物所记录的环境信息、湖水的季节性混合运动以及湖泊与周遭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并重点介绍了湖泊作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活力与价值。
本书是针对海洋生物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所编写的参考书。本书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和分析、海洋生物养殖调查和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和养殖综合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等三部分,围绕海洋生物学的主要基础知识内容,注重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让学生到生产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观摩并参与生产实践。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生物方向野外实习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学科人员参考使用。
《全国高等院校海洋专业规划教材: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第2版)》共分为11章。主要介绍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外渔业资源、渔业基础生物学、鱼类集群与洄游分布、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等内容,特别是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学科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整合。
《海洋战略研究》围绕海洋权益、海洋开发、海洋战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科学兴海、加快“蓝色国土”开发、培养海洋人才、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观点;就加快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完善我国海洋事业管理体制、整合海洋执法队伍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海洋战略研究》部分汇集了作者陈明义近几年在报刊上发表的二十多篇文章。第二部分是作者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大会发言和提案十多篇。第三部分是作者接受报刊采访的相关报道。
本书在陆-海相互作用的框架范围之下,分析陆地上积水盆地中的风化作用特点以及与之相伴的重要化学反应类型对元素迁移的不同贡献;近海生态系统中生源要素、痕量元素、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过程与影响因素的甄别。考虑到学生的复杂专业背景,在书中将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相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与技术进行了回顾,目的在于学生可利用书中介绍的比较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工作。本书在海洋学这一广阔的学科领域中着重介绍在近海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科学问题与近期的发展,强调进行过程研究和将研究成果的定量化。另外,在每一章的后面都提供研究成果作为实例,便于学生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专业人员参考。
中国海洋实力的上升正在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可能最终重建21世纪进程的全球力量平衡。许多书籍已经述及中国海洋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但是,日益强大的中国如何融入全球海上伙伴关系的论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海洋战略与海洋强国论丛:中国、美国与21世纪海权》深入研究有关当代海上安全的各个重大领域。作者认为,尽管最近中美军事关系动荡,但中美之间巨大的共同利益应当能够使两国进行广泛 的海上安全合作。为了使专业人员有效地构建合作关系,中美之间必须创造充足的政治空间和制度空间。
这是我国部海洋文化学基础理论专著,已被有关大学包括国家重点大学确定为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和基础课程专用教材。《海洋文化概论》主编是我国海洋文化学科的积极倡导者和创建者。随着“海洋世纪”蓝色浪潮的兴起,海洋科技不断创新,海洋经济日趋繁荣,全球性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日益强化,海洋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浓厚兴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本书立足于海水淡化技术,围绕海水是淡水资源重要补充来源这一命题,从技术、经济、政策、工程等多视角进行论述,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海水淡化方法、海水淡化设备与防腐材料、海水淡化技术经济分析、非常规水源应用、海水产业化和海水淡化工程典型实例介绍等。 本书适合于从事海水淡化利用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阅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专业人士也具有启发意义。
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需要强大的海洋军力,同时,也需要从基础做起,在全体国民中普及海洋知识,引导全民族认识海洋,重视海洋,亲近海洋,激发人们热爱、探索、开发与保护海洋的热情。做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重陆轻海传统的国家,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邀请了四十余位活跃在我国海洋科教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以他们深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基础,结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和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精心编写了这套《蔚蓝海洋知识丛书》,以
“人文海洋”,顾名思义,就是用人文的情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人文情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又包含“每个人”、“人民”、“人类”。人文海洋的理念是说,海洋是每个人的海洋,海洋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海洋,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关爱海洋健康,是每个人的义务所在;发展海洋科技、繁荣海洋经济,是各国人民群众的民生所系;维护公平、公正、和平的国际海洋秩序,是全人类的福祉所依。具体来说,人文海洋理念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文海洋是一种历史视野。其次,人文海洋拥有的是一种世界胸怀。第三,人文海洋是一种立足于民生的思考。最后,人文海洋是一种以人文交流、互联互通为出发点的理念。
《海岸动力学(第4版)》共分10章,内容包括海岸动力因素和海岸泥沙运动及岸滩演变两大部分。前者包括海岸波浪、近岸波生流和海岸潮流运动;后者包括沙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的泥沙起动、输沙率和海岸变形等。对海岸地貌特征和海岸防护措施也做了简要介绍。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包括海洋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及海洋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检索方法及特征。还对海洋古文献、海洋类纸质图书、外海洋期刊、文摘、电子图书、专利、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法规文献、统计资料等基本概况和检索方法做了全面梳理。此外,还对互联网上一些搜索引擎的用法、技巧作了简扼介绍。本书实用性较强,具有鲜明的信息数据化的时代特征,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介绍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利用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