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基础生态学(第2版)》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图表丰富。《基础生态学(第2版)》内容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力求反映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些进展,并以窗口形式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各章由正文、小结、思考题及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构成,在每一部分的开始都有概括性的内容介绍。书的附有重要名词的中英文索引及介绍相关知识的各种专业网站的网址。全书的各个部分既方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复习,也方便任课教师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 推动?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科学经典之一。包括: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薛定谔自传三部分,讲述了遗传机制、突变、量子力学的证据,意识的物质基础和了解未来等内容。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 推动?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改变历史进程的50种机械》介绍人类历史上50种重要的机器,包括提花机、罗伯茨机床、柴油发动机、钨丝灯泡、飞艇、手机等。这些机器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都带来了不可预见的改变,有时甚至会在短短几年内终结人类维持了几百年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学吉他三月通》是一本突破传统吉他教学模式的自学教程,内容涉及民谣、摇滚、古典、匹克等风格。课程设置走的虽是正规“学院派”的路子,但作者赵景行并没有拘泥于按部就班的思维,专门针对初学者开辟了一条快速入门的捷径——从前四周课程后面的“预备练习”入手,读者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十几个常用和弦,一些简单的弹奏技巧和基本节奏型,再配上教材中列选的示范歌曲,读者就已然入门了。 除此之外,本教程的编写规范、知识系统、选曲范围、曲目新旧搭配和难易搭配都很合理,它仍不失为一本非常好的面授教学用书。 本书特别编写的十二个“教学提示”——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与经验很有价值,它对于怎样更有效地组织教学、怎样保持和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课与课之间怎样自然衔接,以及对基础各异的学生
秘鲁南部沙漠里,由上千条苍白线条构成的“天书”是人们解不开的难题。 北爱尔兰的大西洋岸边,人们同样无解于巨人之路的成因。 南极洲,一座冰山的面积比一个欧洲国家更大,它还能调节地球的气候。 阿拉伯半岛上,一处洞穴燃烧着熊熊火焰,难道真是传说中的地狱之门? 特奥蒂瓦坎古城中,当太阳的最后一丝光线消失在月亮金字塔高大的身躯之后时,你敢独自踏上城中的黄泉大道吗? 丹漠洞,这个爱尔兰最黑暗的地方藏着一个恐怖的故事。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负一万米的深渊,世界的最深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奇幻世界? …… 世界无奇不有,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
人类将面对怎样的未来?本书作者R. U. 希利乌斯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乃至整个‘智人’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难与许多科技大家预测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发生的相提并论。”我们将通过科技手段将自己变为增强版的人类——即“超人类”。 这是一本关于超人类主义的全面指南书,让你通晓有关超人类主义那充满争议的科学、理念与文化。对于假想中能将我们带向超人类未来的多方面技术进步,譬如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神经科学、合成生物、机器人学等,本书对其背后的科学与哲学因素提供多维度的审视。 本书同时还提供了解读
《数字时代(1947-今天)》是一本创新的、以时间轴的形式来叙述科学常识的精美绘本。作者的表述条理清晰严谨,偏重系统化的科学知识解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整体观和逻辑感。 《数字时代(1947-今天)》大量珍贵的照片、精美绝伦的插画、独具创意的“分镜头”式页面展示,极具视觉冲击力,让小读者们在轻松与愉悦之中感受科学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