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详实地叙述了条件反射学说的原理以及各种神经过程的机理,读者从此书中可以系统地了解条件反射学说的发展过程。本书是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神经疾病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新的发展方向。条件反射学说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来治疗吸毒、抑郁症、强迫症、自闭症等,并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营销、催眠、心理训练、语言训练、动物训练等实践中。
《世界猫科动物》一书的内容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猫科动物物种,是一本全面、权威的猫科动物生态学综述和大百科。作者以毕生心血收集有关猫科动物的各类资料,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史书籍,到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累计引用各类文献近2800篇次,涵盖了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要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庞杂的内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态行为、野外生存状况和人工饲养状况进行分类,把科学殿堂中复杂的专业术语、概念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解释,使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领略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对猫科动物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那让人着迷的隐秘生活。
鲱鱼,这种约10厘米长的小鱼肉质鲜美、产量巨大,又易于捕捉,很早便成了欧洲人餐桌上的美味。在中世纪的时候,鲱鱼作为 大海中的银子 是用黄金和兽皮来交换的。财富和帝国建立在鲱鱼之上,如果鲱鱼鱼汛没有来,帝国就会衰落。鲱鱼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深入到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荷兰人对鲱鱼的感情就非同一般,他们常说荷兰的崛起就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如今在鹿特丹的一些古老房屋上,仍可以见到鲱鱼的图案。这本书的作者极富冒险精神,追溯了几个世纪以来鲱鱼丰富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并描述了它在几个世纪内的冒险足迹,如果说今天很多人只知道鲱鱼可以做成鱼卷,本书作者则揭示了事实上这个物种是活泼而又优雅的生物。作者对于鲱鱼的捕捞工作,鲱鱼在沿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极为熟悉,在本书中,他带着幼时亲切的生活体
1918年8月,为采集亚洲哺乳动物样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探险队成员罗伊 查普曼 安德鲁斯与妻子率领考察团深入亚洲,开启华北及蒙古地区的博物考察之旅。 接下来的两年内,作者一行往返于北京与蒙古戈壁,在草原上追逐羚羊,在山谷间追踪斑羚羊、狍子等,并制作动物标本。本书含40幅珍贵照片(为作者妻子伊薇特 博勒普 安德鲁斯拍摄),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中国北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作者避开乏味的科学术语,以探险家视角记录此次考察,其鲜活与传奇不亚于一部冒险小说,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动物学、人类学的文字与影像资料。
研究方法并非专业研究人员才需要,生产实践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研究。本书根据作者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养殖生产的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动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网络搜集管理与利用技巧、优化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以及常见学位论文和文献综述等写作方法与技巧等。这些内容完全适合于农业、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学科和专业。 本书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每章内容又相对独立,读者可根据需要选读。本书可作为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的教材,尤其适合于刚接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科技人员,对于青年大学教师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翼龙是*种演化出自主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出现于三叠纪,繁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是当时的空中霸主。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翼龙化石产地,主要集中在燕辽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燕辽翼龙动物群是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翼龙辐射的前奏。燕辽翼龙动物群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其化石保存精美,数量较多。燕辽翼龙动物群目前已发现的翼龙化石有悟空翼龙科、蛙嘴翼龙科、掘颌翼龙科和喙嘴龙科等4科10属12种,以及科未定的2属2种,是世界侏罗纪翼龙化石丰富的动物群之一,其中悟空翼龙科代表了翼龙从非翼手龙类向翼手龙类演化的关键缺失环节。
本书专述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720种,隶属于9目、51科、151属,并对各目、科和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同物异名、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等进行描述外,还 附上每一种的形态图,其中有349种至今国内尚未作过形态特征描述,5种为中国海新记录种。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介绍桡足类的基本形态特征、研究简史,并按Ho, J. S.(1990)及Huys Boxshall(1991)的分类系统编排桡足类分目检索表及种类名录、各目鉴别特征及其亲缘关系示意图之外,还描述宽足水蚤目(Platycopoida)2种、哲水蚤目(Calanoida)578种的形态特征,并附形态图。下册描述7目共140种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态图,包括隐水蚤目(Misophrioida)2种、剑水蚤目(Cyclopoida)30种、奇水蚤目(Mormonilloida)2种、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11种、歧口水蚤目(Poecilostomatoida)77种、管口水蚤目(Siphonostomatoida)2种、怪水蚤目(Monstril
《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内容提要:本书选录了33篇参加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及中国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年会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观点新颖,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在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同时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局面。其中有些论文是对化石材料的*研究成果,有些是对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和方法的总结和评论,有些是对争议较大的课题进行的探讨。本书可作为古脊椎动物学、生物地层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古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博物馆与文化馆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的教师与学生从事科研、科普与教学的参考资料。
● 《动物武器》是一本集军事、历史、演化、博物学及营养学等内容于一体的科普书,内容之广博,用语之精炼,案例之丰富,令人手不释卷!书中还囊括了70多幅手绘插图,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动物武器》一书回答了我们关于动物与人类武器的诸多疑问,比如明为同一类物种,为什么有些配备有武器,有些却手无寸铁?人类武器的迭代与动物武器的进化有哪些共通之处?动物武器进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作者在书中用犰狳的甲类比冷兵器时代的盔甲再到现代的防弹衣,用兽类的尖牙利齿类比狩猎的梭镖再到战列舰上的巨炮,向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武器进化中那些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的生动故事。
本书由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水生脊椎动物两部分组成。无脊椎动物部分包括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淡水无脊椎动物实习;脊椎动物部分包括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实习。各个实习部分具体由实习目的、实习环境介绍、实习准备、实习用具及药品、标本采集制作和我国常见动物简介等内容组成。该书详细论述了国内常见的329种水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经济意义及地理分布,并附有清晰的动物图。书后附有实习流程图。 本书是一套集海滨无脊椎动物,淡水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类,水生鸟类,水生哺乳类实习于一体的水生野外实习工具书,内容系统、全面。该书重点突出,实用性、指导性强,可为高等学校生物专业学生实习用书,同时可供中学生物教师和动物学爱好者使用。
本书全面收集了东海区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福建省级保护动物”、“浙江省拟定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林业部“三有动物”)中的所有物种,包括鲸类、海洋兽类、海洋龟类、海洋蛇类、鱼类、贝类、甲壳类、珊瑚类等八大类,共计160种。其中,57种为国家I、II级保护动物;23种为福建省级保护动物、浙江省拟定保护动物;13种为林业部的“三有动物”。同时有54种被分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Iora)(CITES)附录I、II,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贸易将受各缔约国政府问的严格控制;105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评估为低危以上物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学校要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此相对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 本教程编者根据以上两个纲要的精神,结合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特点,编写了此实验教材,以期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教程内容安排上前半部分为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侧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设计实验打下基础。后半部分为参考实验项
《鲨鱼/发现海洋系列》将带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一起认识鲨鱼,从神秘的鲨鱼文化记载到鲨鱼祖先的灭亡。《鲨鱼/发现海洋系列》的亮点在于:知识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还用黄色对话框加以标注。使小读者主次分明,体验趣味阅读。
这是一本以中英双语图文的形式描写大熊猫巴斯独特而富有传奇的一生的书。本书的整体装帧设计以巴斯所代表的环保概念为设计主轴,凸显绿色、环保风。书中文字以中英双语呈现,不仅能让国内的巴斯迷阅读到这本巴斯的纪念图文书,也让巴斯在海外的千万粉丝们一样能够方便地阅读。可以说,本书从一开始策划就追求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表达,以匹配巴斯国际性的知名度。本书从时间维度梳理了巴斯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刻、重要贡献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如巴斯获救,巴斯出访美国,巴斯登上 春晚 舞台等),再现巴斯独特而非凡的一生,也描绘了海峡(福州)熊猫世界和各界人士对巴斯德倾注的无限的关爱。全书共九章,首先从2015年巴斯 重返 美国切入,突出 巴斯 作为 和平使者 的重要地位。第二章至第八章,从巴斯于四川巴斯沟冰河获救、初涉世间到巴斯
第3版《动物科学概论:从全球性、生物学、社会学和工业化的角度》继续向读者呈现出全面、覆盖了*内涵的传统学科,这对为动物科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本书包括营养、消化、饲料、遗传、繁殖、疾病和动物行为等内容,畜种章节涉及到马、奶牛、肉牛、绵羊、山羊、家禽和猪等主要畜种,以及水产、宠物/伴侣动物、羊驼和兔子等次要畜种。 除此之外,对现代动物科学的研究同样需要用全面的、非传统的方法来有效地介绍这个学科如何成为人类存在过程中不断变化而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作者W.StephenDamron不仅仅向读者展现了主要畜种的方方面面连同它们各自的特点,而且还唤起读者深深思考一些关于动物科学对社会以及社会反过来对学科的影响: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动物科学生涯; 动物作为谷物的消费者——动物在可持续农业
该图集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渤海山东海域海洋保护区常见游泳动物的分类学地位、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及习性,每个物种均以多张图片进行展示,部分易混淆物种进行了典型特征局部放大拍照,丰富了该区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本书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本版为第7次再版。该书对动物科学及动物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动物饲养与管理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涵盖了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健康、行为学、繁殖、泌乳以及遗传育种等各个领域。同时,依据动物生产及管理的特殊性,针对不同品种,对动物贸易以及动物产品的加工等概念进行了介绍,具体包括了肉牛、奶牛、马、禽类、羊、猪及水生动物等多个产业方向。为适应伴侣动物产业在经济与社会意义上的日益提高,本次再版时,本书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新的补充。 原作者在撰写与编纂本书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知识背景与兴趣的读者,使内容能够满足没有特定品种或者产业背景的各类读者群。本书既适用于动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同样也适用于该学科的初学者。作者通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