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概论》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介绍了煤化工工艺与技术、产品生产及环保等知识。内容包括煤的焦化、煤的低温热解、煤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间接液化等技术与工艺;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基碳素材料等重点煤化工产品生产及煤化工过程污染与控制等。其中重要章节增加了相关工艺*成果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前沿技术研究等内容。鉴于本教材的概论定位,全书在深度上力求适度和够用、广度上力求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突出生产,简化理论,以新型现代煤化工技术与工艺介绍为主。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参照国内*设计标准围绕我国矿山建设常用设备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井下运输设备,包括矿车、电机车、带式输送机的类型、基本结构、选型计算、技术上的使用特点;矿井提升设备,包括竖井提升设备的构造、选型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等。使读者能够运用*的相关标准对矿井运输与提升系统进行计算、设计及设备选型。书末还附有*的常用设备选型参数表,方便查阅。 本书可供矿山领域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用书。
本书结合实战,总结了针对煤化工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经验,针对不同事故的火灾特点,提出了处置相应事故时的理念、原则、程序、战法及注意事项,做到了消防与工艺相结合、防火与灭火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指导性。书中内容具体包括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及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和煤焦化/煤基多联产生产事故灭火救援等。此外,针对目前处置化工类火灾车辆器材装备存在的问题,编写了相应的配备方法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为安全和消防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建立了倾角小于12°煤层群的一般地质模型,分析总结了多年来倾角小于12°煤层群开拓模式的利弊。,从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点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简单的、低成本的、环保型的、应用范围广的、对地质构造适应性强的井田开拓模式。书中编制了创新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对比软件和创新模式的优化软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创新模式的设计过程和软件编制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方法。本书可供煤矿设计、科研单位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采矿专业师生参考。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作者郭立稳、王福生、武建国、康志强)在分析煤层自然发火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煤层自燃倾向性的鉴定方法、煤层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的综合评价、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气体分析方法;建立了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系统、开发了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模糊系统;后介绍了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技术。《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主要供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使用,也可作为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矿业类专业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考用书。
本书针对石人沟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开采过程面临的现场实际安全问题,采用物理实验测试、工程类比分析、极限平衡解析、数值模拟、CMS探测与实体建模、微震探测与预测预报等方法,建立了境界顶柱合理留设、防突涌突冒措施及断层破碎带下的采矿方案、采空区处理与矿柱回收方案和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灾害防治与预测预报系统。 本书研究、分析、总结出的成套露天转地下开采围岩稳定与安全防灾技术,为我国地下开采矿山提供了科学思路,形成的稳定性分析及研究理论有利于补充岩体力学理论,对于该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采矿工程、地质工程、地下工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从事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由于春梅主编,从矿石可选性试验的目的与任务介绍起,系统地阐述了碎矿筛分、磨矿分级、浮游选矿、化学选矿、磁电选矿、重力选矿等各种选矿工艺的试验理论及操作技术。着重实践部分,对各类试验的具体操作、计算、分析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书是工科高职院校选矿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选矿领域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还可供能源、冶金、化工、环境、建材等领域从事与分选有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以矿山企业供电系统和供电设备为载体,全面介绍了煤矿企业的供电系统与特点、供电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矿山供电安全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本教材按照矿山自上而下的供电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矿山总变电所供电安全、矿山地面供电安全、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安全和采区变电所供电安全。每一部分都按照选择确定变电所主结线、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与维护、变电所供电线路的选择与敷设、变电所供电设备的选择与操作、变电所保护装置的选择与整定给予介绍。 本教材是按照矿山企业供电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能力需求,根据矿山企业供电的工作程序,以任务驱动、学训一体的教学流程选取、组织教材内容,符合国家高职教材开发的新思路。 本教材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李德俊任主编,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崔涛、北京昊华能源
本书共分为11章,章节是按照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程序和步骤编排的。内容包括勘查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和信息合成;成矿预测的依据(含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和方法;矿体地质和矿石品质研究;勘查工程系统及其资料获取;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和矿产勘查经济等。同时介绍了铀矿勘查的相关知识。 本书为高职类相关专业实用教材,也可供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矿山测量》是为了适应矿山测量新技术的发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需要而编写的。《矿山测量》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基础知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现代测量仪器、地形图测绘、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立井施工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贯通测量、露天矿测量等。 《矿山测量》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贴近矿山测量技术前沿,力求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 《矿山测量》可作为高职高专采矿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教材(配有教学课件),也可供从事矿山、公路、铁路、水电、地下工程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了商品煤样、煤层煤样和生产煤样的采取,以及破碎、筛分、缩分和干燥四个制样程序,从任务分析、操作方法和步骤、设备介绍、使用工具、注意事项等环节进行讲解。采用一体化模式编写,截取大量实训教学图片,并对各实训项目进行了详细、规范的讲解。该书既适合于教师教学,又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符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 本书具有直观易懂、方便易学的特点,适合于煤矿职业学校采制样工专业的学生。还可作为企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及生产一线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内容为中、 工均应掌握的技能。
本书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煤炭高等职业教育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规划教材之一。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概括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技术的*理论和先进技术。反映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为本书的编写特点。全书内容包括矿井瓦斯测定、瓦斯爆炸及其与防治措施、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4个学习情境和附件。 本书是煤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成人教育学院、技工学校和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同时可供煤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为职业技术院校实训教学用书。全书共分两个学习情境,其中学习情境一为烧结矿生产,包括原燃料的识别、选用与准备操作,配料分析判断、计算调整及操作,混合与制粒操作,布料、点火操作与控制,烧结机操作,烧结矿处理操作,返矿及混合料仓料位的平衡与控制,烧结矿生产成本和产量的控制,烧结矿质量的评价及改进调整共九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情境二为球团矿生产,包括造球操作与控制,竖炉焙烧操作,链算机一回转窑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节,球团矿的质量评价及改进调整共四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内容以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兼顾烧结球团生产工艺、原理及设备等相关知识。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学习任务的设计注重学生的职业成长历程,内容上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力求少而精
本书主要介绍电吸附地球化学找矿法的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室内电吸附条件的选择、电吸附步骤、在已知矿床上的找矿有效性试验、金属矿床和油气田电吸附异常理想模式及在未知区的应用效果 本书介绍的科研成果先后得到“八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90051-10-F3、969140302、2001BA609A0603和2004BA615A003),国家公益专项基金(2001D1B10054),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桂科青0135018)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640181)的资助。 本书可供从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的生产、科研的教学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从事煤矿区构造控灾理论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分八章,以地质构造控制论为指导,以我国北方典型煤矿区采煤沉陷观测资料为依据,以相似材料模拟和计算机数值试验为手段,系统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了构造介质(煤层覆岩)、构造形态(单斜与褶皱)、构造界面(节理与断层)、构造应力以及地下水对采煤沉陷的控制作用及其机理。建立了全新的煤矿区构造控灾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预测理论和方法。本书基础资料数据翔实、试验结果真实可靠。 本书可作为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测量、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杜平、张立新、杨丽主编的《钻探工程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写说明》的规定,考虑到采矿、地质、勘探等专业的教学特点而编写的,可以供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和五年制地学类专业使用,同时适当兼顾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对高级工理论基础知识的普遍要求,适当照顾各地“专升本”考试对钻探工程课程的基本要求。 从大体上看,本教材将钻探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共性和个性两部分,设十六章。共性部分包括岩石的物理性质、设备安装与开孔、岩心、土样的采用、钻孔弯曲、简易水文观测与孔深校正及孔内事故预防、冲孔、护壁与堵漏、钻井液、水文水井钻探、大口径工程口工程孔施工、工程地质钻探等十章,阐述钻探工程的整体性问题;个性部分包括硬质合金钻进、金刚石钻进、冲击回转钻进、反循环钻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煤炭工程部分》体系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多年来我国煤炭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和使用情况,于2010年4月完成了征求意见初稿,并于2010年4月18日和6月4日,分别召集煤炭行业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领导与专家进行了初审。标准体系编制组根据初审意见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于2010年7月22日同时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网上广泛征求意见。根据网上征求的意见,标准体系编制组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并于2010年11月3日进行了送审稿的审查。针对送审会议提出的意见,标准体系编制组又作了补充完善,2011年3月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在杭州召开审查会议,会同有关领导和专家共同审查定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煤炭工程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f9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3126号),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的组织下,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规定了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深度,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图纸目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各单位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7号,邮政编码:10012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程。 煤炭生产实行安全生产制度。未取得安全生产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 从事煤炭生产与煤矿建设的企业(以下统称煤矿企业)必须遵守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