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湖州市竹子病虫害常年发生情况,简要介绍了湖州市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主要防治方法,以满足广大竹农了解竹子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技术要求。也可供林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参考。
杂草与植物病虫害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农田杂草阻碍作物生长发育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马承忠、刘滨、许捷、颜玉树编著的《图说农田杂草识别及防除(第2版)》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杂草防除技术,从杂草特别是幼苗的识别人手,介绍了我国农田常见的215种杂草及防除技术,包括幼苗特征、成株特征、识别提示、本草概述及防除指南,并有幼苗和成株形态图,为识别提供方便。 《图说农田杂草识别及防除(第2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供农业生产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和农业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这是一本专门论述林地间作的科技书籍。由林粮间作、林经(经济作物)间作、林菜间作、林菌(食用菌)间作、林药间作、林草间作六大部分组成。对于每类林地间作,都从立地条件和应用范围,树木和果树种类选择,与之进行间作的各类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选择,具体技术要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特别强调了在退耕还林地区严禁林粮间作。全书自成体系,既反映了发展林下经济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生产成就。《林地间作》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应该有广泛的读者范围。
家庭农场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已成为一条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新途径,随着我国农村土地不断流转和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书系统阐述了家庭农场的定义、现状和发展,家庭农场的认定、申报和管理,以及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经营管理、项目建设和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内容。本书,涉及内容全面,可供农业职业培训使用,更可作为农场主对家庭农场创建和管理的实践应用。
近些年来,高等院校对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不少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共识,农业类高校面临同样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年前我们就开始准备编写一本农学专业的实践与技能教材,适逢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申报,本书有幸被评选上,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规范和水平提高有所益处。 《农艺实践与技能》编写本着基础性、操作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基本涵盖了农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实践与技能内容,包括作物栽培技能、作物育种技能、土壤测定和耕作技能、设施栽培综合技能等4部分,每一个技能又分为目的意义、技能内容、条件准备、操作方法、作业与考核5项内容,教材的后还附有各地区主要作物的新品种介绍、主要农作物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
《耳类珍稀菌高效栽培》一书总结归纳了耳类珍稀食用菌的种类和高效栽培技术,较为全面地对耳类珍稀食用菌的基础知识、菌种制作、高效栽培、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控进行了介绍。《耳类珍稀菌高效栽培》一书书设有 提示 注意 小窍门 等小栏目,并配有耳类珍稀食用菌的高效栽培实例和生产过程中近20个操作技术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内容全面翔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以帮助有关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菇农等更好地掌握耳类珍稀食用菌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 《耳类珍稀菌高效栽培》一书书适合从事食用菌菌种制作和高效栽培的企业、合作社、菇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立足于*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本书以服务实际生产为目的,总结了近年来蔬菜生产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适宜普通菜农使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内容涉及经营管理、设计建造、环境调控、栽培技术、种植模式、新优品种、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化控技术、贮藏保鲜等诸多方面,涵盖了几十种普通蔬菜和特种蔬菜。文字通俗精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宜普通菜农、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校师生阅读,也可供基层行政管理者参考。
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20多年后才被国家大面积推广应用……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才刚刚走过15年的探索之路…… 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国情决定了现阶段养分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增产,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为能够协调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发展提供了时代的机遇…… 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施好产量肥、经济肥和环保肥,同时呼唤确保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食物链养分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本书根据浙江省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关于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助力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针对农广校学员实际需要编写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教材。本教材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农产品安全优质公共品牌推广以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展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进展,具有浓厚的浙江特色。本书也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材。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2005年开始,农业部把科学施肥工作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作为农业科技人户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春季和秋季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效益,对促进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归还量,培肥地力,协调土壤养分,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此外,测土配方施肥既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广大农民优化化肥投入,减少化肥浪费、降低化肥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化肥价格的过快增长,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
李国利、孟自凤主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农产品产地安全要点及防治技术、农产品产地安全的法律依据、农产品安全生产要点及管理规定、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监管和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与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及标识管理、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内容通俗易懂、系统全面、涵盖范围广。本书旨在帮助提高农业投入品、农技推广和农药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者安全生产的意识,将对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和管理提供指导。
本书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恩慧教授编著,以图解文说方式,介绍甘蓝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甘蓝的栽培类型,甘蓝抗病优质品种介绍,甘蓝生长发育过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甘蓝的主要栽培季节与栽培要求,甘蓝的育苗技术,春甘蓝地栽培、春甘蓝覆盖栽培、夏甘蓝栽培、高山越夏甘蓝栽培和秋甘蓝栽培技术,以及甘蓝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全书内容新颖,技术先进,重点突出,形象直观,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种菜者,菜农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论农业 重排书》是西方古典农业文献之一,是研究罗马共和国后期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在经济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它纪录了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很多较真实可靠和饶有趣味的史实,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状况,当然也可用以和我国同时期的生产实践状况作一番比较,因此,无论对西方古代史的研究,还是一般经济史、农业史的研究,这部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农业 重排书》是讲农业技艺方面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在两千年前只是一部实用的科技读物。今天译它的意义主要在文献史料方面,它比我国早的一部巨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篇还早将近四百年,约当西汉时期。
“12316”是全国统一的农业服务专用公益号码。北京“12316农业服务热线”是北京市农业局创建的农业公益服务窗口单位。民众可以通过拨打“12316”热线和登录“12316”网站得到竭诚的服务。“热线”于2008年开通,主要开展农资打假投诉举报、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业发展意见收集整理等三项服务工作。
《无公害中药材安全生产手册(第2版)》是一本 介绍有关中药材安全生产方面的普及读物。共分三章 :章为概况,介绍了中国中药资源及其分布,中 药材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中药材市场状况;第 二章介绍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各种规范要求,包括 质量管理规范、外界条件、产地环境监督与管理、安 全生产资料、栽培管理、采收与加工;第三章为各论 ,按入药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种子类 、花类、茎类和皮类、其他类,对81种常用的药用植 物分别予以介绍,包括每种药材的选地和繁殖栽培技 术、生长发育特点、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采收加工及贮藏技术等。本书以广大中药材生产者 为读者对象,也可供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无公害中药材安全生产手册(第2版)》由丁自 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