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主办的 中国农药信息网 上发布登记的优质农药为基础,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实际用药状况等,精选了418种优质实用农药(杀菌剂单剂69种及混剂64种、杀虫杀螨剂单剂68种及混剂53种、种衣剂混剂26种、除草剂单剂61种及混剂5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5种)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主要含量与剂型、产品特点、适用作物防控(除)对象及使用技术(或适用作物使用技术及效果)、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内容,其中以使用技术部分为内容重点。 本书适用于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农药经营人员、农药生产与营销企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或家庭农场)、农学类及植保专业师生等叁考使用。
本书是在总结作者多年科研成果与推广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经验及素材编写而成,系统介绍了国内外蓝莓丰产栽培及整形修剪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中国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蓝莓的生物学特性、蓝莓优良品种介绍、建园、蓝莓水肥管理、蓝莓病虫草害防控、蓝莓整形修剪。全书精心绘制了19幅墨线图,精选了55幅清晰彩色图片,主要参考资料56篇。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可供广大蓝莓种植者、农技生产与推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针对金柑主栽品种少,异常天气条件下第一、二批花坐果率低,果实大小不一,单产不高及果实成熟期间因低温霜冻、冰冻或降雨导致裂果、烂果、落果等问题,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介绍了金柑主栽品种、新品种、果园规划与建园、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大果栽培、避雨避寒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控等知识、技术及最近的研究成果。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介绍的技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柑橘产业技术人员、种植者、农业院校园林专业师生等阅读参考。
本书针对我国猕猴桃周年管理特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便教学、科研和生产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本书共分为九章,讲述了猕猴桃产业概况及优良品种介绍、猕猴桃树体特点及种植条件要求、2月中旬至3月下旬(萌芽前)管理、3月下旬至4月下旬(萌芽期至开花前)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期)管理、5月中旬至6月下旬(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管理、6月下旬至8月下旬(新梢旺长期)管理、8月下旬至11月底(采果前至果实采收)管理、11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休眠期)管理以及猕猴桃果园周年管理日历。为方便读者,本书将各物候期管理内容按树体管理、地面管理、苗圃地管理、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编写。 本书可作为高校或中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及技术人员阅读参考,更适用于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人员或果农参考。
为做强中国茶产业、做大中国茶品牌、做深中国茶文化,在今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组委会组织了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推选工作,最终推选出了 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之都匀毛尖: 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 白毛尖 细毛尖 鱼钩茶 雀舌茶 ,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书是在当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油料作物的新形势下编写而 成的。 针对花生生产中品种更新慢、化肥农药使用不科学、产量潜 力发挥不足等主要问题, 本书在总结近年来花生绿色增效技术研 究新成果和生产新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花生生产概况、花倪皖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领域及方向为花生育种及栽培技术,主持过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4个,主持育成花生新品种10个,其中2个花生新品种通过国家登记,3个新品种获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主持制定省级地方标准9个,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参与编纂学术著作多部。 生优质高效栽培、花生病虫草害及黄曲霉病防治、花生收获贮藏等 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实现花生生产的高产、优质、绿色、增效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大豆及大豆制品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它以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可加工性能成为中国餐饮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豆不仅具有丰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广泛的工业运用和食品加工运用价值。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农业强国大力发展的经济品种。 本书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大豆种植业的发展前景,详细介绍了我国大豆种植的特点和前景。
本书根据当前棉花生产形势面临的重大改变,在总结近年来轻简高效技术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棉花化肥和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绿色轻简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介绍了全国三大棉区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棉花绿色高效多熟种植新模式及棉花抗灾减灾技术等。
芳香植物的生产与加工涉及农业、加工业、医药业、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化妆品工业等诸多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朝阳行业。芳香植物的发现与利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天然产物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因此,芳香植物的开发利用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书是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多年来在芳香植物收集开发应用的基础上,拓展、收集和整理常见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应用,*终编写而成。书中收录的300种常见芳香植物分为木本及草本植物两大类,对每一个品种均有全面、简洁的文字论述,介绍其科属、学名、别名、芳香类型、芳香功能、形态特征、栽培要点和园林应用等。配套近800张高清图片,让读者既能全面了解芳香植物的基础知识,又能轻松掌握简
金线莲具有 可药、可食、可赏 的特点,本书概述了金线莲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并从从形态特征、真伪鉴别、活性成分和抗病性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金线莲的种质资源情况,以及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以及高效栽培技术和产地加工技术,最后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总结金线莲药用功效、食用方法、栽培技术和真假辨别的内容,并简单介绍金线莲的食谱,涉及果汁饮品、甜点、汤类和菜品。书稿内容贴近农民和现代企业在金线莲栽培中可能出现或已有的问题,并从科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论证,用简而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可以为农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进行指导和介绍金线莲的栽培繁育技术。
第1卷:审(认)定茶树品种 Volume 1:Approved (Recognized) Varieties of Tea Tree。 此卷分为两部分,包含重量和省级茶树品种341个,并附有英文注释及大量图片。第1部分:重量审(认)定品种(Part 1: National-level Varieties of Tea Tree),包括截至2016年12月经过人工选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是当前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种,可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品种。第2部分:省级审(认)定品种(Part 2: Provincial-level Varieties of Tea Tree),包括截至2016年12月经过人工选育,通过各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认)定,一般宜在省内茶区栽培、推广应用的品种。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书结合著者们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该新农艺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技术内涵、技术细则及示范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全书共有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间套作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历程与技术内涵;第二章至第七章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细则,包括品种选择与田间配置技术、整地与播种技术、施肥与化学调控技术、病虫草绿色防控及收获技术;第八章结合应用实践介绍了全国各生态区应用中出现的典型技术问题及思想意识误区。
榛子为榛科榛属植物,是营养丰富的干果,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平欧杂种榛是80年代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培育的新品种,目前栽植的优良品种10余个,由于平欧杂种榛栽培历史较短,多数栽植农户对榛树栽植技术了解极少,园区榛树产量不高,由此,人们对于简单易懂的榛树栽培图谱类书籍的需求极其迫切。我们结合本单位及各榛树研究院所研究和生产实践,综合了近二十年多年来榛树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的技术成果汇编此书,希望能为广大榛树栽培者提供专业栽培知识和线索。本书以农民熟悉的农时季节 春、夏、秋、冬为主线,介绍各时期榛树栽培管理要点,结合精美彩图,尤其在书末附录中针对农民榛树生产中常见问题及农事操作规范进行总结与论述。 本书具备科普性和专业性并重,内容新颖, 实用性强等特点。本书可为从事榛子栽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育苗准备、管理、贮运、常见病虫害防治等流程,对茄果类、瓜果类、叶菜类、花椰菜、芦笋、洋葱等常见蔬菜作物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概述了育苗智能化管理的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蔬菜育苗产业,掌握育苗基本技术,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本书以图解的形式全面简要介绍了现今生产上大面积种植或主推的草莓优良品种,包括日系品种、欧美系品种及国内选育的新优品种;重点介绍了草莓高效育苗技术、日光温室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塑料拱棚早熟栽培技术、立体栽培技术、露地栽培技术,以及休闲采摘园优质栽培技术;同时,病虫草害是影响草莓优质高效栽培的最大障碍,准确识别和科学绿色防控是实现草莓高产高效的有效手段,本书最后部分对草莓生产上常见主要病虫草害及其生理病害科学绿色防控作了系统介绍。全书突出了所介绍技术内容的指南性、实用性和读者的需求性。本书出版可满足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草莓种植户及广大农民的需求,主要面向生产一线。
《中国棉花年鉴2022/2023》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了2022/2023年度中国棉花市场运行情况,主要涵盖行业发展概况、主要产棉省区概况、年度报告、监测报告、统计资料、大事记、政策文件和附录等八个部分。 年鉴内容是由自采稿件、约稿及大量统计数据和史实资料等组成。为了保证年鉴的权威性和全面性,连续多年向农业农村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市场研究分析机构等约稿;统计资料除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外,还有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棉花主产省(市、自治区)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郑州商品交易所、美国农业部(USDA)、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和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等相关涉棉机构公开发布的数据;政策文件及附录为当年度发布的公告及公开信息。
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小麦连续十余年获得丰产丰收,科技进步为小麦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作为直接参与小麦生产管理的广大农民和基层农技工作者,由于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知识更新缓慢,存在技术推广普及 一公里 断层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及基层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们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俗易懂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广泛搜集资料,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面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编写成《小麦实用栽培技术手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