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种多肉植物原色图鉴》由著名的园艺学家、园艺科普作家王意成、王翔老师收集整理编写。多肉植物茎部形态特殊,叶子奇特多变,花朵五彩斑斓,深受花卉爱好者的青睐。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科研实践经验,实地考察搜集资料,针对目前市场上代表性的17个科的1000种多肉植物进行拍照、阐述。每种植物均配置了高清原色图片,集观赏性与专业性于一体。 《1000种多肉植物原色图鉴》可作为花卉、园艺尤其是多肉植物爱好者的休闲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相关科研、管理、引种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经验,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更好融入 一#一路 ,为世界茶人作出新贡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把研究世界茶文化列入重大课题,由茶和茶文化专家姚国坤教授牵头组织国内知名茶文化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历时二年有余,几易其稿,匠心编纂,终于使这本《世界茶文化大全》一书结笔付梓。该书从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与途径、世界茶文化的概况、世界饮茶风情与特色、现存世界茶文化遗迹、世界茶器具大观、世界茶文化与艺术、茶文化与政治法律、世界茶叶贸易和消费、茶叶标准与质量、茶与身心健康 作者介绍
《中国食药用菌学》全书共95章532节,近400万字。主要介绍了我国各种食用菌、药用茵*科研成果、*栽培技术与模式、珍稀新品种开发利用;食药用菌分类、营养生理、生长发育、生态习性、遗传育种、菌种繁育、品种驯化、菌种保藏技术、食药用茵病虫害防治、食药用茵产品保鲜与加工等方面内容。旨在向全世界宣传、推广我国食用菌、药用菌*研究成果,普及推广*生产栽培技术,更深入地了解食药用菌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展现作为传统中药组成部分之一的药用菌防治疾病的疗效,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国食药用菌学》所载文献,食药用茵界科研、教学、推广科技水平之高,涉及品种领域之广,参与撰写作者队伍之多,承载文献数量之大,记录实质内容之丰富,传承文献之实用,乃属空前。 《中国食药用菌学》內容丰富、观点明确、阐述清晰,
《景观植物大图鉴①木本花卉760种》从园艺、植物、自然科学和生态学角度,系统介绍了木本花卉的学名、分布、形态特征、花期、用途、生长习性、繁殖方法、栽培要点等,可作为园艺、林学、农学、生命科学等科研人员及大众识别植物的工具书。 图片精美、品种丰富、*市场需求品种记录
《景观植物大图鉴观赏树木 680 种》从园艺、植物、自然科学和生态学角度,系统介绍了观赏树木的中文名、别名、学名、产地、形态特征、花期、用途、生长习性、繁育方法、栽培要点等,可作为环境绿化工作者、园艺师、景观设计师、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生命科学等科研人员及喜爱花木的广大读者识别植物的工具书。 领先发表市场需求的*品种信息,收录品种丰富; 文字叙述简明实用; 花木图片精美,既有观赏树木的整株图片真实反映景观效果,又有花、叶、果的近距离图片突出植物细部特征; 附录详尽方便查阅。
本书系编者近10年来致力于三角梅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推广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阐述了三角梅的来源、品种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法、花期调控、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园林应用及欣赏等,对观赏性强的50余个品种做了特征描述,并配以各类彩照200余幅。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花卉爱好者、景观设计者、园林绿化工作者、花卉苗木生产者、园艺工作者和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涵盖园林植物花卉2000多种,6000幅图片。本套图书成书基础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图像库,该库含200万张植物图片,图片精美。植物种类全部经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与中国野外观花系列一样,全书按照花型、花色(白色花、黄色花、橙色花、红色花、紫色花、蓝色花、棕色花、绿色花)编排,实现快速查找。内容安排:按照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宿根、水生、藤蔓、灌木、乔木7部分介绍。
《中国林木种质资源丛书: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包括3章,分别对猕猴桃的驯化简史及主要用途、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概要及重要的特征、猕猴桃属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物种进行了介绍;下篇包括3章,分别对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等的优良品种或品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介绍,共收集了美味猕猴桃主栽品种9个、优良品种18个、优良品系26个,中华猕猴桃主栽品种9个、优良品种28个、优良品系38个;软枣猕猴桃品种(系)16个;毛花猕猴桃品种(系)4个。
《园林树木学》 教材内容分为绪论、 总论和各论三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园林树木学的的概念、 研究内容和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种质资源概况。总论着重阐述园林树木的分类与命名方法、 植物拉丁文的读音规则、 园林树木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及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各论部分重点介绍了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的园林树木种类, 包括园林中应用较多的乡土树种和具有应用前景的新优园林树种的中文名、 拉丁名、 英文名、 形态特征、 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及其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 重点突出使用检索表来鉴定园林树木的方法。本教材树木种类丰富, 各地区树木代表性突出, 力求反映园林树木学学科领域近代的发展和新成果, 共收集了园林树木2106种 (其中含3亚种、 118变种和235品种),隶属于142科、646属,附图620余幅,是目前国内园林树木学教
本书介绍了常见多肉花卉的栽培养护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多肉花卉分类、选购要点、培养土选择与换盆,以及温度、光照、浇水、通风、施肥、繁殖等养护技巧。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多幅多肉花卉插图,是学习、鉴赏、养护多肉花卉不可多得的指导用书,相信喜欢养花的读者一定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可供园艺花卉爱好者、花卉种植户、花木培育企业员工、花卉园艺工作者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园林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室内设计师、室内植物装饰爱好者及所有热爱生活的读者学习参考。
《中国桂花(第2版)》特色: 一,是其全面性。全书内容丰富全面,既有概述,又有特征与特性,还有分类命名与品种□□登录、品种研究法以及我国主要栽培品种群及其代表性品种等介绍,桂花的繁殖育苗与造型,盆栽技术,盆景桩景,标准化育苗规程,桂花栽植与管理,园林配植应用,病虫害防治,古桂资源,桂花采收保鲜与利用 洋洋15章,真是面面俱到,蔚为大观。 第二,是其实用性。全书突出地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联系上海和华东的实际,还联系了华中、华西、华南甚至山东、北京等地的实际。因编著人员即来自各地,对不同产区的情况了若指掌,现在统一著书目标的指引下,故能做到统一下的分工,既突出各地特色,又在共同理论与原则之指导下分别反映出地区特点,更因著者各有专精,于是各就各位,分别发挥专门特色。
本书内容共分26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花生主要产区的自然条件及种植区划、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花生的遗传及育种、良种繁育与推广、花生的栽培制度、中低产田土壤改良、花生的科学施肥、光合性能、群体结构、播种与全苗壮苗技术、水分生理与灌溉排水、化学调控、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生产机械、产后加工、对外贸易等,并重点阐述了春花生高产栽培、麦套花生高产栽培、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秋冬花生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在花生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生理、高产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化学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或处于地位。 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供广大花生科技工作者、从事花生生产及管理的干部、群众、农业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群芳谱诠释》,是由我国 的园艺学家伊钦恒先生诠释、增补的一部《群芳谱》“读本”,是一部不可错过的了解中国古代庭院花卉植物的经典。《群芳谱》,全称《二如亭群芳谱》,是明代王象晋编纂的一部农学、园艺学著作。全书共分十四谱,其以类编次,分别为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该书不仅详细记载了相关花卉的品种,而且还对其中提到的一些植物名称,进行了考订。《群芳谱》是我国园艺 的名著,自刊刻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关注。我国 的园艺学家伊钦恒先生曾择取其中自《谷谱》以下十二谱的重要内容,对其加以校订、诠释、增补,撰成《群芳谱诠释》一书,成为了解、阅读《群芳谱》的案头 参考。
观赏植物在 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意义,不仅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审美需求,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花卉品种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迫切需要培育出 多新、奇、异、罕品种。因而,观赏植物育种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已培育出了一大批花卉新品种,这仍是今后花卉育种的主要手段,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为观赏植物育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