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园林实践,有选择地收录了全国常见的观赏特性较为明显、应用较多的园林绿化树种及其部分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针对每一树种分别介绍了其形态特征、观赏物候、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养护、园林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栽培养护部分,本书 做了重点的介绍。全书共收集我国各主要城市及风景区常见的栽培和野生木本植物819种,加上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和附加种,共计1166种,隶属于120科428属。本书中各科的排列,裸子植物部分按郑万钧系统(1978年),被子植物部分按哈钦松(Hutchinson)系统(1959年)编排,科中属、种按英文字母先后顺序排列。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鉴别,本书附有大量彩图以及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
大自然中有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植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认知,但是又很想去走近自然,了解植物,那么就从认识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树木开始吧!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速查手册,是一本集结了多种树木的图鉴,内容丰富,方便查找。本书按叶形对我们身边常见的多种树木进行分类,如针叶类树、单叶树、复叶树、棕榈树,使读者根据叶形就能快速认识树木。本书的文字简洁、易懂,不仅介绍了树木的外观特点,还讲解了树木的食用价值和功效,更加生活化;图片清晰、直观,从整体到局部,分别有形态图、树干图、叶片图和花朵图,帮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树木。本书所选取的树木大部分生长于街边、公园,因此无论我们是在街边散步,还是去公园里游玩,都可以藉此书翻阅、查找、比对、识别。
马志刚主编的《中国湿地资源(辽宁卷)(精) 》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 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辽宁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 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 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辽宁湿 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 调查湿地概况。
石会平主编的《中国湿地资源(天津卷)(精)》是 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 完成,系统介绍了天津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 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 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天津湿地调 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 湿地概况。
《广东省林业碳汇计量研究与实践》在对外林业碳汇计量发展概况、广东省碳汇林业发展背景和研究进展、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广东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构建框架,系统阐述了广东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广东省10年来的森林植物碳密度和碳储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对长隆集团碳汇造林项目和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根据森林碳储量和碳排放现状对广东省森林碳汇潜力进行了预测。
首届中国银杏节暨全国第十八次银杏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7—20日在湖北省安陆市隆重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50多篇,论文整体水平较高,内容丰富,既着重银杏产业的开发与优化升级,又有银杏基础科学与应用基础研究。本书《全国第十八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的就是这些论文。论题涉及:银杏基础研究、银杏培育技术、银杏加工技术、银杏产业、银杏文化5个方面。
《林改区域典型树种森林碳储量监测技术研究》的宗旨,是从监测不同区域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的需要出发,以生物统计学、生态学、林学等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3s系统,以样地调查为主体,采集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基本信息,采用样地实测、遥感监测、定点监测、模型估测、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与测定,通过基础调查产出的计量模型和功能参数,结合固定样地调查产出的面上信息,利用统计汇总、分析评价、综合评估,产出反映区域以及各森林类型碳汇方面的功能计量评价参数以及变化状况监测等成果。
本书围绕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的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的基础建设以及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精选汇编1000个问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系统解读和知识普及,对于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疆域辽阔,森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树木志(卷)》从下列四方面提供有关资料:1.正确识别树种,结合树种的各种特性,为各地造林、森林更新选用优良树种、优良类型提供依据。2.根据主要树种及其类型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能和生长特性,做好造林树种规划,做到适地适树。这是发展林业生产最重要的一环,是百年大计,必须正确掌握,并结合科学的造林营林措施,使林木能够速生、优质、丰产,达到的生产力。3.为已经选用的造林树种及其类型提供造林理论和造林技术要点,为利用造森技术资料提供方便。4.根据各树种的经济价值以及组成森林的防护效能,提供合理利用树种资源的途径。
这是一部按照A~Z的词条顺序编写的迷你树木百科全书,共83个主题。它既有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也分析了树在文学、艺术和电影等中的象征意义。 从中你会了解到 树的评定标准,树木年轮的观察方法,树皮猫脸瘢的形成原因,鹅掌楸五花八门的俗名,森林浴的积极作用,以及圣诞树的畅销品种。你还会读到佛陀与菩提树,“树坐者”茱莉亚·伯特福莱·希尔和红杉林,西奥多·罗斯福和约塞米蒂 公园,《阿凡达》中的纳美人和家园树。 无论你对森林的热爱会把你带到哪里,这本小书都会是一位 的旅伴。
本书采用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的形式进行编写,共设四个学习项目,分别为园林植物苗木培育技术、园林植物保护地栽培技术、园林植物栽植技术和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每个项目包括多个学习任务,全书共有18个学习任务
本书收录了自2007年以来课题组关于桂花的综合研究论文38篇。其中生理学研究论文17篇,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7篇,引种育种研究论文4篇,繁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6篇,应用研究论文2篇。基本上反应了近十年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