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
梁启超对世人说: 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对友人黎锦熙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这个曾文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有哪些特别过人之处,值得这二位如此重视? 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判定的铁案。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长安的荔枝》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 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 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 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马伯庸力荐的历史悬疑小说,“惊人的双线叙事,挥酒千里一气呵成”!西汉末,东汉末,一阴一阳双线交错,两段人生隔空重合。 公元前74年,昌邑王刘贺入宫继承皇位,27天后被废为庶人,成为两千年来短命皇帝。其间有人盼他死,有人要他活,只有他自己毫不在乎。 公元201年,一批金饼现世,布衣刘基被迫协助侦查。阳间计,阴间器,一件件奢华殉葬品,牵扯出撼动江东的盗墓计划。 一位荒唐帝,一位弃置身,两段遥遥相隔的人生,渐渐交织于一件件精美器物。如今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也因此重获心跳和体温。 这不仅是充满创意、具有突破性和写作技术的悬疑小说,也是充满知识、考据严密的历史小说。
“多年来,我收集了许多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文化 、民族生活方面的书籍,得闲了就翻一翻。久而久之,这样的阅读在心里积淀下来,那些千百年时空里的人和事就连缀成了可以穿梭往返的世界,对我发出遥远的召唤。”《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以六年时间完成的樶新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部世界,重寻龟兹、尼雅、楼兰、敦煌等西域古城的历史传奇。全书分为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共六章,叙写六座古城废墟遗址的故事。小说中所有的古城故事,都延伸到了当代,主人公身临废墟,和这些地方发生深刻联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六座西域古城在故事中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从魏晋汉唐史书,从壁画雕塑中走了下来,他们有了生命、有了表情、有了冷暖,他
《曾国藩》是唐浩明经典历史小说,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之一。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目前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书中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他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等等,都在书中得到精彩的体现。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 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 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
抗日战争爆发,马革裹尸,白骨露野,扎根江南杭州的茶叶世家杭家也遭遇了巨大的波折。杭嘉和作为茶叶世家的传人,在漫长的战争年代中,承受了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劫难,呈现出中华茶人的不朽风骨。沈绿爱、杭嘉草等杭家女性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寄草、杭忆、杭汉、忘忧,作为新一代杭家儿女投入到战争中。当春天来临,忘忧茶庄迎来了新一批软新,可喝茶的人呢,有的正走向湖边,而有的人——他们永远也不会再来了……
本书讲述了:父亲的一生,对老韩家来说一直是个谜。他在妻子刚怀上孩子的时候就离开家,在不知孩子是男是女的情况下就留下话要孩子学习数学。多年后,当女儿韩纪军在父亲友人的帮助下拿到父亲留下的密码手册时,才知道父亲所做的一切……小说从女儿韩纪军发现父亲留下的密码手册展开,在解密密码、不断探寻父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了家族的秘密,也了解到父亲当年的不告而别是为了守护家族秘宝金鸳鸯,并与觊觎传世之宝的日本侵略者做着艰苦卓绝的隐秘斗争。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地图等精彩内容,更有谭先生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对这一学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与思考。书前设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书后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各朝代政区一目了然。全书精心编排,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可读性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