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有十一篇文章,分别归入三个论题: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艺术。所收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从1944年到1989年,涵盖了作者学术研究的鼎盛阶段。该书被西方学者誉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范本”。
本书是一部熔世界文化、艺术于一炉的艺术概观,作者采取了一种侧重主题,相对松散的编排方式,讨论了从公元5世纪左右到17世纪末,包括西班牙、摩洛哥、阿富汗在内的广阔地域出产的艺术品和艺术现象。在书中,作者试图把艺术放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来考察,力求探究一种艺术品或艺术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世界的艺术做出总结和评价。 作为一部艺术史著作,本书首先论述了世界艺术的起源及教的兴起和国家的形态等,进而分章节详细探讨了一系列的复杂关系:清真寺、宫殿及宫殿内的生活还有它们各自的装饰和陈设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金属、陶瓷、纺织编织、玻璃、玉石等多种工艺门类的艺术家、行业协会和工艺技术三者之间互动互为的关系;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尤其详尽地探讨了文学家对“美”的看法、书法艺术和书籍彩色插图;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