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热点问题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等。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的各种原则性的争议,我们首先要认真清理和批判新自由主义的错误观点,分清原则是非,同时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目的是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
本编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背景上,探讨艺术生命精神形成的内在机制。选择了生命结构、生命时间、生命基础和生命符号四个问题,逐一剖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影响艺术生命精神的内在逻辑点。 从总体倾向上说,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以生命为宇宙间的真实。我们说生命,有不同的指谓,有生物学上的生命,有医学上的生命,也有哲学层面的生命。从哲学的层面看,生命是一种精神(此精神,不是言其观念,而是就本体和真实而言)。中国哲学认为,这个世界是“活”的,无论是你看起来“活”的东西,还是看起来不“活”的东西,都有一种“活”的精神在。天地以“生”为精神。因为“活”,世界即联系。不“活”,世界即枯竭,生命即断流。中国人以生命概括天地的本性,天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都具有生命形态,而且具有活力。生命是一
艺术作品是艺术思想的反映,什么样的艺术思想就会引发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本书所说的“艺术思想”,主要包括人们对艺术表现主题的要求、作品形式与风格、意境的评鉴,和对创作技艺的欣赏诸方面。上述方面当然也牵涉到人们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功能性认识内容。 在中国,艺术思想是在以血统为纽带的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在农耕经济的皇权制度历史时段下,艺术思想并不随朝廷易手、朝代更替而迅即改变,而是自有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有的时候几种艺术思潮共存,但总有一个主流地位的思潮在起主导作用。而非主流艺术思潮与主流思潮之间总处于相互消长的地位变换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艺术思想也发生了从简单到丰富的变化。其中由唐至宋,出现庶民出身的文人士夫群体,强化并赋“雅”文化予新观念;而元明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壮大,艺术产业及艺术经济可谓是方兴未艾。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来未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特别是随着艺术品资本及大众化投资化时代的来临,走出小众“秘玩”状态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新旧观念、新旧体制、新旧经验的交锋;另一方面是新的市场力量所面对的问题、困难与困惑急需破解。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正视问题,关注热点、难点与重点的时候了,否则我们就会犯错失战略机遇的错误。但这一切又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与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规律,把握中国艺术品市场规律,并落实到真抓实干这一环节上。 在全社会的关注与积极的参与中,人们也越来越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表现出无奈与不满。其实,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12)》由刘树成,张连城,张平主编。《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012)》围绕“稳定宏观经济,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一主题,就我国当前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展开了讨论。全书共分五部分分别是:会议综述、经济周期与宏观形势、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稳定、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国际比较与启示等内容。
年报分为10个栏目,主要介绍我院在2007年度的重要事件,所有学术成果,立项的科研课题情况和在2007年度举办的院级学术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