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从史前到清,中国女性为谁化妆,如何化妆? 《中国妆容之美》以古画、雕塑、壁画为入口,以诗文典籍为辅助,展示中国古代妆容细节,探讨历代女性地位与东方审美,同时以29组真实妆容复原图,再现中国历代女性妆容之美。 该书从夏商周的文身起笔,历数素妆风行的周代、彩妆肇始的秦代、审美成型的两汉、自在灵动的南北朝、盛世华丽的唐朝、回归素朴的宋朝、少数民族风情的辽元、端庄的明、花样的清,不仅在细节处点明历代女性妆容的要点,也从侧面呈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思潮的变迁。 本书不仅是一部详尽的妆容史,更是一部独到的中国妆容图谱。两位作者发起中国古代妆容复原项目,邀请造型、化妆、摄影专家和模特,共同完成了了中国历代女性妆容复原。本书史前至魏晋、辽元、清部分由李芽撰写,唐、宋、明部分由陈诗宇
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脉络,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艺术形式,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深刻。本书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产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勾画出中国历史与文艺的整体轮廓,堪称一部极简中华文明史。
触摸敦煌艺术之美,一本值得珍藏的国民日历。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在中华文化历史的长卷上书写着灿烂的篇章。千年艺术珍宝,专家团队数十载潜心修复临摹,精选绝美壁画与彩塑作品,打造365日不间断的沉浸式艺术大展。 既有飞天、九色鹿、妙音鸟等构成的奇幻世界,也有乐舞、饮宴、耕种、杂耍等人间百态,还有玄奘取经、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虎纹、团龙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从吹奏弹唱与轻歌曼舞的盛景中窥见盛世恢弘,从繁复各异的装饰纹样中看见古老技艺巧夺天工,从腾飞俯冲、婀娜多姿的飞天中感受自由烂漫。作品配有文字解读,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鉴赏方法等维度切入,感受审美与知识的双重盛宴。 随着每日翻阅使用,定会收获诸多不曾发现的细节。飞天乐舞、长河落日、饮马灌驼、勾栏百戏,都会在某天静
封思孝先生采撷世界众多地域风光成集的水彩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看和记录方式,让大洋此岸与彼岸得到共识,这就是:以更为轻松的方式看世界,用性情感悟自然。读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你会发现,在丛林之中、高山之巅,在平原坦壤、大海碧波之间,处处有无声的生命在酝酿和萌动,风和云变成阳光的翅膀,煽动起大地万物的激情,花草树木陶醉其中,享受着生命的乐趣。优美畅亮、流动透明的自然景色,明暗氛围和远近相益为彰的色彩空间,唤起人性对生活的渴望。更饶有趣味的是,画中的动物生灵活鲜,或如母子、爱侣般温情脉脉,或像绅士般雅逸倜傥,或若孩提时代童稚正兴,仿佛都在给人们讲述一个个童话世界的故事,呼唤并强化人类的良知。 西沐主编的《封思孝——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大家》是一本传承与创新浑然汇融、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是在国家层面发布的重要研究报告,将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积极引导我国各方力量逐步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入选《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是一项崇高的荣誉。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的出版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正在进入评价、关注经典与示范的重要阶段。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是在国家层面发布的重要研究报告,将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积极引导我国各方力量逐步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入选《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是一项崇高的荣誉。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出版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正在进入评价、关注经典与示范的重要阶段。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大到与神明的沟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管理,小到个人命运、审美偏好,无一不受制于色彩。 本书从十个专题出发,以历史为序,将色彩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整体,在文献史料和美术图像的互证中,展开古代色彩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崔振宽,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参加第6、8、9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展,第1、2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获艺术奖),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笔墨经验展,中国水墨文献展,水墨雄风展,中国当代艺术欧洲巡回展等学术邀请展、提名展。2002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气象苍茫·崔振宽山水艺术巡回展。2005年举办从艺五十年·崔振宽山水艺术回顾展,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其专题。2007年获“吴作入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提名奖”。出版有《崔振宽画集》多种,并被列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课题山水卷核心画家(共10人)及《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课题重点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
建国后特别是50年代,著名美术理论家胡蛮先生作为美术界的领导,负责了十年北京美术工作,曾用马列主义观点写出了我国部《中国美术史》。《胡蛮记新中国美术活动》权威客观、详实准确地记述了1952至1966年间主要发生在北京的与政治、宗教、城建、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有关的新中国创建时期的中央及北京市美术活动,展现了党和政府对美术事业的领导及老一辈美术工作者在那些年代付出的劳动与取得的成果。书中同时也披露了政治对美术的影响以及政策形成过程中美术界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的出版,将为研究和完善我国这一重要时期的美术活动史提供宝贵的史料线索和重要依据。
《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中国古画的品读。作者选取了流传于世的35件国画作品,以皇宫、市井、生灵、山水、历史、眼睛、身体为线索,将35篇研究文章归纳为7个单元。这些作品并不限于美术史中的名人名作,还有湮灭无闻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风俗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等多个领域,如《祥龙石图》《踏歌图》《早春图》《瑞鹤图》《流民图》等等。作者从 基本的作品研究层面出发,详细剖析画面内容,并结合文学、风俗、政治、历史典故等,解读作品隐藏的内涵,例如《祥龙石图》中的多重景观,《纺车图》中关于家国理想的隐义,《早春图》背后的政治与时间,《瑞鹤图》中的“瑞鹤蓝”,等等。通过层层深入的“解读”,作者揭示出平面画作隐含的深意——画家本人的巧思、情怀,一幅画诞生时的社会景观,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