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继高的作品没有宫廷宝贵气,也没有隐逸江湖气,颇像誉满大江南北的洋河酒。为了让更多的寻常百姓能够品味,他的笔下没有出现珍禽异兽、奇花异卉,而是经常见到的一些花果草虫。这大概与他的艺术经历有关。喻继高出生于苏北乡村,童年整日融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环绕在身边的鸟语花香、青年绿水、白云蓝统统摄入视线,很有词的意境。当他踏入艺术门槛时,储藏在脑海中的鸟儿一只只开放。但仅仅拥有这些是不够的。喻继高懂得艺术创作要从前人的艺术实践中汲取营养。他远学五代画家黄荃,近学绘画大师陈之佛,同时再次融身于大自然,与花为伍,与鸟作伴。
扇面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曹操就有请杨修为其画扇的故事。到了唐代画扇之风更为盛行,当时的扇子还是圆形的,故称团扇。到了北宋时期,宫廷画家更是画扇成风,且留下的扇面画也很多,出现了芭蕉形的扇子。集书法、绘画于一扇,则始于明代,这是因为折扇形式的出现。由于尺幅限制,在扇上绘画要求画家精心设计线条、墨色和构图,而且中间不能停笔。
《工笔画起步》内容包括工笔画基本技法、工笔虫鸟、工笔花卉、工笔花鸟,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其绘画步骤与不断创新的绘画技法。重点了解工笔画基本的勾线、分染、上色、着墨技巧。本书以工笔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练习为主线,重点加强工笔画基本技法的训练,通过大量 的作品范例,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工笔画的表现方法和绘画步骤等内容,总结了学习工笔画的入门知识和基础技法。用中国画 的传统文化去影响初学者和爱好者,使他们开拓思路,增强创造能力,提高整体艺术素养。 《工笔画起步》遵循造型训练的学习规律,内容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简明易学。书中的大量范画讲解清楚、透彻,便于临摹。本书由张恒国等编著。
中国画的线描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虽然拒严谨的科技于门外,却接纳哲学入室,将东方的辩证法运用其中。疏密关系、虚实关系、纵横关系、开合关系,每一对关系的对立面均相反相成,将这些相反相成的关系运用、处理好了,自然形象鲜明,气韵生动。形象鲜明容易理解,气韵生动则是有音律感、有境界。 线描可以表现质感,既可画行云流水,又可画枯树怪石,但是只有一种笔法则不行。用笔有正、顺、逆、侧; 有皴、擦、点、厾;还有顿、挫、起、收,用对了则应物象形,有不当则驴唇马嘴。 线描有情绪、有性格,画钟馗与画林黛玉肯定不一样,画搏斗和画谈恋爱肯定不一样。 线描还有“姓名”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柘柴”、“游丝”、“钉头鼠毛”等。这其中有两个话题:一是艺术风格问题,二是艺术手法与表现内容
这部《藤蔓·粟穗白描写生集》是杜玉寒创作的第二部作品。藤蔓、粟穗都是常见农作物,由于延伸较长所以作品大多是长卷。为了完成一件作品,画作要长几尺或十几尺。不论是在地上画,带是卷起来写生夹上一段段地画都是很累人的活计。这些农作物喜日照,在田里顶着火一般的烈日,雪白的纸反射着强烈的阳光,汗流浃背,强光刺眼,连续几个小时下来非常人难以忍受。白描写生用线作画,线不但一准确而且要有功力。白描忌单薄,要画得丰富而又有层次,这就有坚实的造型基础。白描虽然独立存在,但白描又是工笔画创作的基础,画白描时又要考虑渲染后的效果。通常看起来刻画很丰富的白描,经过渲染后物象概括了又显得单薄,所以玉寒画拆除的描要经过反复推敲和充实加工,尽量考虑到画成工笔画后的效果,有时要糅进景物或进行合理移植,这样
工笔蔬果是花鸟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融精妙的技巧、绚丽的色彩、严谨的造型于一体,通过描绘蔬果的形、态、色、趣,表现自然万物的无穷变化与勃勃生机。 本册工笔蔬果,对不同蔬果的特点、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其中“经典解析”是对历代工笔蔬果经典作品的技法进行剖析、梳理,通过对技法的具体演绎再现精要之处。“写生举例”则指导读者在对自然的观察写生过程中提炼艺术形象,并用经典技法加以表现,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传统的博大精深,造化的无穷生机为中国画的初学者打开了学艺的法门。此套技法丛书的编写体例也正基于“师传统”与“师造化”这个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方法。可以说一本好的技法书除传授技法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学习的方法,其意义要比单纯的技法介绍更深远。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部分。其融精妙的技巧、绚丽的色彩、严谨的造型于一体,极尽描摹之能事,再现大千世界的奇花珍禽,传达百卉众木的形、神理、趣、体现画家丰富的情感和自我的灵性,可谓“一笔一画夺造化,一花一叶移精神”。 工笔花鸟画兴于晋唐,成熟于五代,繁荣于两宋,其“粉饰大化,文明天下”的功用一直为历代所推崇,其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花鸟画家和精美绝伦的作品。无论是“黄家富贵”的重彩浓艳还是“徐熙野逸”的落墨淡彩,无论是细笔勾勒还是没骨点染,其变化之丰富、技法之精湛、传神写照之细腻均已成为后学之楷模。 本套工笔禽鸟技法分为“鸣禽类”、“水禽类”、“山禽类”三册,对工笔禽鸟多种技法的不同特点、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其中“经典解析”是对历代工笔禽鸟经
《工笔白描写生要诀:花卉篇》收录了40余幅工笔白描写生范画,并配有详细文字讲解与分析,可作为中国画入门参考。“源深者流长,表端者影正”。白描既是独立的作品,更是中国绘画的起始与基础,所以白描写生与创作的蓬勃发展也是中国民族绘画得以传承的基础与动力。
《锦绣文章:谢振瓯工笔画精选》内容简介:锦绣文章,案之: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唯尊者服之;五彩齐备谓之绣;杂四日寸五色之位以章,其谓之巧。有谓: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誊……五彩齐备谓之绣。亦谓之:会集众采,以成锦绣。形立则章成,声发则文生。汉唐中原与西域,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交汇成人文佳话的丝绸之路。以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以及绿洲文化为经纬,以交会、对峙、生死、兴亡之绪为千丝万缕,比兴锦绣,织成系列图画二十章。“丝绸之路”以德国人霍芬的概念命名,以瑞典人斯文赫定探险楼兰古城为起始,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而至大英博物馆随处度藏着汉唐简牍文书、经卷;斯基泰尔鄂尔多斯式青铜牌饰丝绸织锦残片。图案文章,视觉明豁。“图案可以揭示出人类想象何以起作用的某种普遍的东西。”“图案辨认
东西方绘画原始时期都是以线为造型手段。当西方绘画以光与色取代了线,而中国历代艺术家却把线描这一绘画语言发挥到极至。时至今日,东西方绘画都把用线表现象作为造型艺术的境界。
李蒸蒸,汉族,祖籍山东莱州。1974年生于大连,199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同泽书画研究会理事、辽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辽宁风景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大奖。国画作品被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单位收藏。作品曾发表于《美苑》、《美术大观》、《国画家》、《美术》、《荣宝斋》、《美术博览》等专业刊物上。 1995年《鸟鸣林更幽》获“全国大学生书画作品大奖赛”专业组金奖。1996年《班禅坐床》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大展”一等奖。 1997年《雪城佛光·第十一世班禅出巡图之一》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大展”优秀作品奖。《黄土秦腔》获国家文化部社
姜冬莲、周宏编著的《白描荷花》收录了荷花白描画稿作品。每幅作品的线条优美、步骤清晰、结构明确、形象生动。并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使读者轻易得其精华之笔。本书不仅具有欣赏性,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临摩学习。
本书介绍了牡丹、荷花的绘画技巧,内容涉及工具与材料、用笔、牡丹荷花的结构、牡丹花枝的组合画法、荷花的花叶的组合画法等,并附有范例。
《白描百图·百花百图》线条优美、步骤清晰、结构明确、形象生动。并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使读者轻易得其精华之笔。《白描百图?百花百图》不仅具有欣赏性,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供广大的美术爱好者临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