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选题是讲解当代工笔人物画技法图书。含工笔人物画史简述、 现代人物头饰、器皿、衣纹造型示范,口、眼、耳、鼻等局部绘制步骤等。工笔人物示范图6套,每套由素描稿、白描稿到最终完成图组成,并配有斗方、扇面、金笺等各种规格的创作作品,以及古代经典传统工笔画范例赏析。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技法图书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其枝叶舒展洒脱、老干屈若虬龙,花朵端庄大方、形色香韵皆备,位于群芳之首,成为中国工笔花卉技法中代表的题材,其绘画作品始终被大众所接受,被大众所普及。本书通过作者以近40年的教学经验和绘画实践,对牡丹绘画技法的阐述。把工笔花卉中的枝、干、叶、花头的绘画技法和构图常识,设色特点详细的告诉读者。为方便临习和掌握,作者以及深厚的绘画功力,绘制了“姚黄”、“状元红”、“赵粉”、“二乔” 、“蓝田玉”、 “一品朱衣”、 “娇容三变”、“茄蓝袈裟”等牡丹花绘画技法步骤图,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的临摹范本。
本书以范本的形式讲述白描菊独特的魅力,它单纯、简练、有韵味,充分显现了线条的表现力。线条不单可以造型,还可以传达许多不同的感受,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曲直、刚柔等给人的感觉都不同。通过画白描不但可以练习造型、收集素材,还可以帮助你认识、研究对象。
本书主要介绍了虎头的画法、虎的各部位毛丛的区别和画法等,每幅图版均附名称、尺寸、材质、技法及点评文字。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绘画,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之作。中国绘画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诸多题材。虎画也不例外,它的出现和天象、神话、图腾、宗教、器皿、饰物、工艺品等密不可分的。如较早出现的“佛画”、“禅画”,是宗教与虎画相结合的故事载体,著名绘画有《仙释驯虎》、《丰干骑虎》、《罗汉伏虎》等。五代北宋间西蜀禅僧石恪所绘《二祖调心图》最为著名,画中二祖伏虎而眠,画面有宋乾德元年款,跋文为元代虞集所作,大意是说佛氏调心的感化力理。元人所画的《四睡图》,三位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凭虎而眠,画面表现了人们所企盼的超自然神力。 然而,纵观历代的虎画,自元宋明清,在虎的造型方面留
《中国名花工笔线描画谱:玉簪》是“中国名花工笔线描画谱”之玉簪篇,该书立足于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实际技能,收工笔线描花卉画概述、步骤图、用笔、用墨方法、工笔画花卉笔墨纸砚及使用方法,使学习者易懂、易学,易于操作。循序渐进、实物对照、步骤演示,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参考读物。书中还附有作品范例以供读者欣赏。
中国仕女画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画种。从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开始,女性就是备受尊崇的。中国最早一部平民文学《诗经》中有一佳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姿容端丽的女子能让男士怦然心动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对美女的共同好尚,一直延续至今。以描绘妇女为题材的绘画在先秦时期就已蓬勃发展了。本书收录百幅仕女画作品集供美术爱好者参考阅读。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赏析。李釆白,十四代李渔后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作期间勤奋于中国画创作,作品《胜似春光》、《春艳》、《花弄影》、《冬夜》、《双鲤鱼》等,曾多次参加外展出,为教育界、艺术界所重视。画竹30年,积累了的感悟与表现力,硕果累累,号称江南竹。近年来,采白又热衷于墨竹的创作。他认为修竹高洁、挺拔,颇具名士风度的造型,在表现上能够更加直接地挥洒他胸中的逸气和块垒。采白笔下的墨竹既有板桥遗韵,又不落古人窠臼,天真烂漫,清新可爱,寥寥数笔,浑然天成。作画时若是有酒相助,画面则更添神采。
《新工笔文献丛书》图通过画家自述、艺术家访谈、画作评论以及高清图集,呈现当代年轻工笔画家们的心路历程,彰显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更试图勾勒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轮廓、脉络与方向。该丛书的出版,并非意味着这一任务的结束、目标的实现。相反,它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因为,当代工笔画的发展绝不会就此止步,画家们的探索更不会就此停止。就让我们站在这新的起点,再次期待,期待这些年轻的艺术家能此刻的成就,迎向更为辉煌的未来;期待他们的画作为中国当代工笔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提供更多的可能。本书为“新工笔文献丛书”之《秦艾卷》。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部分。其融精妙的技巧、绚丽的色彩、严谨的造型于一体,极尽描摹之能事,再现大千世界的奇花珍禽,传达百卉众木的形、神理、趣、体现画家丰富的情感和自我的灵性。 本书为“当代工笔画技法解析”系列丛书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工笔荷花的绘画技巧,荷花的工笔画画法,并展示了一些工笔荷花的作品,供读者参考。
工笔禽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产生于五代,敏荣于两宋。五代时期,西蜀的黄筌创造了勾勒填彩画法,用笔工细,色彩浓艳,所绘禽鸟活泼极态,栩栩如生,被称为“黄家富贵”。南唐的徐熙径常游园写生,创造水墨淡彩画法,所绘花鸟虫鱼生意盎然,妙得造化,被称为“徐熙野逸”。黄、徐两在画派由此成为后世工笔禽鸟画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