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以画为案例作示范与讲解,能让抽象的理论一目了然。本书本着这样的精神,借助百画百题,以一题一画、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开,力图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地将中国画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与作画方法介绍给读者。本书分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中国画的基本章法、中国画的色法与墨法、中国画的学习方法、中国画的艺术处理、中国画作品欣赏等六章,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中国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在创作中快速入门。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艺术水平之高早为世界艺坛所公认。在中国的花鸟画中“鱼”是常见的题材,历代花鸟画家大都擅长画鱼。鱼也是我常画的题材,许多学画的朋友常向作者请教。鉴于专门画鱼的技法书法很少,作者就写了这本书。 由于中国的花鸟画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画种,且历史久远名家辈出,技法日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强烈,喜爱和学习花鸟画的人越来越多,花鸟画也和其他画一样起到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作用。作者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尽量使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教授技法的同时尽量多提供一些作品范例供读者借鉴。但任何技法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模仿而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应在学习前人的同时不断到
潘天寿(1897 ~ 1971),现代书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早年别号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晚年自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省宁波人。曾任国立艺专校长、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为前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功力雄厚,笔墨精湛,学养极高。在艺术创作上是多面手,诗、书、画、印俱佳。他上承宋人马夏的雄健峻拔,汲取明人戴进的豪放、沈周的沉稳和清人石涛的苍浑,尤其受八大山人奇崛冷逸风格的影响。后创立了自己的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代艺术大师。代表作有:《露气》、《小龙湫一角》、《记写雁荡山花》、《欲雪》、《灵鹫俯瞰》等作品。本
张婷婷主编的《中国传世花鸟画(彩图版共4册)》精选了从唐代至清代的花鸟名作一百幅,采用大开本形式,将百幅花鸟精品清晰完整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在体例编排上,配合精美的图片,还设有『名画档案』、『大师生平』、『大家评赞』、『画史留痕』、『国宝传奇』、『名画品读』、『画中话』、『画外之音』以及『绘画小词典』九个栏目。其中,『大师生平』为作者的生平简介,及其绘画风格与代表作品;『国宝传奇』介绍了画作历经众多朝代、被辗转收藏的过程;『名画品读』则从画作的风格、技法及特点等方面,全方位地对作品进行赏析。读者还可以从『画外之音』等栏目中了解到与画作相关的历史背景。『画中话』一栏,提取画中景物,追溯其历史渊源,及与其相关的绘画历史。『绘画小典词』的增设则能让读者的阅读变得更加轻松,在欣赏画
中国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画集,ISBN:9787102027456,作者:王雪涛绘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大都通过花鸟类的题材表现出来。历代的画家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悟寄意于花鸟之中,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用画笔将身边这些点点滴滴凝固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流传了下来。它们题材多变,风格多样,笔墨随意挥洒,不囿于客观形象的束缚,直抒胸臆,处处流淌着诗性的美学。 为了让读者更全面、更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绘画,体味传统意味下人们对生活中的美的理解与认知。作者经过精心准备,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作辑选出来,尽量*限度地还原这些传世画作的原本风貌,整理成这本《中国传世花鸟画全集》,以方便读者阅读、鉴赏和查阅。在编排上,以时间顺序和流派传承两个参照体系为线索,配以专业的鉴赏说明,力求把中国的花鸟画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给读者。
《历代经典绘画解析》是关于历代经典绘画的技法讲解,主要以宋代绘画为主,也有明代和清代的绘画的讲解。丛书专题的形式,如宋代人物、宋代山水、宋代花鸟、宋代小品、明清肖像等专题,进行研究与技法讲解。以图片为主,配有一定的文字,进行技法分析。有利于读者对古代绘画的技法学习与研究。 本册为《宋代花鸟》,由颜晓军编著。
两宋花鸟画创作,参与者众,精品迭现。在创作群体中,宫廷画院画家与文官名士是其主流,此外皇族外戚、民间艺人、方外僧道、江湖隐士均有参与其中者。流传、著录及文献记载的作品数量多以万计。本书仅收录大量知名画家及文人、佚名作者、民间艺人的作品,真是蔚为大观,无以计数。在这些作品中,不乏精品力作。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知名画家的代表作都是一份经典,同时还因为两宋画院画家的特殊“身份”,他们留存下来的精品常常名不见经传,但其艺术水准之高、数量之大,也是支撑宋代花鸟画辉煌的重要因素。
顾青蛟,江苏苏州人。1969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后进修于无锡轻工业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二级美术师。无锡市书画院国家一级
自198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王成喜画梅集》至今已再版17次。这一次北京出版社暨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推出其《续集》。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深深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感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的朋友们为这本小册子所作的出色工作。 我喜欢梅花,喜欢她愈挫愈奋、坚毅不拔的奋斗精神,喜欢她朴实、俏不争春的品格,喜欢她洁骨不受尘的高洁、雅逸。喜欢她凌风傲霜踏雪来,不尽生机布新香的风骨。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用我手中的画笔,把我心中的花,把我理想中的梅花奉献给大家,但是总觉得很不够,所以我一直在追寻、探索、苦苦学习研究。这本小册子收入的50幅(最后采用60幅)是从我1988年以后的梅花画作中选出来的,就作为17年来我在学习在的一个汇报吧。
为方便广大读者欣赏和学习传统绘画技法,我们策划了《中国名画点击》丛书(第二辑),每册精选历代名家有代表性的作品若干件,局部放大,近于原寸,力求毫发毕见,再现原作神采。本册收入现代画家陈佩秋的花鸟画作品,凡六件。
《画室·中国画技法图典》精选出历具代表性画家的绘画技法并分门别类,以“局部写真”的呈现方式汇集成册,且各章节辅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和技法介绍,使读者能够对国画传统技法精髓进行系统的欣赏、学习,同时对其生成、演变有一个概略认识。 本书为《画室·中国画技法图典(禽鸟篇)(上)》,希望本书的出版对绘画同侪的学习研究有些许裨益。
卢坤峰,当代画家,山东平邑人,一九三四年生,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山东临沂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泰华艺术协会海外顾问等职。 卢先生早年多作工笔画,善写生,后专车水墨写意画,对中国历代文人画有精深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创造了自己的清新高雅并有强烈个性的画风,平时所作以兰、竹和鸟类居多,曾创作粗毛竹巨幅,作为联合国大厦之重要装饰,名噪中外。 卢先生的作品有《卢坤峰画集》、久卢坤峰画选》、《卢坤峰兰竹谱》、《墨竹要述》、《卢坤峰墨兰说》、《林菸庐画谈》等大型画册和专著流传于世。因此得到外的教授、专家、学者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推崇。
宋代的花鸟画,从大幅巨制到宋人小品,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欣赏者,都会从内心里体会到花鸟画带给人们的视觉美感,宋代花鸟画家对自然物象精妙的体察与理解,对绘画技巧恰到好处的运用,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千年后的今天,观赏这鲜活灵动的画面,纯熟的、多样的表现技法,令人叹为观止,对于学习花鸟画者来讲,宋代花鸟画更是临摹学习的范本。
鹰,叱咤风云、雄飞万里、神勇无畏、如雷似电、摩天绝海,在凄风严霜中翱翔,迎着曙光腾搏,真可谓雄威盖世。 我爱鹰,爱其博大胸怀,爱其雄魄与胆略,爱其气势与英姿,爱其力量与精神,这些足以使我对鹰产生冲动、产生情感。我画鹰,画其粗犷与雄风。鹰即我,我即鹰。 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理论的学习研究,我在作品的个性、气势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是要真正达到一种高品位的审美艺术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本书中介绍的一些作品是我近年来研究画鹰的一段小结,或许能给学画鹰的朋友以借鉴,希望朋友们多提建议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鹰的题材作品。
中国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画集,ISBN:9787102027456,作者:王雪涛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