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小院里》是 画师厚闲的绘画随笔集,记录闲叔与白鹤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小品。厚闲以传统的宣纸水墨画出当代都市人向往的生活,以 淡闲适的笔触书写归园田居的惬意。 全书按 季之序编排图文, 篇篇耐人寻味的随笔搭配 幅幅清雅质朴的画作,跟着节气过生活,闲观岁月的模样。闲叔与白鹤居于 方小院,院里有山石、蕉叶、石桌、柿树等。闭门可享清欢,种菜、做饭、读书、晒秋 开门赏 时景,散步、会友、赶集、踏青 惜人间 木,万物可爱。 那些抚慰人 的烟火气、老街小巷的人情味、回不去的旧时光,这本书里都有。
杨建飞主编的《齐白石画集(2卷果蔬)》是为了推广中国画艺术,编者精选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经典国画作品,根据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并对部分作品的创作风格等进行讲解,以有助于读者了解齐白石的国画艺术。书中还分别介绍了齐白石的生平年表、艺术生涯等相关介绍文章。本卷为写意果蔬部分,全书编排合理,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意大利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1959年出生于意大利,著名雕塑家、艺术家,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木雕艺术家之一”。2010年布鲁诺开始专注于木雕作品。风格简单干净,线条细腻,尤其在人物表情刻画上非
本书分为佛与菩萨两部分。佛画中《树下说法图》是敦煌藏经洞中创作年代最早、保存状态最完好的一件作品。其中不论主尊、胁侍菩萨,还是女供养人的勾勒和敷色都十分细腻,特别是六位比丘弟子的表情刻画得极为生动,是敦煌遗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关于《炽盛光佛及五星图》,同样的题材出现在干佛洞Ch.VⅢ洞窟甬道南壁的壁画上,尺幅和场面更为宏大。读者不妨将两者做一对比,定然会对因不同材质而限定的绘制技法有所理解。《释迦瑞相图》带有浓厚的犍陀罗风格,虽为断片,但细密劲健的勾线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当年“曹衣出水”的风采。书中《阿弥陀·八大菩萨图》、《干手干眼观世音菩萨图》均属于曼荼罗类型的作品,即依照的佛典仪轨而绘制,供修行者借相悟体、修持密法之用。
《基础美术对比训练教材:素描石膏头像结构与明暗画法》主要内容:石膏头像写生是写实性素描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训练头像写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研究头、颈、肩、胸的形体结构规律,为日后真人头像写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石膏头像结构变一化清晰,明暗层次分明,色彩单纯,再加上处于静止状态,可以任意地摆放角度,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反复细致的观察、分析、理解和练习。因此,长期以来,外美术院校都将石膏头像写生作为学生造型训练的重要手段,许多美术院校的招生考试也常常以石膏头像素描写生作为测试学生造型能力的主要内容。 石膏头像素描写生的工具多种多样,如铅笔、炭笔、木炭条等,写生的方法主要采用明暗素描和结构素描或结构与明暗相结合的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所要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造型,具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技法独特,画科众多,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这次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组织专家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仔细梳理,历经数年,从中选出十位具有广泛和持久影响力的画家,选取其经典之作,汇集成册出版,以飨读者,其价值意义十分巨大。 此套画集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精品,中国十大名画家画集包括了沈周、唐伯虎、徐渭、王石谷、石涛、郑板桥、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八大山人这些为知名的画家,他们对绘画影响深远。这套画集分别吸取了中国十大名画家的经典作品,包装及印刷精美,无论是收藏及送好友都是*的佳品,现成本价售给朋友们,一定会让您觉得超值,这也是客户评价非常高的一套画集!
速写简单讲就是快速写生,是培养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速”和“慢”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是相比较而言的。 速写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的。快速可以把稍纵即逝的动人瞬间捉住,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迅疾的造型能力。因此,速写并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速写的练习,也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加我们的艺术修养,是一项愉悦的休闲活动。一幅有着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速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有着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
为了迎接中国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我院了一系列学术展览。《沧桑入画——吴冠中艺术展》即为系列展中的一个。 这本图册是为配合吴冠中先生回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展览而编印的。图册中的作品即为展览的展品。为使大家更好地欣赏画作,走近画家,我们从吴先生的文章中选摘若干相关文字,参差穿插于画页之间。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帝国美术学校,1935年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在教,建国后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能篆刻,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傅抱石画集》。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著有《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美术年表》、《中国美术年表》、《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中国绘画研究》等。
林风眠初学画,是在父亲林雨农的指导下临摹《芥子园画谱》,继而在梅县中学受业于擅中国画的美术老师梁伯聪。1919年到1925年,他留学欧洲,先后入迪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继而游学德国。留学6年,主要是学西画,包括古典绘画与近现代绘画,用了很多时间到博物馆去临摹研究。1925年游学德国期间,他创作了《柏林之醉》、《暴风雨后》、《古舞》、《克里阿巴之春思》等作品,这些作品深受欧洲浪漫派、表现派画家的影响。1924年5月21日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上,林风眠出品多,计有42件;1925年4月,他又有数十件作品入选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博览会中国馆。在这两个展览中,引人注目的是高2米、长4.5米的油画巨作《摸索》一幅具有象征倾向的群像,描绘西方文化艺术名人荷马、耶稣、伽利略、米开朗基罗、歌
对于东西方绘画,包括宗教美术的起源问题,不同的学者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6 世纪末,格列高利大教皇说: 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由此,可以显见美术的力量。徐建融指出: 所谓宗教美术,绝不是指单纯以宗教为内容或题材的美术,而是指服务于并服从宗教行为的美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美术,首先是从宗教宣传的功能上被加以认可的。 艺术家要有观念,更重要的还要有把观念视觉化的技能。在诸多传统绘画形态中,东西方美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人类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央美术学院经过课程梳理和教学磨合,将东西方传统美术平面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唐卡等进行了比较性的教学研究,本书即为多年教学成果的总结,也是近似于传统绘画实践类的工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