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诞生之日起,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就不断把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注入其中,不断创造着汉字的美,享受着汉字的美。 书法是一门表现汉字美的艺术,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舒畅和恬静、浪漫和奔放,更是心灵的自由和美的享受。容貌展现的是人的外在,书法展现的是人的风骨和气质,研习书法,就是淬炼自己的神韵。 人们常说 书如其人 ,笔迹是一个人的名片,代表肴一个人的素养。练习书法,不仅在指腕之间,而且 是呼吸,是养生,是身体的运动,是性情的表达,是做人处事的学习 。写得一手好的书法,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人们看成是文化修养的一部分。一书在手,帮你快速提高书写水平。 书法是世人公认的中国文化中一门很高的艺术种类。只有懂得中国书法,才能懂得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正如著名学者蒋彝先生所说: 我们认为书法
「礼器碑」,又名「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略称「韩劾碑」。内容为赞扬韩劾修饰孔庙和制作礼器之事。此碑於东汉永寿二年(一五七)刻立,现存於山东曲阜孔庙内。其隶书四面环刻,碑正十六行,行三十六字;碑阴三列,每列十七行;左侧三列,每列四行;右侧四列,每列四行。全碑书法细劲雄健,端庄典雅,且有厚重流丽之美。清代王澍评说:「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杨守敬「平碑记」云: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於平正,寓疏秀於严密,所以难也。 为帮助读者临习,本书将此碑碑正部分放大印出。
"中国着名碑帖彩色放大本"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唐代玄奘取经归来,便开始翻译经文。唐太宗亲为作序,太子李治为其作记。後来,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遗墨中集字,将太宗序、太子记以及太宗答、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等五种集出。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将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计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宽一点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圣教序"。现此碑存於西安碑林。因此碑由王羲之真蹟中直接摹出,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亦是学习行书的*范本之一。明代王世贞评说:此碑"备极八法之妙,真墨池之龙象,兰亭之羽翼也。" 现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收藏的这件"
张迁碑 全称 谷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 ,东汉中平三年刻立于山东东平境内。明代初年出土,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张迁碑》碑阳原拓本为明代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张迁碑》呈现的就是这一碑帖书法。
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之一。 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又字顽伯,别字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工书法、篆刻,精四体书。其篆、隶*精,兼融众家之长,而成独特书风。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评说: 顽伯以柔毫作篆,博大精深,包慎伯推为直接二李,非过誉也。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说: 完白山人出,尽收古今之长,而结胎成形,于汉隶为多,遂能上掩千古,下开百祀,后有作者,莫之与京矣。 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皆直指本心,使人自证自悟。 篆书白氏草堂记 六屏,书于清嘉靖九年,时年书家六十有二。此件系书家晚年代表作,有方家评说: 此作用笔圆润流转,线条均衡,体势端整,有沉雄朴厚之风。 此屏一幅高一百八十五厘米,横
中国著名碑帖彩色放大本 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曹全碑 全稱 漢郃陽令曹全碑 。碑主曹全,字景完,曾任郃陽令。故此碑又稱 曹景完碑 ,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立。此碑明代萬曆初年在郃陽(今陝西合陽縣)出土,一九五六年移存於西安碑林。碑陽共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陰刻名五列,五十三行。有專家評論,此碑系漢碑中之名品,碑字結體扁平勻整,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因而,頗受歷代學書者喜愛。 現存於上海博物館的 因 字未損本,被認為是明初拓本,亦是海內外较好的拓本之一。本書據此本放大出版,供學書者鑒賞臨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游天下,曾登临山东的峄山。丞相李斯于此撰文立石,为其纪功,留下著名的《峄山刻石》,也称《峄山碑》。沧海又桑田,当年的《峄山碑》早已损毁,不见踪迹。宋代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据其师徐铉摹本,将碑文重刻于长安。此碑现存于西安碑林,拓本亦称长安本。 虽然李斯书篆的《峄山碑》只字无存,但宋刻的《峄山碑》仍然有其神韵。其拓本依然是后人追踪李斯篆书的佳拓。编者谨将此碑推出,并参照诸多拓本和相关资料,将拓本中的残损字补出,供读者参阅。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印光法师所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本书是印光法师手书经典中的一部,其用笔精妙,字字规整,结构严谨,大师书法之韵味尤为凸显。
《乙瑛碑》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之一,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山东曲阜孔庙里刻立一块石碑。碑上记载鲁相乙瑛请在孔庙设置 百石卒史 ,执掌祭祀的公赎。此碑全称 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 ,又称 百石卒史碑 ,简称 乙瑛碑 。 金石萃编 记载,此碑高七尺八寸五分,宽三尺七寸,共十八行字,满行四十字。后人将 礼器碑 、 史晨碑 、 乙瑛碑 誉为孔庙著名三碑。 乙瑛碑 书风颇谨严,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范本之一。清代万经 分隶偶存 中评论此碑称: 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 翁方纲评论此碑, 骨肉匀适,情文流畅。 何绍基评论此碑, 朴翔捷出,开后来隽丽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此楷书《金刚经》唐拓本原石于宋代已被毁,现仅见敦煌石窟发现的 唐拓孤本 。其用笔灵巧劲健,干脆利落,节奏明快,极富动感。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之一。赵孟頫多次书写"洛神赋",其中以藏于天津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两件*有影响。藏于天津博物馆的"洛神赋",书于元代大德四年,时年书家四十有七。此卷系书家为友人盛逸民书,有方家评其"典雅俊美,严谨沉稳,润厚飘逸"。元代书画家倪瓒在卷后题跋中有言:"此卷行书洛神赋圆活遒媚,有褚河南笔意"。全卷纵二十九点五厘米,横一百九十二点六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洛神赋",无书写年月。明代著名书家王铎在卷后题跋中评说:"此卷审观数日,鸾飞蛟舞,得二王神机者,文敏一人耳"。可见其对此书评价之高。这一书卷纵三十点二厘米,横三百厘米。编者将上述两卷"洛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印光法师所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此帖为印光法师手书经典中的其中一部,字字规整,笔笔精妙,全篇一气呵成,颇见功力。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南宋书法家张即之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此字帖为张即之中楷书法中之精品,下笔简捷凝练,运笔坚实峻健,结字俊秀而骨力遒劲,清爽不落俗套。
抱持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 抄经 或 写经 。本书以康熙帝御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此册《心经》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月初三,为皇太后千秋节所书。其用笔圆厚沉实,结构严谨端庄,以示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