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代经典碑帖,加注释文,提示其艺术特征,供临习者读解临摹之用。
《中国书法通识课 书法没有秘密(修订版)》由当代知名书法家寇克让撰写,全书共分八章,从 名正而言顺 开始,讲解书法的源流、习字通规、临摹方法、碑帖及流派,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如何融会贯通、如何切磨箴规、如何选择书法器物以及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书法故事。全书内容全面,涉及书法的方方面面,无论对于刚入门的读者,还是想进一步提高的专业人士,该书都值得一读。
这是蒋勋写给每个中国人的书法美学,是一部讲述汉字书法千年故事的极简书法史。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都在汉字的书写中,听蒋勋讲述动人的汉字书法之美,让书写的敬意与喜悦,落在你我的指间心中。 对每一位亲密伙伴,蒋勋分享他的私人经验,说汉字书法之美是签名时的端正、谨慎和自信,是彼此握着手书写时,治愈你我的掌心温度和均匀平稳的呼吸。 对每一位书法爱好者,蒋勋讲述汉字书法的千年故事,细读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说汉字书法之美是仓颉造字时的“天雨粟,鬼夜哭”,是笔墨、纸绢、金石的自然特质,是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的演变,是师徒传承的《笔阵图》和“永字八法”,是书吏、工匠、丞相、帝王、书家到僧侣、艺术家、舞者的公共表达。
“一部书法批评史就是一部追寻书法意义的历史。”甘中流先生《中国书法批评史》凝结作者十五年教学研究心得,以四十余万字篇幅引领读者回顾追寻之路,重新发现和省思书法的意义。
《东坡题跋》是宋朝苏轼的题跋作品。它充分体现了苏东坡在文学艺术上的宗旨,即崇尚自然、不事雕琢;冲淡简远,高雅绝俗。题跋在写法上随兴而发、妙趣横生,也见出东坡自身的人格和风格。本书以更详尽的注释,增加了阅读原典的趣味性。
本书内容为作者在书法讲授过程中精彩话语的结集。有关于学书法时,如何从写好一条线开始,假以时日,这一笔所打下的基础所将带来的笔墨间无限的可能;有关于书法学习的方法,以及方法的优化,并介绍了古人留于典籍中的许多智慧,都是与当下生活契合、读者可以马上践行的种种方法;有说到传统文人的那些清福这是一种可以与琴棋书画诗酒花为伴的生活;有《世说新语》中所载的属于那个动荡年代里的诸般性情;也有从《论语》《道德经》等古代经典中,拾取的关于为人处世之种种感悟和建议。
《中国书法简史》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部用现代汉语写成的书法史著作。1983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后增加历代书论研究,成为《中国书法史》,再版3次,印刷11次。《中国书法史》被日本书学泰斗今井凌雪和他的学生中村伸夫翻译,于1984—1989年在日本《书道研究》杂志连载5年,被评为“*受欢迎连载”之一。2015年《中国书法史》由日本筑波大学中村伸夫教授重译,日本美术新闻社分7卷出版,作为日本大中学生和书法爱好者学习中国书法的教材发行。 此次出版的增订本《中国书法史》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图例300多种,对近年新出土的古代书法作品进行了研究补充,全书20余万字,280页,随文附图500余张。 《中国书法史》把中国书法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背景下展开研究,以“意象”思维贯领全书;写作中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和史学中的忧患意识;大量使
?本书根据陈忠康五年期间在华东师范大学授课课稿的基础之上根据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由华师大师生及出版社编辑共同整理完成,体现了陈忠康近年来对书法源流问题的深入思考,从汉魏讲起,直到近代,凡是书法史中代表书家基本都有涉猎,观点独特。十讲包括:看清书法的本质;学书要知古、知今、知己;建立自我的判断标准;笔法;结构;书法的传承发展脉络与研究方法;汉魏至隋名家名帖;唐代诸家源流;两宋元明诸家;清代民国诸家,是目前为止陈忠康 一部书法创作理论的著作,充分反映了其书学思想。
《书法传统与现代审美》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的书学文章集,本书分为“思想理念“展览评审”“散云论书”“临摹创作”四个部分,凝聚了张旭光先生30多年在书法教学、评审、创作上的成果。张旭光先生倡导“重读经典”,主张“以现代审美意识开掘书法传统的现代洪流,使创作既从传统长河的源头而来,又站在时代潮头之上,既古又新,走向未来”,提出了“到位与味道”“发展新帖学”“激活唐楷”“唤醒大草”等一些重要观点,对当代书法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平实,实用性、指导性、思想性强,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参赛者的重要参考读物。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片写的叫“版牍”。它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古代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牍书法具有率意自然、以拙生巧的内涵。由于书者身份不同,其书法风格亦是异彩纷呈:有规范的官方正体,亦有朴素的民间俗体;有秦简的质朴,亦有楚简的浪漫,更有汉简的开张。迥异的书风使简牍书法艺术变得绚丽多姿,其艺术上的自然情趣也成为书家情性、审美意识的自然流露。这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各种因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中国古代简牍书法精粹》丛书共二十四册,基本上涵盖了我国迄今发掘出土的各类简牍书法作品,时间跨度概为战国至魏晋。 《中国古代简牍书法精粹》丛书书名前冠以县
敦煌学开先河之人——陈寅恪眼中的敦煌美,1600年敦煌佛经与诗词美的历程。这里讲述敦煌国宝的前世今身:你知道心经跟敦煌什么关系吗,心经的流传有怎样的故事与曲折历程?流失海外的敦煌国宝们又有怎样的前世今身?《长恨歌》《琵琶行》《秦妇吟》《连昌宫词》原始出处在哪里,原始本与流传本又有什么不同?……这一切都需要你打开这本书,自己去发现。这里有1908年绝美敦煌最初的样子,这里也有狩野山雪《长恨歌图》高清版。傅斯年、梁启超、吴宓、朱自清、严耕望、季羡林推崇备至的史学+国学双料大师,心归之处,陈寅恪守望敦煌。
“湖山艺丛”是一套现当代艺术大家谈思想和理论的丛书。这些艺术家不但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勤于在学理层面深入探索,其思考多涉及各艺术门类的根本问题,所谈所论极富洞见。此次推出《近三百年的书学》《论书随笔》《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文化与书法》四本,各册篇幅不长,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堪称书法领域的“大家小书”。《学习书法的十三个问题》是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对书法学习中常见问题的专题讲解,包括:迷信由于误解、字形结构应该尊重习惯、碑和帖、文房四宝、入门练习、学书“循序”说、“用笔”说、真书结字的黄金律、如何选临碑帖、执笔法、求人指教、参考书、如何才能写好字。本书语言通俗,擅用比喻,幽默风趣,切实可读,但又不失思想高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为方建勋老师编写的书法课程教材,全书从行书的发展,演变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详细讲述了行书这一重要书法的历史,从而呈现了行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和意义。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操作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作者认为,书法的书写,根本是人的心意情性的舒展与表达。如果太注重华丽的衣装,看重形式过于内在,技法大于人的表达,则很有可能走向形式主义,本末倒置,失去书法的“灵魂”。经常回顾早期的行书,直面早期书写的率真与直接,正可以让今天的我们在精雕细琢技法时,警醒自己不会忘本,不会掉进“技法至上”的深渊。
书法知识千题共分为书学、书论、书史、书体、碑帖、技法、器用、篆刻八个部分。相较于同类书,更为全面、系统。内容紧跟学术前沿,确保不遗漏近期新研究成果。书中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强,都是我们在书法学习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比较适合书法初学者及书法爱好者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书法理论水平,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书中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加生动和活泼。
本书以两汉简牍墨迹为主要视角,审视两汉书法(手书墨迹)史,试图以简牍墨迹将两汉手书系统进行梳理、串连,使两汉墨迹史能够较为系统、条理。本书借助20年来新出土简牍,分析其书写特色及在汉代手书系统中的位置与特点,并依据简牍特点将两汉分为三个时期(西汉前期、西汉中后期和东汉),讨论各期简牍书迹及其特征,力图促成较为完整的两汉墨迹史的构建,以进一步梳理两汉墨迹脉络与各期特色,申述两汉墨迹在书 的位置与价值。此外,本书还对汉代墨迹书法与同时期铭石书刻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汉代简牍写手进行考辨,兼及汉代文吏制度与简牍书写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