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林曦从自己十年来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多年来对于书法的认识、思考、体悟凝练成书。《书法课》全面呈现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将“心手相应,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于始终,涵盖具体技艺的练习、学习的步骤、功夫的积累与精进、学习心态的调整落定、书法的内涵与意义、艺术欣赏的方法等方面。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可能。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 是文心的修炼与养成。学习书法,不只是为了把字写好,而且要经由它、经由专注自律的日课精进,在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往来交流中,学习为人的修养、风骨和趣味,学习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难得的抽象之美,去到 为细微及 为远大的世界,让自己 快乐。
本书由曾繁涤编辑整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张善孖、张大千手录的曾熙书画作品的诗文题跋以及这些题跋的释文。张大千、张善孖与曾李二师之间的往来书画诗文。后是与前面题跋相关的书画作品约70幅。此外,尚有朱万章撰写的序言,以及张氏兄弟和曾李二师以及一众友人相关图片资料若干。有些资料是次面世,可以为研究大风堂张善孖、张大千兄弟与其师曾熙之间的文脉传承艺术流变提供大量珍贵资料,也为收藏他们的艺术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本书是卢甫圣先生 的书法史著作。不同于其他的同类型作品,本书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史料铺陈和时间梳理,而是着重从三个维度揭示中国书法的独 值:一,从语意到语境,即从满足于揭示书法的抽象意义拓展为关注书法发展的语境,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阐发书法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二,从视野到视角,即不同于宏观地铺陈、告诉读者能够看到那些人和作品, 注重于揭示观察这些对象的视角与立场,具体的语境和视角将会带来对对象乃至整个书法史不同的解读。三,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通过基于具体语境,带有特定方法与视角的观察,可以捕捉在客观的历史资料背后,不同时期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问题和个人禀赋,所作出的流动、变化的、既体现规律又充满个性的精神性解读。全书分八个章节,十余万字,精选配图三百余张,涉及作品兼顾代表性与偶然性,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学者增田知之第一部中文研究著作,书中将文徵明、董其昌、海宁陈氏、王铎、邢侗、康熙皇帝的法帖刊刻活动作为专题研究对象,将书法问题置于皇权政治、地域文化、家族传统、出版收藏的背景之下,移形换位,纵横勾连,点面结合,入古出新,在深入考论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 “ 宗族形成 ”“ 文雅俗化 ”“ 传统意识 ”“ 贰臣现象 ”“ 帖学衰退 ”“ 法帖的权威性 ” 和 “ 草书的多样性 ” 等颇有意味的命题。相对于既有研究,本书作者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扎实的学风,在明清刻帖研究方面,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对深化书法史及法帖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反思。 推荐语 在日本,关于中国书法史的学术研究,由于有了以内藤湖南为首的神田喜一郎、中田勇次郎、杉
◎在故宫藏品中,品汉字书写之美,感悟“千古风流人物”◎ 宝藏的前世今生,故宫艺术的典藏读本◎收录 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近百幅书法高清详图,全彩印刷,精装典藏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十余位古代书法家为线索,选取 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讲述了这些书法名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 关于“故宫”,祝勇这么说:六百年的宫殿(到2020年,紫禁城刚好建成六百周年)、七千年的文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一个人走进去,就像一粒沙被吹进沙漠,立刻就不见了踪影。故宫让我们收敛起年轻时的狂妄,认真地注视和倾听。 关于“书法”
《泰山金刚经》,全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刻于山东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公里的山谷溪床,是摩崖石刻巨制。石刻文字为鸠摩罗什译《金刚经》部分经文。书人历来未成定论,目前,学界一般被认为是北齐僧人所作。 《泰山金刚经》字径约40厘米至50厘米,介于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期的字体。用笔圆润浑厚,包融篆隶而妙化为楷,结构宽阔,气势雄浑,被尊 大字鼻祖 和 榜书之宗 。《泰山金刚经》产生的原意是传承佛经,加之又是大型摩崖石刻,故而也以书法传达出 空 和 无 的意境。 《泰山金刚经》现存约960余字。本帖剪裱缩印本选自民国拓本(删除部分泐损严重的字),附赠 大千世界 整拓选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