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原有的《800常用繁体字简繁对照习字帖》一书的新版。我们考虑到原书在网络上的接受度,决定保留原书名,根据读者反馈的意见,只做内容和设计上的提升。全书选择常用的800个常用繁体字,以楷书的简繁对照为主,在原有的基础上突出了繁体楷书的练习,根据读者意见增加了练习用的格子;增加了简繁字义解析的内容,在练字和识字的同时能更好的了解繁体字的意义和应用。增加了附录唐诗的简繁对照,扩展读者对繁体字使用的认识。
陈鸿寿的书法以行书和隶书*为知名,行书结字似受到李北海、王觉斯的影响,大都向左侧倾斜,用笔劲健峭严,爽利恣肆,古雅而有度。他的隶书曾广泛学习汉碑,从汉代摩崖石刻中汲取养料,用笔圆劲,结体上强调穿插腾挪,富有意趣。传世的隶书作品以对联为*多,《陈曼生书许大夫墓志》系用隶书写就,字数有千余,用笔严守古法,笔笔中锋而力透纸背,结体突破了清人隶书一味临仿汉碑的窠臼,营造出简淡的意趣,金石气十足,面貌居然与一九九一年在河南偃师出土的东汉《肥致碑》有共通之处,确实是陈氏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书画家林曦从自己十年来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多年来对于书法的认识、思考、体悟凝练成书。《书法课》全面呈现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将 心手相应,知行合一 的理念贯穿于始终,涵盖具体技艺的练习、学习的步骤、功夫的积累与精进、学习心态的调整落定、书法的内涵与意义、艺术欣赏的方法等方面。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可能。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更是文心的修炼与养成。学习书法,不只是为了把字写好,而且要经由它、经由专注自律的日课精进,在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往来交流中,学习为人的修养、风骨和趣味,学习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难得的抽象之美,去到更为细微及更为远大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曾经书写过《千字文》,如隋朝的智永、唐朝的欧阳询、怀素、元朝的赵孟頫等。他们的作品都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展现了《千字文》的韵律和美感。而随着近些年楚简的不断发掘,楚简资料不断丰富,从文字学的角度上,存在了可以出版《楚简集字千字文》的先觉条件。通过以文字学的组合方式来进行对部分 楚简 文字创造,在通过对楚简文字的书写使得其书法风格一致,既能丰富楚简文字学方面的资料,也使得书法爱好者具备了一个新的学习范本。?
吴熙载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继承了包氏衣钵,行书和楷书皆恪守师法而自成面目,给人以清澹甜润之感。楷书苍厚郁茂,俊逸爽劲,并掺有北碑意韵,一扫 馆阁体 纤弱之风。行书动势显著,单字虽隔,然意气绵延不断。吴氏的篆、隶学邓石如,隶书结体内紧外松,颇富古意。诸体中以篆书成就*,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圆劲流美的面貌为世人所重。古朴虽不及邓石如,而灵动典雅似则过之,颇具妩媚优雅之趣,对后来的赵之谦、吴昌硕均有影响。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评论道: 吴熙载篆书纯用邓法,挥毫落笔,舒卷自如,虽刚健少逊,而翩翻多姿,有他新的面目。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用笔浑融清健,篆法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 吴带当风 之妙,确实是学习和研究清代篆书的上佳范本。
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蕴含独有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我们也许无法拥有那样精湛的书法水平,但可以更好的理解、欣赏书法的美。本书涵盖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及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从书法艺术的不同阶段精选出63幅意义非凡的经典作品和书法大家的代表作介绍给读者。通过图解形式,专业、生动地阐释作品的内容、章法结构、笔画、字体等特色,并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书法家故事,且延申到书法源流、相关作品对比,全书共呈现300余幅相关书法精品,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一座纸上中国书法艺术的博物馆,充分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翰墨之美。
本套字帖*辑一共6本,套装赠送《练字秘籍》。字帖内容精选历代名家的诗词,多为全篇。全书分为楷书和行楷两部分,前半部分楷书配插图,后半部分行楷配经典名句赏析。字体形式为减黑描临,书写由著名硬笔书法家田英章、田雪松执行,字体清秀俊美,符合读者书写需求,能*限度提升读者书写兴趣和达到书写效果,即有练习书法之用,也能品读传统经典文化,是聚读、写、悟于一体的养心练字本。
《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内容简介:《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唐颜真卿书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在唐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年)致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稿本,故又名 与郭英义书 它与 祭蛭文稿 , 告伯父文稿 被公认为颜书三稿。此稿信笔疾书,苍劲古雅,历来为书家所推崇,与王羲之 兰亭序 并称行书双璧。
赵孟頫(1254 一 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謚文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书画大家,书法各体皆工, 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鲜于枢)。《临黄庭经》,小楷纸本,为集赵孟頫盛年与晚年小楷于一卷的代表佳作。曾经元代柯九思,明代华夏、项元汴,清代刘金省、刘恕、许应鑅、张允中等递藏,后有元邓文原、贡奎、龚璛,明项元汴,清沈德潜等题跋,并钤 148 方历代名家鉴藏印。为更方便读者学习与品鉴,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借助现代技术,分原大、放大两册出版该作品。原大册为《临黄庭经》高精扫描影印并全文释读,另收录黄惇教授对此卷的研究成果;放大册以超高清微距拍摄,全文 16 倍放大,部分代表单字一百倍放大,力求纤毫毕现。原大与放大分两册装订,互为对照,不仅便于整体认识
虞世南,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随智永研习书法, 深得山阴真传 。他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虞世南书法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烟火气,自成 虞体 。这件楷书《演连珠》,是虞世南平生楷书的绝诣,结构严谨,笔致温润细腻,简洁含蓄,妍美端庄。此作为悬腕书写,笔笔中锋,非凡劲力内敛于笔画之中,在冲淡平和中尽显非凡骨力,可谓唐楷上乘之作。此作尽显钟繇、卫夫人、二王、智永真传,字画笔势皆流露出一股山阴笔风、走势,颇有簪花小楷的风姿,令人过目难忘。
这是一本水墨淡彩国风手绘画册,作者以水墨绘画作为自我表达和创作的主要方式,热衷于将传统水墨画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唯美的绘画风格。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将作品呈现得既古典又现代,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美的力量。 本书涵盖水墨现代美少女、水墨古代美少女、水墨男子、水墨景观等插画作品。而且还包含精选绘画案例,讲解线稿和上色的技巧。作者将现代人物与山水、花鸟等传统元素的融合,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于右任于1 9 4 3 年,以其晚年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草书写文天祥旷世名作《正气歌》全文,一气呵成,文天祥的壮烈情怀、肝胆照人的气节与精神发诸笔端。 于右任书写本书的《千字文》,已步入人书俱老阶段,其书艺已臻至炉火纯青、出神入画的境界。通卷笔力雄豪劲健,沉厚圆融,以中锋浑朴之笔,合理运用折锋、断笔、破毫等多种笔法;其布局结构匠心独运,熔章草、今草古今百家于一炉,大气磅礴,雄奇伟岸,堪称于氏草书代表之作。
《人美书谱》系列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书法技法权威碑帖丛书。本册是篆书邓石如书白氏草堂记。《白氏草堂记》是其篆书的代表作。此书作为邓石如六十二岁所书即嘉庆九年甲子(1804),是其谢世前一年写成的,《白氏草堂记》古气盎然,又洋溢阵阵新意;既老成持重,又清秀洒脱;功与情致并重,行气整饬工稳,体势森严刚毅,韵度豪迈醇厚。
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一天下第 行书 ,但《兰亭序》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后不知所终,现在为人称道的是《虞摹兰亭序》、《褚摹兰亭序》和《冯摹兰亭序》三种摹本。 《虞摹兰亭序》,唐虞世南摹,纸本,纵二十四点八厘米,横五十七点七厘米。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董其昌在题跋中称 似永兴(虞世南)所临 ,后世遂认定此卷为虞世南摹本。卷中有元代天历内府藏印,故亦称 天历本 。此卷用两纸拼接,各十四行,排列较松,近石刻 定武本 。清代刻入 兰亭八柱 ,列为。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字伯施,唐越州(今属浙江余姚)人,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道劲。 《褚摹兰亭序》,唐褚遂良摹,纸本,纵二十四厘米,横八十八点五厘米。卷中有米芇题诗,故亦称 米芾诗题本 。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唐杭州(今浙
《鸟丛书汇编》为引进版图书。所谓鸟虫书,即古代之花体篆字。其文具鸟雨螭虫之状,盘屈婉转,游走飞舞,饰象华美,实为汉字中之奇葩,本书所辑以彝器古兵款识及秦汉印文为主。对于篆刻学习者具有指导意义,是一本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书。 《鸟虫书汇编》是侯福昌先生在逆境中研究辑拓,积六年之搜集摹辑,于一九六二年编成的字书。辑成之后,又经历了二十余年才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被选如台湾商务印书馆 百年精华 丛书系列。原书由著名古文字学家、金文专家容庚先生作序。本书大陆版拟邀请著名篆刻家徐谷甫先生作序。
《中国碑帖名品:李阳冰三墳记》是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该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和经验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观照整个书法史的艺术进程,汇聚历代尤其是今人对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作品(包括新出土书迹)的深入研究,以书体递变为纵轴,以书家风格为横线,遴选了书法优秀的书法作品汇编成一百册,再现了中国书法史的辉煌。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在精彩纷呈的书法类型里,小楷作为汉文字乃至汉文化的视觉呈现载体,也作为日常活动中使用十分频繁的字体,在书法演进长河中佔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写一手精致的小楷成为衡量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学习书法就要溯本追源,择其艺术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堪称典范的法帖进行比照。《小楷名品集》以历史时间轴贯穿主线,从燦若繁星的历代佳作中,本着公认艺术水准最高、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师法者最多的标准,精选了两千年小楷书法史上最上乘之作,囊括了鍾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唐摹本)、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记》、苏轼《赤壁赋》、文徵明《莲社图记》、王宠《游包山集》等书史上的小楷名品,又收录了无名高手的《妙法莲华经》《心经》《灵飞经》等稀见的小楷精品,它们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