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形成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之美的起点。她在艺术与实用两个方面的博大精深,是任何外国文字无法比拟的:既蕴藏着中华儿女智慧的奥秘,又诉说着华夏数千年文明的绵延不绝。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大篇幅集中展现了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书法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有“晋人尚韵”的回味无穷、“唐人尚法”的规矩方圆、“宋人尚意”的曲径探幽、“元明尚态”的婀娜多姿,还有“清人尚碑”的朴茂雄健。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宋四家行草书字典》,《宋四家行草书字典》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主编,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 “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等。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传世墨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等。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人。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受怀素、
1.法律格言的重要性:法律格言,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仅是法律先哲智慧的结晶,更是古今中外法律发展史的有效见证。了解一个时期的法律文明,完全可以从该时期的法律格言中找到缩影。法律格言,不仅总结出法律文明的真谛,更抽象出人们心中对法的渴望和见解。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格言,无论对学术专著论文的撰写、相关法律文书写作还是考试答题的论证都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2.本书的优点:全面、实用、精美。本书收录了100余部法律及相关经典著作的核心要旨;撷选了300余位中外贤哲的法律思想精华,汇编成2000多条古今中外法律格言智慧警句,极有可能是读者即将拥有的最全面的法律格言汇编集。在此基础上,本书按照法律格言的内涵、主旨将其分为“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力量”“公平正义”等17个类别方便读者快速查找和准确运用,极具
世界著名法律辞书,素与《布莱克法律辞典》同享盛誉,其性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辞典收词量大,涉及范围广,释义简明扼要;内容覆盖法学理论、法律哲学、法律制度、法律史、法律思想、刑事法、民商法、国际法、法学流派和法学家以及与法律有关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是法学研究工作者的法律工具书,也是来研究英美法律的宝典。
《牛津简明艺术术语词典(第二版)》的这个新版本经过完全的修订与更新,所包含的词条广泛涵盖了视觉艺术世界的方方面面——从材料与技法到重要的风格与时代对于艺术学科的学生、美术馆的常客以及任何对视觉艺术看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有用而易读的参考书。
收录字、词、成语及其他熟语约60000条,含新词新语及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约5000条,贴近语言使用实际;设置注音、释义、例词等栏目,功能齐备,实用性强。
本书结合法律实际应用的需要,全面准确收录了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以及重要的典型案例、相关文书,并进行合理分类,是广大公众及相关实务人士查阅、解决有关法律问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由文轩编著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并深入学习22000:2005,本书作者结合大量的实际运作的案例,编写完成了本书。全书共分五章,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和标准理解”,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使读者了解GB/T 22000—2006形成的背景及其与其他管理模式的相互关系,此外重要的内容是对GB/T 22000—2006标准的理解;第二章“IS()22000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编写的目的是使读者对如何建立22000:2005(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获得初步的了解;第三章“内部审核”是使读者了解22000:2005(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初步知识;第四章列举了一个谷物加工企业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例;第五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在22000标准中的应用”对如何将 22000:2005(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应用进行有机结合进行了阐述。
本书为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之一《祝允明陈淳行草书字典》,《祝允明陈淳行草书字典》有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编撰,集祝允明、陈淳二人的行书、草书字范,是一部内容详实的书法工具书。“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囊括历史上的书法家,从“二王”至明清各家,搜罗各朝代表性的书法家的行草书,以字典的形式汇编成册,方便读者查阅。本套丛书不仅包含历朝经典书家,还汇聚了书家各个时期的经典书迹。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工书法,狂草颇受世人赞誉,传世作品有“六体书诗赋卷”、“古诗十九首”等。陈淳(),字道复,后以字行,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书画从文徵明,用笔谨严,点划凝厉,萧散闲逸。本书为作者在多年搜集完成的祝允明、陈淳书法作品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笔画
本系列丛书精选历代常用碑帖范字加以放大,并配以折页的形式,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书法类图书。既可用于学校、书法培训中心,也可为书法爱好者自学使用。此册为《李斯峄山碑》。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由文轩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