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江门市蓬江区白沙人(明属新会白沙里),世称“白沙先生”,明朝中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继承孔孟儒家思想,开明儒心学先河,创“江门学派”,有“圣代真儒”“岭南一人”之美誉。《陈献章书法精品集》此次出版,江门市博物馆倾尽馆藏陈献章作品,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重要博物馆合作,获得陈献章作品数字图档和学术支持。本书收录全国范围内陈献章的书法作品及碑拓130件左右,释文与图片对照,全面呈现陈献章书法艺术,以供读者研究学习,此次出版对大湾区文化建设、传承岭南文化和广府文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具有出版的价值。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不《中书帖》等。
《荣宝斋书法篆刻讲座.楷书》由李松著
本书为王羲之手札精选,是汉字法贴,以供书法爱好者欣赏阅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隶书横幅、隶书节临韩仁碑、隶书五言联、隶书七言联、隶书五言联、隶书横匾等。
本书通过图本比较和文献分析相结合,对欧阳询经典楷书的拓本作了相对深入的分析,也提出了有别于他人的学术观点,但仍然有诸多学术问题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当然,研究欧阳询书法艺术,只对其作品的版本考证是不够的,应该在确定版本真伪的基础上对其书法艺术风格进行阐述,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真正理解欧阳询书法的艺术魅力,为学习欧阳询书法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参考,这才是今天研究欧阳询书法**实践指导价值的的地方。因此,本书有专门的章节解析欧阳询楷书的技法和风格特征,并对后世欧阳询楷书的临作也作了专门论述,在研究欧阳询隶书和行书时,也侧重于对其艺术风格的研究。此外,本书还对欧阳询书学思想作了简要的归纳总结,以便我们从书学思想和书法艺术两个层面理解欧阳询书法。
欧阳询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他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四通楷书碑刻一般人已难以说全,而其所遗存下来的其他行书、隶书、草书,乃至很多欧体书风的墓志更是鲜有人知。这些欧体墓志有的可以确信是欧阳询所书,如《姚辩墓志》《温彦博墓志》;有的是落有欧阳询的款,但还对其真实性存在疑问,如《苏玉华墓志》《郭云墓志》《黄叶和尚墓志》;有的没有落欧阳询的名字,但根据书写风格、字体特征,专家学者多将其归为欧体范围,如《李誉墓志》《丘师墓志》《窦娘子墓志》《翟天德墓志》《邓通夫人任氏墓志》《王女节墓志》。本次将这些平时少见的欧体墓志结集出版,会对学习欧阳询楷书的读者带来极大便利。此外本书还所附加的楷书《兰亭记》、《古文四十六
《中国草书字谱》为书法字谱类工具书,建立首文字13000余字及历代名家草书计5万余字。《中国草书字谱》将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及近代300多位书家所书的有特点的范字汇集在一起,从中遴选的范字集结成书,是收入首文字和范字最多的一本草书字谱,可以说是一部草书字库,也是一部草书字型字典。 《中国草书字谱》共1300多页,编有凡例、“部首索引表”、“笔画检字表”,而且每页都有本页的首文索引,具有查阅便捷的特点。书中还配有《历代碑帖一览表》,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书法工具书。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文化的腹地,从远古至今,在美术史上可供采用的文字、图片与实物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有致力于史书编撰的文化传统。中国部美术史专著《历代名画记》就是唐代张彦远(山西临猗人)等人的力作,有其续篇之称的《图画见闻志》也是太原人、宋代郭若虚的重要成果。当代山西画家范晓杰、张莹、张德录编著的《山西美术史》从距今180万年的山西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文化遗址写起,时间跨度长得惊人,涵盖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抗日战争及新中国各个时期。这些时期的山西文物及美术作品既有原创性、标志性,又各呈异彩,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收录怀素书法作品20种,墨迹有《自叙帖》《论书帖》《小草千字文》《佛说四十二章经》《食鱼帖》《苦笋帖》等,拓片有《绿天庵瑞石帖(圣母帖)》《秋兴八首》,另有《大草千字文》等知名传世作品。
《宋徽宗书法选》收录了宋徽宗的书法作品《草书千字文》《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帖》《牡丹诗帖》《夏日诗帖》《怪石诗帖》《闰中秋月诗帖》《棣棠花诗帖》《笋石诗帖》等,书画题跋作品有题李太白《上阳台帖》、题欧阳询《张翰帖》等。赵佶在书法上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瘦金体”。本书较全面地展示了宋徽宗赵佶在小、中、大楷及行书、草书方面的造诣,较好地再现了“瘦金体”的独特风格,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及临摹。书籍装帧为仿古籍线装,一函一册,印刷精美,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近代书法林品藻录》是书法名家王家葵先生书法评论作品,以司空图《诗品》为纲目,选出一百二十位1900-1999年间去世的书法家,根据其书法风格,人物性格,职业特点,归为二十四品,每品五人,前有小段序言,叙说甄选其人原由,及对此类特点的说明。接下来,每位书法家单独占一条目,每一条目由开篇、正文、图片三部分组成。开篇采用浅显文言,每一人物之末以“赞”总结;正文则用白话写成,文辞直白,观点鲜明,其内容或研究艺术流派,或介绍作品背景,或谈论相关掌故,但所有内容都与图片呼应;所选书法图例,来源慎重,首先排斥有争议或疑伪的作品,是作者精心选择的代表作。
四十多年前,沈从文先生教余簪笔抄书:将其草书书稿用毛笔誊录为行楷。先生称作“司书生”。及至“黑画展”事件发生,录事乃结束。先生赠余笔砚之外尚有“阿堵物”一封,以为誊录之“工资”。余力却之,因家父让我来学习,受益已多,岂可再由先生付费?切不可!先生即取出尘封之纸箱赠余,言此中乃旧存章草一箱,你当能辨识,“拿去玩玩吧”!余阅后感慨:先生纵览古今,用功如此,难怪作家荒芜赞道:“沈老的章草当世第1!”四十年后,余卸总编辑之琐役,遂将其满箱章草字片理出头绪,译出章草释文,删除草法相同者,仍存草书九千余字,中多古字,蔚为观止。观其特点:章草字头众多,书风和谐,既遵章草法书谨严之结构,又具隶书草书流畅活泼之笔法。明窗检阅,风貌一新。旋拟编纂成书,以期不负先生题写“章草字汇”之意也。而余读沈
“做正常人,写正经字”是作者张鸿文先生的卷首语。原太原市书法协会、我省有名老学者、书法家、张鸿文先生举办书法汇报作品展,从张先生几十年创作书法作品中精心挑选适宜与同行交流的书法作品200余件,举办个人书法作品交流活动。
闻一多先生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庄子》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玄宗天宝元年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这部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战国时代中国哲学和文学的优选成就。《庄子》一书空灵透脱,千百年来为之作注者难以枚举,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要想一一研读难乎其难,为了更加直观切实的契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我们特地做了一番全新的尝试,精选明代中期文徵明的绘画为背景、王宠的小楷《南华真经内七篇》手书为骨架、明末高僧憨山大师的《庄子内篇注》为神理,多管齐下、互融,完成一部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庄子》珍藏本。
《古欢珍庆·赵熊金石题跋集》精选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终南印社名誉社长、当代金石题跋具有影响力的学者赵熊先生金石拓片题跋作品111幅,涉及吉金、碑志、古砖、古瓦等。全书以历史时期为脉络,内容包括商·周器24幅、春秋战国·秦器17幅、两汉·新莽器45幅、魏晋·南北朝器13幅、隋唐·宋器12幅。赵熊先生的金石题跋作品既有浓厚的传统韵味,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地处中原的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百家姓中前100个姓中有83个姓发源于河南,其他17个姓也多多少少与河南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近年来,“天地之中,老家河南”已成为河南对外宣传的响亮名片,列入国家中心城市的省会郑州目前正在依托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全力打造“中国姓氏之都”。以姓氏文化为凝聚的载体凝聚中华向心力,以根亲文化为聚合的载体聚合世界华人圈,为实现中原梦、中国梦凝聚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好故事”唤醒“百家姓”的生命力,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初心与原点。此线装本《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一函五册,旨在用另一种形式寻根问祖,光大姓氏文化;同时作为当代书法主题创作,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临摹对象。《百家姓五体书法作品集》
蔡襄为“宋四家”之一,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蔡襄手札精选》收录蔡襄手札作品二十余种,包括《荔枝谱》《大研帖》《澄心堂帖》《伏审帖》《暑热帖》《安道帖》《离都帖》《京居帖》《陶生帖》《远蒙帖》《谢郎帖》《山堂诗帖》《思咏帖》《蒙惠帖》《扈从帖》《纡回帖》等。此套书还有《文徵明小楷精选》《祝允明墨迹精选》《傅山墨迹精选》《王铎墨迹精选》等,内容上精选各家代表作品;制作上在保存作品原貌的基础上将图片去除底色,并附以释文;装帧上皆为仿古籍线装,一函一册,宣纸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