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散木(一八――一九六三),书法家,篆刻家,教育家。原名铁,字纯铁,别号且渠子,更号一夔、一足。斋名“厕简楼”。在艺坛上享有“北齐(白石)南邓”之誉。擅书法、篆刻,真、行、草、篆、隶各体皆精。著有《篆刻学》《草书写法》《书法百问》《三长二短印存》《厕简楼编年印稿》等著作。 《篆刻学》是邓散木的代表作。《篆刻学》中对印章的源流,各家篆刻流派、章法、刀法做了论述、介绍和剖析,见解独到。书中图例丰富,既可作为篆刻理论和技法的专著,又可作为篆刻和书法的学习范本。
《石鼓文楹联三百例》为书法家沈继良以石鼓文进行楹联创作的书法作品集,分四言联、五言联、六言联乃至十二言联。联语多为诗词名句,丰富多彩,文书皆美,歌颂美好生活、读书之乐、艺术之趣等,以石鼓文的用笔之法,在迟疾变化中,表现出苍茫之意,线条浑厚而华滋。结体得石鼓文的气势,然更见修长,其中又可见邓石如的通达与吴让之的婀娜,字法章法上看,一字之中、一行之中,乃至一篇之中,均见其疏密安排的苦心孤诣,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更体现出当代审美意识对他的影响。师法石鼓文,不管是对静稳健的风格,还是对激越张扬的个性,均有很好的补益功效。
在中国篆刻史中,清末民国时期群星荟萃,芸芸大观。这个时期的篆刻承上启下,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是篆刻学习者不可跳跃的重要历史时期。《名家名品篆刻赏析系列》遴选清代以及近现代篆刻大家的名品各100方,每位名家单独成册,包括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王福庵、来楚生、陈巨来、齐白石。吴让之是清代“邓派”篆刻的重要传人,对晚清乃至近现代篆刻有着深刻的影响。赵之谦是中国篆刻目前卓有成就的大家,是“印外求印”的典范。他突破了前人藩篱,开阔了后代篆刻家的视野。吴昌硕是近代艺术目前诗、书、画、印四艺皆精的艺术大师,其篆刻在“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上取法更为广泛,对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黄牧甫、王福庵、陈巨来、齐白石、来楚生的篆刻艺术也都别开生面,在篆刻目前具有重要地位。此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今藏 博物院。直耳,半球腹,矮短兽蹄形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体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有力、古雅朴素。铭文三十二行,共四百九十九字,乃传世铭文的青铜器。其书法奇逸飞动,气象浑穆。历来被视为商周篆文之正宗,金文之瑰宝。李瑞清评跋曰:“《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篆刻艺术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充分发扬光大。本书从篆刻艺术中的“闲章”这一门类入手,选取了历代较有特色的闲章三百方而汇为一编,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传统篆刻颇有帮助,故无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全书选取精严,所辑录印章皆颇具当时的时代特色,既方便人们了解篆刻技法,又能使读者感受到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所选各印章皆配有翻转图案,方便临习;且编制有索引,方便查找。总之,全书整体框架合理,印面图像清晰完整,具有较高的篆刻研习价值。
内容简介 王羲之(三〇七至三六五),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因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初学书于卫夫人,因其天资颖悟,笔性又好,后渡江北上,遍游名山,看到李斯、曹喜的书迹,到洛下见蔡邕熹平石经等,眼界大开,始悟学卫夫人是徒费岁月,乃发愤学书,操毫面壁,兼摄众法,自成一家,将汉魏以来拙朴的书风开创出一种妍美流便的书体。 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典籍,此经前后六译,各有异同。大和元年(八二七),杨又排纂删缀,取名为新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并自撰序,于大和四年奉宣上进。文宗李昂敕令集王義之书,将此经镌刻上石,至大和六年春始告完成。 王羲之的行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贞观初年下诏出内府金帛,广为
王本兴著的这本《甲骨文书法学》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各类甲骨文书法用具,各类甲骨拓片范本,各类甲骨文书法学习方法,以及各阶段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纠正了对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一些片面理解,特别是以正误对照的形式指明
王福厂其体“铁线篆”,吸取秦《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等玉筋书法的风格特点,书法大致如缪篆之方,而转折处流丽娴雅,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因其笔划纤细、刚劲如铁线故而得名,后世学者众多。本书继《王福厂铁线篆五种》出版后又选了王福厂铁线篆书法五种,力求以全貌及原大、局部、后单字原大的形式呈现,以方便读者临习。本书选用新的五种王福厂铁线篆作品,有四条屏、条幅、对联,形式较前作更为丰富。
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国好字帖 精准解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 者 张鹏涛;毕云扬编著 出版时间 20180701 I S B N 9787556420483 定价 39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覆膜 版 次 1 字 数 50 (千字) 页 数 84 读者范围 大众 内容简介 《书法技法教程》系列的10本碑帖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临摹
本书是“篆刻三百品”系列之一种。《十钟山房印举》所收录的古代玺印数量之多、品质之精,其编纂体例之新,为我国印学目前靠前,对后世金石篆刻界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书选取了《十钟山房印举》中三百多方印,甄选精要,风格多元,进阶有序,难易有度,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爱好者步入篆刻堂奥。
在中国篆刻史中,清末民国时期群星荟萃,芸芸大观。这个时期的篆刻承上启下,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是篆刻学习者不可跳跃的重要历史时期。 《名家名品篆刻赏析系列》遴选清代以及近现代篆刻大家的名品各100方,每位名家单独成册,包括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王福庵、来楚生、陈巨来、齐白石。吴让之是清代“邓派”篆刻的重要传人,对晚清乃至近现代篆刻有着深刻的影响。赵之谦是中国篆刻目前卓有成就的大家,是“印外求印”的典范。他突破了前人藩篱,开阔了后代篆刻家的视野。吴昌硕是近代艺术目前诗、书、画、印四艺皆精的艺术大师,其篆刻在“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上取法更为广泛,对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黄牧甫、王福庵、陈巨来、齐白石、来楚生的篆刻艺术也都别开生面,在篆刻目前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篆刻史中,清末民国时期群星荟萃,芸芸大观。这个时期的篆刻承上启下,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是篆刻学习者不可跳跃的重要历史时期。 《名家名品篆刻赏析系列》遴选清代以及近现代篆刻大家的名品各100方,每位名家单独成册,包括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王福庵、来楚生、陈巨来、齐白石。吴让之是清代“邓派”篆刻的重要传人,对晚清乃至近现代篆刻有着深刻的影响。赵之谦是中国篆刻目前卓有成就的大家,是“印外求印”的典范。他突破了前人藩篱,开阔了后代篆刻家的视野。吴昌硕是近代艺术目前诗、书、画、印四艺皆精的艺术大师,其篆刻在“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上取法更为广泛,对近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黄牧甫、王福庵、陈巨来、齐白石、来楚生的篆刻艺术也都别开生面,在篆刻目前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2009年,中国篆刻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是李刚田先生深入浅出谈论篆刻艺术的一本大家小书,他从篆刻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出中国篆刻的发展精要,史料丰富,观点独到,是专业人士和大众均可阅读的文化读物。
吴昌硕(1844―1927),是驰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并能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个人风貌。他对篆刻情有独钟,从事的时间很长,成就优选。他生前曾言:“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吴昌硕的篆刻作品,经过他的处理,无论朱文或白文,汉篆、小篆或大篆,都呈现出一种大气、浑朴、厚重的气象。刘江著的《吴昌硕篆刻及其刀法/中国篆刻技法丛书》以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为例,从基本点画的刀法、笔法,笔意,结体,章法等方面,深入浅出,给篆刻初学者,或有兴趣的研究者以参考。
暂无内容简介。。。。。。
王本兴著的这本《甲骨文书法学》较为翔实地介绍了各类甲骨文书法用具,各类甲骨拓片范本,各类甲骨文书法学习方法,以及各阶段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纠正了对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一些片面理解,特别是以正误对照的形式指明了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这也是对读者很有用的。 本书从甲骨文书法的基本知识、技法与布局到创作与鉴赏,以章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学习甲骨文书法的全过程,使初学者少走弯路,有益于有一定书法基础的朋友提高修养,很快地进入甲骨文书法艺术境界。
《官玺·私玺(先秦)/中国历代篆刻集粹1》主要收录自殷商至战国时期的古玺印,计官玺三百八十六方,私玺九百四十二方,封泥拓片二十一件,其中官玺按官位顺序排列,私玺以姓名、成语、单字玺为顺序排列,选用各种印谱中钤印精良者为范本,按原大影印。《官玺·私玺(先秦)/中国历代篆刻集粹1》全面展示出古玺印的风格特徵,是书法篆刻爱好者较佳的学习范本。
本丛书命名为新书谱,正是借用唐代孙过庭《书谱》之名,旨在阐述书法家学习书法的体验和学习书法的基本原则。丛书共计48册,邀请了全国的具有书法教学经验的硕博学历的书法家和大学教师参与编写,从书法教学研究的高度,以基础技法入手,讲解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偏旁部首的临写、万法,以作品示范、集字、创作表现等介绍,深入浅出的解析来实现技能的培养, 有历代名家的摹本与碑帖原貌呈现在书中。本丛书涵盖正草隶篆各种书体,是青少年书法爱好者理想的自学丛书,也是书法教学者必要的参考教材。 周静合编著的《黄庭坚诸上座帖(中国书法基础教程)》为其中一册,介绍黄庭坚的基本笔法及运笔规律。 《诸上座帖》是黄庭坚晚年草书杰作,深得怀素草书笔意,圆转超然,纵横开合,取势侧欹,左右开张,可谓气势豪迈,超凡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