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共 1 卷, 5000 余字。历来弘传甚盛,为 佛教各宗派尤其是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本书收录历代 15 位 名家《金刚经》书法力作,书风各异,精彩分呈,为广大学书人、学佛人提供一部可临摹抄诵、欣赏研究的完美典籍。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之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1卷,5000余字。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本系列字帖共精选历代书家所写《金刚经》墨迹、刻帖近共14件长卷。包括王羲之、柳公权、张即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傅山、雍正、弘一法师、金农诸家力作,同时收录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作品
《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近代书法论著,影响中国书法史一代书风,中国书法的美学解读与大成之作。是晚清以来zui重要的书法专著,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从问世的那一年起,它就受到了国内外各方面人士的注意。从思想性上说,《康有为眼中的中国书法史》也表现了康有为抛弃陈习、另辟蹊径的进取精神。该书除原有内容外,配有130幅书法碑帖图片,160个完整注释详细讲解。 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
中国古代最的书法家王羲之,有多种书法作品传世,最为常见的是其尺牍书札。这些尺牍被后人珍藏并镌刻在历代丛帖之中,为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其书法艺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王羲之书法在南朝的强大影响,在《千字文》的编纂和书写上可以见出一斑。在南朝时期,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一直被作为字书的字样,所以才会出现《千字文》这样专门收集王羲之单字并加以编纂的集字作品。《千字文》编集于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5),是十分爱好王羲之书法的梁武帝命文士周兴嗣从王羲之传世书法中选择一千个不重复的单字加以编次而成。传说周兴嗣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编次完成,须发皆白,因此得到梁武帝的嘉奖。另一种《千字文》文本是梁武帝的弟弟南平王萧伟命萧子范(486-549)所编撰,可惜今已失传。《千字文》问世之后,历代不断有书法家加以书写,其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是“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关键词:楷书、法帖、中国、唐代。《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由北京印匠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颜真卿自书告身帖》由全国新华书店经销。《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开本635mm×965mm 1/8。《颜真卿自书告身帖》为2016年5月版。《颜真卿自书告身帖》所有,侵权必究。
《欧阳询楷书全集临本(修订版)》旨在为学习欧体楷书提供一个较清楚的范本,不重称《虞恭公碑》或《温彦博碑》,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考证其真伪,将国内外有关欧阳询楷书碑刻出版物尽量收六三七年)十一月立,岑文本撰,欧阳询八十一岁时书。
《宋拓太清楼书谱》是清光绪年间学者、收藏家刘铁云的藏本,民国时期影印本。这部书是龚望先生三十一岁时的读物,当年阅读时曾在书页空白处写下许多有关学习和研究《书谱》的文字,在整理先生遗著时,由其子女抄录。 对《书谱》原文加了释文,将其中的衍文用括号围括。漏掉的字由于原石损坏等原因,在释文中将其补上,不另做标记。
本书是该系列中的春联类品种之一,其集字选自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欧阳询,初唐书法家,“颜、柳、欧、赵”楷书家之一。其书力度极强,挺劲峭拔,棱角森然,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对后世影响极大。《九成宫》全称《九成宫醴泉铭》,为欧阳询的代表作,凸显了欧书劲险严谨的风格特征,遒劲之中不失婉润,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楷模。此碑刻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四月,立于陕西游麟县,为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集欧阳询书春联·九成宫》除集字内容外,还编排有春联呈现款式和书法训练常用春联集萃,供读者创作春联时参阅。 本书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希望能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书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