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1792-1868)生于罗马尼亚 。让乔奇诺·罗西尼声誉鹊起的因素莫过于音乐的旋律, 这点连华格纳都不得不承认。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一夜之间让罗西尼的音乐在欧洲各歌剧院中炙手可热。 罗西尼主要以喜歌剧作家的身分见知于今世, 但他在世时, 其严肃性、悲剧性的歌剧也获得很高评价--《奥泰罗》、《高林泰被围》、《摩西》、《威廉泰尔》都是让人口耳争传之作。他的退休蒙著一袭神秘面纱, 曾经引来人们的猜疑。他的确又创作了两阙大规模的宗教乐曲《圣母哀悼曲》与《小庄严弥撒》, 并以创制为数颇钜的钢琴小品以自娱。但是不管是啥原因, 他的职业生涯确实在1829年声望达到峰时就倏然停止了。 《塞尔维亚理发师》于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首演,整部歌剧内容趣味盎然,轻松且高潮迭起。内容叙述阿玛维瓦为追求罗西娜,
本书为“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以简练的语言阐释了各国歌剧的肇端,中国歌剧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世界著名歌剧家等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歌剧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歌剧魅影》讲述华美的巴黎歌剧院,神秘的黑衣幽灵频频出现。财物失窃,员工突亡,大牌女歌星在演唱拿手曲目时竟然发出癞蛤蟆般的鼓噪……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人心惶惶的歌剧院。天生畸形的埃里克被父母和社会所遗弃,只能戴着面具深深藏于歌剧院的地下。骇人的丑陋幽灵,却有着音乐天使般的天籁之声。他恋慕着纯真的克里斯蒂娜,暗暗助她一夜走红,无奈她却早已心有所属。当整个剧院沉醉于她天籁般的歌声时,舞台忽然一片黑暗,克里斯蒂娜神秘蒸发……在魔王的禁宫里,沦为囚徒的姑娘必须在婚礼和葬礼之间做出选择……
音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的心灵甘泉。无需任何立志和知识,我们便能轻易地在音乐里如临仙境。即使在最嘈杂的环境下用的音响播放,仍然能陶醉在动听的旋律和天真无邪的曲风中。 甚至,藉由文字,亦能亲近音乐。敞开心扉,接纳音乐之声,始知—— 当音乐洗去心灵的蒙尘,快乐便悄然而至! 本书是休闲类音乐图书。介绍、赏析名家名曲,以及创作的幕后花絮。让即使不能亲临音乐厅的人们,仍然可以藉由文字,了解音乐,亲近音乐,享受有音乐陪伴的美妙时光。 这其实是本比较八卦的书。八卦音乐,八卦作曲家,八卦音乐背后的故事。八卦这些并无不妥。 卜卦之后才知道,古典音乐、歌剧与音乐剧并非曲高和寡难以亲近,才知道音乐家其实就是普通人,但又绝不是普通人!
本书为“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以简练的语言阐释了各国歌剧的肇端,中国歌剧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世界著名歌剧家等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歌剧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瓦格纳的三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于1841年,1843年首演于德累斯顿。由瓦格纳自己根据德国诗人海涅的《施纳贝莱沃斯基的回忆》第7章自撰脚本。剧情描述荷兰人乘红帆船在海上航行,魔鬼罚他终生漂泊,7年方可登陆一次。只有找到一个忠贞爱他的女子,方可得救。船长达兰德的女儿森塔从画中认识了荷兰人,对他产生思慕之情,渴望救他上岸。一天,荷兰人在海上漂泊又漫7年,上岸寻找就行,被船长约到家里,见到森塔。两人一见倾心,荷兰人为自己即将得救而暗自庆幸。此时恰逢森塔以前的恋人,猎人埃里克前来求婚,并提醒森塔不要忘记过去的誓言。荷兰人闻言大失所望,离开森塔,沮丧的奔回船去。森塔追到海边,见红帆船远去,悲不自胜,投海而死。红帆船此时亦沉入海中。剧终时,海中庄严的出现荷兰人和森塔的身影。
本书为“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以简练的语言阐释了各国歌剧的肇端,中国歌剧的发展及其艺术特征,世界著名歌剧家等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歌剧爱好者和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歌剧魅影》讲述华美的巴黎歌剧院,神秘的黑衣幽灵频频出现。财物失窃,员工突亡,大牌女歌星在演唱拿手曲目时竟然发出癞蛤蟆般的鼓噪……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人心惶惶的歌剧院。天生畸形的埃里克被父母和社会所遗弃,只能戴着面具深深藏于歌剧院的地下。骇人的丑陋幽灵,却有着音乐天使般的天籁之声。他恋慕着纯真的克里斯蒂娜,暗暗助她一夜走红,无奈她却早已心有所属。当整个剧院沉醉于她天籁般的歌声时,舞台忽然一片黑暗,克里斯蒂娜神秘蒸发……在魔王的禁宫里,沦为囚徒的姑娘必须在婚礼和葬礼之间做出选择……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并针对音乐爱好者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识谱的特点,编写了这本以读谱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主要内容的通俗读物,旨在帮助读者利用业余时间掌握自学五线谱的基本方法。全书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并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五线谱首调唱名法的学习步骤、方法及训练要点,不仅有助于广大音乐爱好者学习五线谱及相关的音乐知识,而且对从事视唱练耳教学工作的读者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业余音乐爱好者。一般来讲,多数读者不太可能有很多时间系统学习五线谱。鉴于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一些不是必需的理论,尽量不讲或少讲,把重点放在读谱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上。尽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计划、有目的地讲解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便于读者领会自学。本书的编写方法,
萧友梅(1884—1940),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和音乐理论的探索者。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幼年时随全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先生为邻,受革命思想熏陶,又受邻近的葡萄牙传教士奏乐的影响,而对音乐产生了兴趣。1900年,中学入广州时敏学堂,攻读新学课程。1902年赴日本留学,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并在东京帝国学校选习钢琴、声乐。1906年人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教育学,继续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在这期间,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常掩护中山先生和廖仲恺等在日本的革命活动。1909年,萧友梅毕业回国,先后被任命为清政府奏派学部视学官、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广东省教育司学校科科长。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一辑,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萧友梅(1884—1940),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和音乐理论的探索者。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幼年时随全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先生为邻,受革命思想熏陶,又受邻近的葡萄牙传教士奏乐的影响,而对音乐产生了兴趣。1900年,中学入广州时敏学堂,攻读新学课程。1902年赴日本留学,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并在东京帝国学校选习钢琴、声乐。1906年人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教育学,继续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在这期间,他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常掩护中山先生和廖仲恺等在日本的革命活动。1909年,萧友梅毕业回国,先后被任命为清政府奏派学部视学官、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广东省教育司学校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