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剧《只此青绿》登上2022春晚舞台爆火全国,至今已演出超过600场,并走出国门,数次进行国际巡演,同名电影也于2024年10月上映,好评如潮。在专业领域,舞剧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青绿 已成为中式美学的代表之一。 本书收录舞剧《只此青绿》全部定妆棚拍照、舞台剧照、幕后设计手稿图,展示舞剧全部文学剧本,分享书法音乐设计师、非遗顾问、灯光舞美服化道等分工总设计师创作历程。 记录现象级舞剧的诞生,解读专业舞剧背后的文化创意,珍藏演员妆造和舞台精彩瞬间。
这是一本快速浏览世界经典音乐剧的指南,涵盖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奥、俄罗斯等多个音乐剧原创大国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常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如《剧院魅影》《伊丽莎白》),也有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新作(如《汉密尔顿》《摇滚莫扎特》),可谓风格各异,品类繁多。 作者费元洪有二十余年的音乐剧从业经验,以通俗的语言,从创作背景、剧情内容、音乐构思、舞美设计、演唱表演、文化内涵等方面,展现丰富多元的世界音乐剧图景,带领读者领略音乐剧这门当代最综合的舞台艺术的魅力。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导演与舞台美术设计师在协同创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如何规避创作偏差、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以及如何保持团队成员间良好关系的问题等。书中详细阐述了舞台艺术创作的范围及特点,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及优化舞台艺术设计流程,尽可能完美呈现舞台效果。此外,本书还对未来晚会及舞台剧创作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对于这些发展趋势和挑战,本书也进行了深度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加强人才培养、优化资源整合和深入市场需求调研等。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舞台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音乐剧基础教程》的内容可一学期学完,也可分两个学期来学习。全书共16章,分别为:音乐剧的定义与特征、西方音乐剧的诞生、音乐剧的黄金时代、摇滚音乐剧与概念音乐剧、英国音乐剧、21世纪西方音乐剧、日韩音乐剧概况、中国音乐剧概况、音乐剧的剧作、音乐剧的音乐和演唱、音乐剧的舞蹈、音乐剧的视听、音乐剧导演、音乐剧表演、音乐剧鉴赏、音乐剧产业。每章结尾留有思考题,可供讨论与思辨。该教程既可作为音乐剧教育的基础理论教材,也可作为音乐剧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在此,谨向历年来介绍和研究音乐剧的前辈学者表示敬意,《音乐剧基础教程》的撰写建立在已有的学术成果之上,可以说他们也是这部教程不署名的作者。 音乐剧是一门发展迅速的艺术,音乐剧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虽然基础理论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本书主要围绕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影像作品(纪录片、剧情片、实验影像等)和剧场作品(戏曲、话剧、舞蹈剧场、行为艺术等)展开研究和论述,主要聚焦于这两种媒介的语言特性、传播效用和背后的政治哲学分析,尤其又关注此两种媒介之间的跨界融合部分的创作研究。书中探讨影像和剧场两种艺术语言形式在新媒体时代映射出的独特质地,用影像与现场,投射情境空间的生产力,生产交互性与现场的政治哲学,去再造社会空间,去思考知识生产和关系场本身。剧场和影像场,都不仅仅是摹仿和再现的地方,而是当下人们制造和分配人类感性经验的重要场所,是真理的角力场。
浙江作为越剧之乡,对越剧这一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对越剧的产生及流派形成、越剧生角流派创始人的演唱特点、越剧旦角流派创始人的演唱特点、流派创始人的演唱个性、越剧流派传承人的演唱特点,以及越剧流派的作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百老汇音乐剧》主要内容包括:何谓音乐剧、血统由来、萌芽与雏形、叙事音乐剧的成型、叙事音乐剧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之后、概念音乐剧的创作、20世纪末至今等。
《京剧猫梦回梨园》系列丛书以京剧猫主人公白糖、武崧、小青、大飞等在金婆婆的带领下,穿越时空,走进曾经遥不可及的京剧世界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个个梨园故事和人物。在故事中,京剧猫明白了京剧从何而来,又会怎样走下去,自己应该为京剧传承做些什么;金婆婆也邂逅了多年不见的京剧同好,还结识了新的戏迷和票友朋友。京剧,在京剧猫一路上的念念叨叨中打开了神秘的大门,用 魅力的形式和丰富深厚的内涵,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根基的源远流长。本书分为四部分, 部分:程式化的动作;第二部分:优美与真实;第三部分:“要想台上走,先要心里有”;第四部分:看戏学做功。
《任中敏文集:教坊记笺订》是研究唐代音乐文艺很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然流传至今仅为残本,任先生搜集多种材料,对《任中敏文集:教坊记笺订》的作了全面的笺订,特别是对于有唐一代的乐调留存、乐工状况、音乐制度等,均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本书共收录有谣曲16篇,采用中日对照的形式。其中既有申非译本中已有收录的曲目,如《高砂》《熊野》《隅田川》《砧》《道成寺》,也有对从未在中国译介过的谣曲的尝试;既有《东方朔》《杨贵妃》等中国读者可能更感兴趣的唐事能(中国题材的能),也有《砧》这样、主人公虽非唐人、其背后却隐藏着《汉书》中的苏武故事和捣衣的汉诗素材的能,更多的还是讲述日本本土故事的曲目。六名译者在秉承“接近原文原作”的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在译法和文风上又各有千秋。对读者来说,无论是对同一谣曲的前后两个版本的对照、还是在不同译者间的比较,或是对谣曲本身的单纯鉴赏与了解,本书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世事如戏(刘少匆剧作选)/悦来川剧文丛》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川剧及戏曲电视剧代表剧作《秀才判案》(原创)、《刘氏四娘》(故事新编)、《潘金莲》(故事新编)、《蜀王杜宇》等剧本,作者长期在农村生活,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该书对于川剧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资料和借鉴作用。
《丝路长歌》为“周大新剧作选”系列第二部作品,作者为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周大新早期作品《香魂女》同名电影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他对人性、人心的洞察细微,其笔触打动人心,感人至深。 20世纪,是巨变的年代,也是崛起的年代。本书以剧本的形式,讲述了20世纪初一名年轻人——尚达志立志传承家族纺织企业,以实业救国为目标,历经努力奋斗,与几代人一起,历经风雨,实现企业发展的故事。作者以企业百年发展为经,以十数名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为纬,织出了一幅20世纪民族企业家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奋斗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