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剧《只此青绿》登上2022春晚舞台爆火全国,至今已演出超过600场,并走出国门,数次进行国际巡演,同名电影也于2024年10月上映,好评如潮。在专业领域,舞剧获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青绿 已成为中式美学的代表之一。 本书收录舞剧《只此青绿》全部定妆棚拍照、舞台剧照、幕后设计手稿图,展示舞剧全部文学剧本,分享书法音乐设计师、非遗顾问、灯光舞美服化道等分工总设计师创作历程。 记录现象级舞剧的诞生,解读专业舞剧背后的文化创意,珍藏演员妆造和舞台精彩瞬间。
本书是一本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儿童舞台化妆,以完美的舞台效果呈现为目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结合各种自制模版的实用化妆造型教程。内容分为基础篇、演出篇和礼仪篇三个部分。基础篇中详细介绍了儿童舞台演出中常使用到的各类产品和工具,具体分析了化妆和发型的基础技法。演出篇又分为戏剧表演、舞蹈表演和其他表演三部分,为大家呈现了一批经典角色形象的详细化妆步骤,后的礼仪篇是来自一线培训老师们提供的关于儿童演出的注意事项和礼仪方面的建议。 读者可以没有任何化妆基础经验,通过阅读基础篇内容先掌握基础化妆手法并选择合适的化妆工具后,再选择演出篇中适合自己角色的妆容,根据实操步骤图进行临摹学习,直到熟练掌握。
苏珊 · 朗格说,“你愈是深入研究艺术品的结构,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形式的相似之处”。《舞自炼格》是一部聚焦中国舞剧结构专论的书。用 42 张图表清晰阐释了 79 年至今以舒巧女士作品为界碑的 21 部典型舞剧作品的结构样式。本书以“雅致的结构”、“精巧的结构”、“震慑的结构”三部分组成,每一部舞剧的结构剖析都包含分析文章、《结构细目表》与《原文本对照表》三部分。《原文本对照表》是对宏观舞剧选题的一种关照,算是陪同读者从进入一个崭新的话题开始,重新经历一次编导初拿到资料时的琢磨过程;《结构细目表》是精确到分秒的“句段”细究,作者们的踏实与功力见诸笔端。 行文理性的剖析中又力求可读与实用,希望它成为一本真正能为舞剧创作实践所用的手边书,希望它成为理论与创作握手的又一次挺进
暂无内容简介。。。。。。
《玫瑰圣经》耗时20年的绝世名作,版画刻录下的亘古幽香紫图书馆绝版再现“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这样写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玫瑰都是人类文化与生活中最重要的花卉之一。人们将它与生命的三个方面联系起来:爱情、死亡与永恒国度。人们对玫瑰无限钟情,赋予它现实的与乌托邦的双重魅力,使之既高贵庄严又艳情诱惑。能同时点燃我们的愉悦、激情与想象力的,唯有玫瑰。无数人对它趋之若鹜,为它写作多如星辰的诗篇和赞美文,有以它为主题的节日和历史,甚至有以它冠名的战争和神秘教会组织。除了本具的娇嫩美艳,玫瑰更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符号学内涵,一如近年来风靡于世的《达芬奇密码》中所言。而这一本被誉为“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的
廖向红编著的《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究(第4辑)》是2011年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剧发展国际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和2013年5月举行“第六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上,亚洲各国与会专家的发言稿及论文的集锦。本书探讨了音乐剧教学方面的方法、动向,以及音乐剧创作的研究成果,是音乐剧、舞美等等相关专业老师和研究者参考用书。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曹禺戏剧选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 者 曹禺著 出版时间 20210101 I S B N 9787530221020 定价 69.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544 (千字)
内容简介 《伪君子》是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本书为该戏剧的剧本,搭配贯穿全文的全彩插图,为读者提供纸上观剧的生动体验。《伪君子》讲述了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以伪装的虔诚骗得富商奥尔贡的信任,成为他家的上宾。奥尔贡背弃女儿原有婚约,欲招答尔丢夫为婿,还取消了儿子的继承权,把财产全部奉送给了这个骗子。他的做法遭到全家人反对,他们巧妙地揭露了答尔丢夫的阴谋,使奥尔贡翻然悔悟。答尔丢夫凶相毕露,企图陷害奥尔贡,但是多亏国王明察秋毫,使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主题上,《伪君子》的矛头直指社会中伪善者们的可憎面目和欺诈手段,它对伪善者夸张与生动的刻画,让读者在欢笑的同时,也得以反思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警示自己,并
《篆刻创作大典》遴选了我国篆刻发生、发展史及创作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1400余方、并适量选取日本国近现代篆刻名家名作,按作品产生年代及风格进行分类,阐述其审美脉络,分析其形式技巧,明确其借鉴价值,并示人以取法门径,在达到了精审的篆刻史论水准的同时具备了极高的应用价值。《篆刻创作大典》对楷书印、隶书印、印款及与篆刻有密切关系的封泥、印陶、黄肠木烙印、钱币文字,秦诏版权量文字、汉瓦当文字、汉碑篆额、汉晋砖文等都有所涉及,因而十分完备和细腻。此外《篆刻创作大典》还有150条左右与篆刻创作有关的词语及其解释,《篆刻创作大典》行文中使用的概念、术语等
明代戏曲的编制、演出,始于太宗洪武时期,迄至南明弘光小朝廷灭亡,前后延续近三百载,期间虽历代各有所发展变化,但均有着较为严格的。戏曲编演与民间不同,除了一些娱乐性内容外,还有着较明显的礼乐特征。因此,戏曲承应与当时的礼制关系极为紧密。明代戏曲在作为礼乐的一部分是如何参与对外交往的,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本书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明代各个阶段的戏曲是如何表现、反映当时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中国的中国”到“亚洲的中国”再到“世界的中国”的转变。与历史文献以文字、图片或实物行客观记录不同,戏曲中所呈现出来的天下观、华夷观更倾向于”意志的主观表现。 本书以时间为序,对明代戏曲及其与外交的关行了探赜。洪武至宣德时期,明代经、靖难、迁
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57年是阶段,以政治颂歌和捍卫新生两种模式为主,1957年至1962年是第二阶段,以革命史重塑和乌托邦想象两种模式为主,1962年至1966年是第三阶段,反修防修模式统摄了这一时段的戏剧类型。章主要对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发展阶段及形成的各种戏剧模式进行总括性描述。第二章至第六章是对各种模式的详细阐释,其共同点是以问题意识统领每章的分析,把握每种模式所特有的质素,挖掘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各种模式之间相互指涉、互为依存。第七章是从传播学视角对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传播环境、传播机制进行整体观照,第八章是从整体上对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的各种模式所投射的价值内涵和逻辑特征进行分析,爬梳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由很初的理论存在到付诸文化实践的脉络及调整,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100年来中国话剧(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作家、导演、演员等各类人物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本书的编著也是基于笔者多年以来参与四川传媒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建设,以及担任“舞台表演理论”“剧目排练”“舞蹈编导基础理论”“舞台导演”几门课程教学的总结和思考。舞蹈是表演的艺术,同时更是创作的艺术,舞蹈作品给舞蹈演员提供了表现平台,舞蹈表演者的表现力有效地传达出舞蹈作品的艺术感觉及内涵,确切地说,舞蹈作为综合性舞台肢体表现艺术,是创作和表演各有亮点又相互依托的艺术。
本书共收录有谣曲16篇,采用中日对照的形式。其中既有申非译本中已有收录的曲目,如《高砂》《熊野》《隅田川》《砧》《道成寺》,也有对从未在中国译介过的谣曲的尝试;既有《东方朔》《杨贵妃》等中国读者可能更感兴趣的唐事能(中国题材的能),也有《砧》这样、主人公虽非唐人、其背后却隐藏着《汉书》中的苏武故事和捣衣的汉诗素材的能,更多的还是讲述日本本土故事的曲目。六名译者在秉承“接近原文原作”的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在译法和文风上又各有千秋。对读者来说,无论是对同一谣曲的前后两个版本的对照、还是在不同译者间的比较,或是对谣曲本身的单纯鉴赏与了解,本书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本书是田连元先生评书代表作之一, 书接田连元先生的另一部代表作《施公案》。由于篇幅较大, 从未出版。本次出版的一百回《双镖记》书叙清代康熙年间窦尔敦皇宫盗御马后留柬栽赃黄三太。黄天霸连环套找御马。殷丽娘之子黄九龄进京寻父, 父子不识, 黄九龄镖伤天伦父。黄天霸、张桂兰、黄九龄合请殷丽娘, 双镖配对, 父子相认, 殷丽娘献图大破龙潭寺。本书是田连元先生的评书表演艺术的代表作, 作品非常优秀, 此前从未出版, 本次出版可以说是一件评书出版史上的大事。
本书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中国现代戏剧史专著,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全书从19世纪末中国现代话剧产生写起,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系统阐述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的产生及其沿革,从多方面总结了中国现代戏剧(特别是话剧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了一系列值得记取并令人深思的经验教训。书中对田汉、曹禺、夏衍等我国著名剧作家列有专章或专节进行介绍评述。本书出版近二十年来,作为教材在许多高等学校使用。此次修订,在观点、资料、文字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删节、补充。抗日时期的戏剧,补入了讲日本统治下台湾的“新剧”作家的内容,此节由台湾著名剧作家黄美序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