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为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开设“中国当代舞剧创作专题讲座”,《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综论/博导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即为此系列讲座的结集。这部“综论”共二十个单元可以分成四个版块:版块由单元至第四单元构成,从舞种的视角选择了近七十年来堪称“佳作”的舞剧四十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所列舞种作品的选择中或许有“遗珠”之憾,但已选的作品却无“鱼目”之虞。第二版块由第五单元至第十单元构成,是着眼于著名舞剧编导系列作品的选择。在所选编导中,李仲林、李承祥、舒巧和门文元四位,其作品及作品的影响力,足以支撑中国当代舞剧的“半壁江山”。第三版块由第十一单元至第十六单元构成,这一版块前四个单元写的是中国当代舞界巨擘吴晓邦、盛婕、彭松和资华筠。这一版块的写法是基于作者对诸位恩师的切身感受作者
廖向红编著的《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究(第4辑)》是2011年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剧发展国际论坛暨第五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和2013年5月举行“第六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上,亚洲各国与会专家的发言稿及论文的集锦。本书探讨了音乐剧教学方面的方法、动向,以及音乐剧创作的研究成果,是音乐剧、舞美等等相关专业老师和研究者参考用书。
余丹红,女,1967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台州。1988年、1996年、1999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负笈美、德、奥等国,现于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音乐史、音乐教育及音乐剧等,出版、发表作品有《放耳听世界——约翰·凯奇传》、《上海市中学音乐剧》、《从预制钢琴到 》《电子琴演奏技巧》等。 张礼引,男,1960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电脑网络管理工程师、音乐爱好者。曾游历法、德、意等欧洲十几国,对西方音乐文化颇有感悟。
二十余年来,作者一直在潜心研究中外舞剧理论与创作,前后也编创了五部舞剧。《中外舞剧分析与鉴赏》一书正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此书既涵盖了舞剧理论的新思考、新观念与新探索,又提出了舞剧分析与鉴赏方面的新方法、视角与切入点。
本书共收录有谣曲16篇,采用中日对照的形式。其中既有申非译本中已有收录的曲目,如《高砂》《熊野》《隅田川》《砧》《道成寺》,也有对从未在中国译介过的谣曲的尝试;既有《东方朔》《杨贵妃》等中国读者可能更感兴趣的唐事能(中国题材的能),也有《砧》这样、主人公虽非唐人、其背后却隐藏着《汉书》中的苏武故事和捣衣的汉诗素材的能,更多的还是讲述日本本土故事的曲目。六名译者在秉承“接近原文原作”的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在译法和文风上又各有千秋。对读者来说,无论是对同一谣曲的前后两个版本的对照、还是在不同译者间的比较,或是对谣曲本身的单纯鉴赏与了解,本书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玫瑰圣经》耗时20年的绝世名作,版画刻录下的亘古幽香紫图书馆绝版再现“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这样写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玫瑰都是人类文化与生活中最重要的花卉之一。人们将它与生命的三个方面联系起来:爱情、死亡与永恒国度。人们对玫瑰无限钟情,赋予它现实的与乌托邦的双重魅力,使之既高贵庄严又艳情诱惑。能同时点燃我们的愉悦、激情与想象力的,唯有玫瑰。无数人对它趋之若鹜,为它写作多如星辰的诗篇和赞美文,有以它为主题的节日和历史,甚至有以它冠名的战争和神秘教会组织。除了本具的娇嫩美艳,玫瑰更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符号学内涵,一如近年来风靡于世的《达芬奇密码》中所言。而这一本被誉为“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的
二十余年来,作者一直在潜心研究中外舞剧理论与创作,前后也编创了五部舞剧。《中外舞剧分析与鉴赏》一书正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此书既涵盖了舞剧理论的新思考、新观念与新探索,又提出了舞剧分析与鉴赏方面的新方法、视角与切入点。
《器乐作曲基础教程》讲述了节奏的构思、旋律的构思、乐思的发展功能和发展手法、多声织体的写作、和声的表现作用、曲式的结构构思等内容。《器乐作曲基础教程》由赵行道老师编著。
《百老汇音乐剧》主要内容包括:何谓音乐剧、血统由来、萌芽与雏形、叙事音乐剧的成型、叙事音乐剧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之后、概念音乐剧的创作、20世纪末至今等。
《一式多变》主要是为美术高考生编写的。内容涉及速写理论,速写六要素,人物画局部练习,道具和动态,不同姿势的人物画法,一式多变的优势和训练方法,一式多变的典型示例。
二十余年来,作者一直在潜心研究中外舞剧理论与创作,前后也编创了五部舞剧。《中外舞剧分析与鉴赏》一书正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此书既涵盖了舞剧理论的新思考、新观念与新探索,又提出了舞剧分析与鉴赏方面的新方法、视角与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