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师、诵读专家联袂 闫学 知名教育学者, 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导师,儿童绘本阅读课程创生者与主持人。多年来潜心于课程改革、儿童阅读推广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在多个教育领域均有建树。2006年名列《中国教育报》评选的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宁海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泰州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曾获得江苏省 广播剧一等奖、市级多项播音主持 作品一等奖。 精编课外 篇目,发扬国学育人效能 从 发布的1-12年级中小学生 古诗文中精挑细选,以80首古诗、60首诗经、60首宋词、60篇戏曲、30段声律作为诵读素材,290篇 代表性的国学精粹在孩子心中留下国学积淀,唤醒文化基因,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有了背诵与理解的基础,孩子达到一定的年龄,便会自
中国曲艺曲种繁多,音乐丰富。南北方曾有二百多个曲种,历来有“南弹北鼓”之说,即南方以弹词为代表,北方以鼓词为代表,它们在艺术上各显特色,在价值上又等量齐观。南方的弹词以苏州弹词影响较大,北方的鼓词则以京韵大鼓为侧重。鉴于此,连波编著的《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以“南弹北鼓”为选编宗旨,选了23个曲种暨100首唱段,通过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彰显经典、弘扬流派,倡导交流,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一本可作比较研究的资料及广大爱好者可以此作自修学唱的实例。本书所收集的曲谱资料相当珍贵,采纳曲谱的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美学、实用价值。丰富多彩、精湛优美的曲艺音乐,使人陶醉不已。
本书内容介绍:曲艺的“说唱”是通过“说功”和“唱功”,包括表情动作、身段舞蹈等辅助表演的“做功”来完成的。其中“说功”讲求吐字、摹神、使噱、变口、贯口、批讲、口技等功夫的运用;“唱功”讲求行腔、送字、传声、抒情、酿味等功夫的运用;“做功”则讲求“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及点到为止的传神示意。使用的道具,或以鼓、板等乐器兼用,或以扇子、醒木、手帕充任。其中,虚拟示意表演的写意性很强,所谓”转一个身十万八千里,换一副相老叟成孩童”。但无论怎样“做”,都要求不使其破坏听众对“说唱”的“听觉”欣赏,分寸感要求极强。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它的表演要求语言精练,活泼犀利而又幽默含蓄。它的语言是艺术化的口语,又是生活化的文学语言。 本书集中收录了德高望重的表演艺术家张寿臣的主要代表作品40余万言,具体地体现了张寿臣相声艺术的成就和风格。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可分为单口相声(一人表演)、对口相声(二人表演)、群口相声(三人以上)。过去主要用北京话说讲,后来又出现了以当地方言为主要特点的“方言相声”。 相声形式简单、表演活泼、讽刺性强而深得民心,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本书为主要介绍了相声的表现形式、相声的语言特色和表演特色、相声发展的“地方化”等有关内容,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本书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德亮贤弟又要出书了,我很欣慰啊。 自九七年与徐贤弟相识,算来已是十年光景了。这个相交的过程,可谓由浅入深。那时的徐贤弟,与其他同龄人比较起来,便有极大的不同。他聪明好学,孜孜不倦,并且对曲艺情有独钟———相声、单弦、京韵大鼓都下过工夫。更因为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所以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书卷气。北京德云社的初期,是相声鼓曲一起演出的形式。徐贤弟那时身兼数职,既说相声也唱单弦。曾有曲艺界前辈对徐贤弟大加赞赏,称这样的男单弦实在不可多得。他的嗓子偏窄,我常开玩笑说他“叽嘹叽嘹”的。但他懂得扬长避短,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嗓音的缺憾,而且形成了他独特的韵味。 徐贤弟的相声也很是有点意思。早年他偏重文哏,表演的都是《对春联》、《文章会》等。但此类作品,文雅有余,实用不足。我曾与徐贤弟探讨
德亮贤弟又要出书了,我很欣慰啊。 自九七年与徐贤弟相识,算来已是十年光景了。这个相交的过程,可谓由浅入深。那时的徐贤弟,与其他同龄人比较起来,便有极大的不同。他聪明好学,孜孜不倦,并且对曲艺情有独钟———相声、单弦、京韵大鼓都下过工夫。更因为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所以他的作品都充满了书卷气。北京德云社的初期,是相声鼓曲一起演出的形式。徐贤弟那时身兼数职,既说相声也唱单弦。曾有曲艺界前辈对徐贤弟大加赞赏,称这样的男单弦实在不可多得。他的嗓子偏窄,我常开玩笑说他“叽嘹叽嘹”的。但他懂得扬长避短,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嗓音的缺憾,而且形成了他独特的韵味。 徐贤弟的相声也很是有点意思。早年他偏重文哏,表演的都是《对春联》、《文章会》等。但此类作品,文雅有余,实用不足。我曾与徐贤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