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黄梅戏权威专家选编,从六十部黄梅戏剧目中精选出100段经典唱段汇辑成册,分为“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两大版块,是黄梅戏曲爱好者的大全宝典、戏剧票友的收藏珍版,又是专业人士教材,兼有实用性、欣赏性和保留价值。
《风雨人生样板戏》由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几部京剧样板式。做了十几年的电视,但是我却一直很敬重书,因为,那些留下来的白纸黑字是要经得起时间推敲的,今天我们的纪录片片《风雨样板戏》变成了白纸黑字的《风雨人生样板戏》,我真的是小心翼翼地去翻开,好像瞬间,我自己没有了任何的知觉,希望把这些文字交给读者,但是内心又很忐忑。
以再现、记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经典的昆曲与沧海桑田的昆曲史,还原其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处境。在昆曲的前世今生里,探寻民族艺术形成、发展、生存的土壤,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重拾中华民族传统美学,重树中华民族传统自信。
艺术世界是美妙的,它给人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之后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和提升。21世纪是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艺术教育必须融入新世纪时代的激流,满足人们对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需要与渴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们认识到,艺术教育不仅对人的自身发展、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艺术经验更大地丰富人生和焕发出人性中的激情。从古到今,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始终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人的才智得以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心灵得以充分地交流与沟通。艺术对人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艺术不仅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展现人的创造性的才能,而且还能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培养
《歌剧长河(从达芙尼到图兰朵)》从歌剧诞生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沿着意大利歌剧发展的历史,介绍意大利歌剧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运动、艺术思潮对歌剧的影响。不同于市场中现有关于歌剧类的鉴赏书籍,《歌剧长河(从达芙尼到图兰朵)》从文化的视野、历史发展的角度满足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需要。 音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而歌剧艺术无疑在众多艺术种类中拥有独特而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意识到音乐在陶冶情操、增强气质、提升品位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本浓缩了歌剧四百余年历史的《歌剧长河》正是为了满足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歌剧欣赏的需求而选编的。
《京剧大家绝艺录武生篇》汇集编纂了一批武生行老艺术家谈艺论道的口述实录,如王金璐、郭景春、李幼斌、祝元昆、李幼麟、杨少春、马玉璋、李卜春、高牧坤、双翼翔、梁斌、俞鉴、李春仁、李润声、张善麟老师,谈南北武生表演特色,是《京剧大家绝艺录》的开篇之作。采访目的主要是挖掘老艺术家身上的特殊表演技能等“宝藏”,采取谈艺说戏的形式,兼顾艺术特色、文化特色、历史特色,使本书成为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教材,也是培养京剧人材,培养京剧观众的典范之作。
这位先知般的导演和理论家,为他的作品做出了明白易懂、全面详尽的哲学阐释。 这是一个悖论的哲学:我们到剧场里来寻找生活,但那个生活必须迥异于我们在剧场外看到的生活;演员们必须极其刻苦地做准备,同时又要愿意放弃这些准备工作的结果;导演的最可靠的本事可能是他对乏味的承受能力。布鲁克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挑出实例来说明这些原则,这些故事还展示了他与莎士比亚、契诃夫,以及印度和伊朗的本土戏剧息息相通。这些讨论的结果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视点,它同时关注台前台后,它的洞察力是新鲜的,它的文字是优雅的。
《山西戏曲碑刻辑考》收录并考述了自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共890年间的碑刻一百种,真所谓碑碣百通,洋洋大观,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神庙剧场资料与其他戏曲史料。
于万海和王决编著的《笑谈相声》是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曲艺文库》丛书之一种。本书曾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题讲座的整理稿,是王决、于万海两位专家利用广播的形式举办的一个关于相声的系列讲座,其角度是横向的相声的形式与结构以及组织包袱的手法,而非纵向的相声的发展与演变,也就是对相声进行的一次解剖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