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由桑桐著,分上、下两编,上编为 传统和声 ,其中大部分内容选自拙著《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但稍加削减。由于大部分作曲、理论在音乐中学或校外已学习过基础的和声知识,故本教程将調内和声材料归纳为*部分 自然音和声的复习 。下编为 近代和声 ,是本教程新编的部分,试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和声以后的一些近代和声的应用方法。从四个方面讲授、分析近代和声的一些处理方法。它们的范围限于十二平均律的和声手法,一般不涉及非十二平均律基础的处理方法,亦不涉及旋律、节奏以及作曲法等方面。
管弦乐配器教程,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项目,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普通高等教育 九五 *重点教材。
这是一套非常适合音乐剧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本套教材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副教授竺期编著,内容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部分,分阶段收录30首经典音乐剧唱段,将系统地引导学生通过国内音乐院校专业性的音乐剧演唱训练,帮助学生在声乐演唱表达和角色塑造训练上进行系统的教学引导,同时也为高校在本科和硕士音乐剧演唱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上给予来自欧美一流高等院校的教材参考。
《牛津音乐教育手册》(*卷)从以下七个不同的视角,更全面地重新定义了 音乐教育 的意义:首先,*篇通过在不同教学环境或个人属性中对哲学、心理学、文化、国际和环境问题的讨论,为手册的后续章节(包括第二卷)提供一个内容和环境框架。第二篇,以婴儿和童年早期的音乐学习和体验为主,认为 大部分婴儿和儿童的音乐行为都发生于与他人或自我的即兴交流中 。第三篇围绕着儿童中期的音乐学习和教学展开,这里的 音乐 更多指的是学校的音乐课程。第四篇,关注与12 18 岁青少年音乐经验相关的主要问题、概念、影响和讨论,将音乐在青少年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运用作为论述主题,引导我们去思考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卷的*后三篇主要强调了在器乐或声乐学习时,音乐技巧的获得对学习者音乐体验和积累的积极影响。第五篇展示了声乐教育在近几年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核心关键词、次级关键词和应用关键词。本书中的每一个 关键词 研究都是在对大量中英文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民族音乐学 关键词 的溯源、流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学科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内涵如何经历被不断地反思、批判、被修正等系列过程展开深入研究;本书诸位作者充分结合具体的田野个案与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呈现,对学科 关键词 的理论内涵如何在促进与推动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中国实践 问题上,所做出 的重要学术贡献进行了系统总结。
本系列图书对柴科夫斯基、德彪西、贝多芬、海顿、舒伯特和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合亲子共同阅读。随书附有大量精美历史照片,其中大多由国外各大博物馆提供。作者温蒂 汤普森毕业于皇家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曾任英国菲伯尔音乐出版公司编辑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有92床古琴,从收藏数量与年代跨度上,在国内均首屈一指。上自唐宋,下延明清,另有部分年代待考琴或改良琴。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对馆藏古琴进行了一系列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图录,即从馆藏古琴中遴选50件保存状况较好,且在年代、琴式、类型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琴器,以图录形式呈现,其余部分琴器以目录形式附于其后。第二部分为以文字形式呈现对馆藏古琴的保护探索,即以音乐研究所田青研究员发起的 让古琴发声 保护理念为依托,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 让古琴醒来 系列学术音乐会为基础,附上二维码扫码观看5张馆藏珍贵古琴演奏的音乐会现场,生动展现了对古琴的保护与当代转化。
以往对于潮州音乐的研究,普遍局限于一时一地,或单一、局部之角度。此类研究多以强调其地方性、性为主,易于忽略潮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纵横两方面的联系,尤其是潮州音乐含的宫调运用规律与中国传统音乐宫调实践之间的关联。 《潮州音乐宫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力求避免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旨在提炼潮乐实践中存在的各种传统音乐精华,构筑系统之潮州音乐宫调理论。 对近代潮剧、潮乐宫调研究的启示。 传统 并非博物馆陈列的僵化标本,而是一种不断演化的活态传承,或者说传统是由各个时代不断被创造、发明出来的新形式所组成的。中国传统戏剧声腔、民间音乐同样是一种活态艺术,不断演化甚至脱变为新的艺术形式乃是其常态,而这种变化今天依然在继续。因此,潮州音乐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在不失其地方的
首位受邀进入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南音艺术家蔡雅艺将用全新的方式带你领略南音的魅力! 在这本书中,南音名曲《山险峻》的三十三句唱词被极简地分解成三十三堂课,每个章节,除了主线叙述外,还有中英文双语的章节概述,带国际音标的唱词,对译的工乂谱与五线谱,以及海量的示范音频、视频! 干货满满,在家就可以学南音!各章节中,平行配以三十三篇对蔡雅艺老师的学员们的课后采访、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他们当中有作家、音乐人、插画师、高校老师、IT从业者、媒体人、 茶人 、全职妈妈甚至还有中小学生!从这里你将会看到天南地北、各行业的人们学习南音这门艺术时迥然不同的感受与体会,总有一款能与你产生共鸣。你心中对南音的那些疑问, 南音难不难 成人还能学南音吗 南音的玩法是怎样的 ,等等,通通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
本书从19世纪爵士的起源讲起,按时间顺序,分阶段、按专题介绍了爵士乐的兴起、发展、传播、兴衰的过程,近距离观察了爵士与古典、流行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及爵士的风格、流派、重要人物及乐队、影响后世的作品及音乐厂牌的故事等。 书中按照时间轴,详细罗列了19世纪至今爵士乐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作品创作、公开演唱会、专辑发行、关键人物事件等;同时列出了同时期的世界大纪事,记述了全球背景下爵士乐的发展。 书中收录了近350幅图片,从专辑封面、厂牌标识、宣传海报、曲谱手稿到音乐家、乐手、演出现场的照片,搭配翔实的文字解说,将爵士的历史鲜活呈现。书后附有 音乐人 音乐术语 国际爵士音乐节推荐 推荐聆听 推荐阅读 等知识拓展内容,可谓是所有音乐爱好者的完整资源宝库。
《少儿综合音乐素养教程》系作者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研究成果,教材体系的构思不仅借鉴了西方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还融入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从纵向上看,将中国音乐文化学精、学深;从横向上看,将西方音乐文化学广、学好,真正做到了扎根中国、展望世界,是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孩子的音乐素养启蒙教材。 教程分五册,共320课,适用年龄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教学目标是 开启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天赋,激发学龄期少儿的音乐潜能,使他们在音乐素养教学中获得熟练的识谱能力、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良好的节拍/节奏感、完整的歌曲演唱能力、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词曲创作能力、歌曲指挥能力以及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从全方位提高个人音乐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