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集子收录的作品完美地体现了海菲兹的风格。熟悉大师的天才,以及在唱片中听过他本人演奏这些作品的小提琴家们,一定会乐于演奏这些作品。海菲兹——这位现代小提琴演奏之父,对现今几乎每个小提琴演奏者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通过本书,你将强烈地感受到大师的个人魅力和音乐才能透过乐谱而散发出来。
近年来,有不少致力于少儿小提琴教学工作的同志,为了丰富教材内容,总结教学经验,编创了不少少儿小提琴练习教材。邵光禄老师编著的这本《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技能训练》,对上集体课的学生如何尽快地掌握小提琴演奏技能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小提琴集体课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它符合我国学生多教师少的国情,对于普及小提琴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小提琴集体课也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授课形式,一个教师要面对众多学生,确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邵光禄老师从事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学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普及小提琴教学的基础上,为音乐院校输送了很多人材,其教学成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本教材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潜心钻研的成果。教材思路清晰,语言通俗,能解决学琴中的实际问题。我乐于向广大的教师、学
张世祥教授,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音乐教育家。他执教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小提琴教学经验,所教的学生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屡屡获奖。近期编著了《张世祥小提琴启蒙教程》,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本教程采用了大量的演奏示范照片,代替了单纯的文字解说。直观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演奏,对孩子的学习非常有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教程的实用性,书中乐谱配有摄录了内容的示范演奏的DVD光盘,光盘的左声道为钢琴伴奏,右声道为小提琴独奏,孩子可跟随光盘进行规范练习,从而成为学生的好帮手。
这些练习是为具备中等以上专业程度的小提琴学生而编写的补充教材,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左手双弦技巧更加提高一步。开始练习时,要一小节一小节地练,待基本练习好后,再逐渐向后练习,最后达到从头到尾一口气拉完。拉短音符时重点注意手指的灵活、清楚,换把的圆滑、干净。拉长音符时重点注意音准。请注意指法的安排。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左手不要紧张,右手注意在两根弦上的力度安排。一定要背谱练习,这样可以用眼睛来检查手的动作,也可专心用耳朵听。根据每人的能力、程度的深浅,可灵活掌握练习速度的快慢。本书的练习内容曾由中央音乐学院(1978年)、延边艺术学校(1982年)内部油印出版。当时仅在EA弦简单列出谱例,其他均为提示。本次出版接受大家的建议,把应学的主要内容全部谱写出来,以方便学生学习。
这本《实用小提琴演奏法》,是由刘民衡、刘建军父子合作修撰、增补成的。书中系统地总结和讲述了刘民衡数十年来从事演奏和教学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所学到的世界各派演奏方法,同时整理总结了刘建军多年练琴、演奏及教学实践中所记载积累的心得体会,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技巧,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这本练习曲集的编写中,顿特预见到大量、今天称之为“现代”的技巧和指法。因此,在编订的过程中,我力图参照较新的版本,并尽力发掘顿特技术进程的原意。总体上来说,同发展左手的灵巧性相比,这本曲集更能促进学生左手的性和可靠性,增强手指的力量。当然,没有多少材料是用来发展弓子技巧的。因此,如果把这些练习曲同贝辽特的《30首音乐会练习曲》相结合,就成了练习左手的敏捷和右臂的流畅的组合。然而,排除这些表面上的缺陷,这些练习曲如同克莱采尔一样,作为技巧发展的进程和媒介,可为那些雄心勃勃的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本中高级程度的练习曲集,尤其强调左手的技术训练。用比较快的速度来要求学生,也是学生技术达标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为每一首曲子都注明了速度记号。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记号仅仅是教师在
作品1号的双音练习基础上编写的。它集中了小提琴上所需要的八度、六度、三度、四度、二度及十度等双音练习的基础,是发展左手双音能力很重要的一本教材。 使用这本教材之前先适当练习简单的双音,或舍夫契克编写的《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作品1号的双音练习,例如册把位练习中第20、23-26条,第二把位练习中0、12、14、17、19条等。 这本《小提琴双音预备练习》是为日后演奏小提琴三度、六度、八度及十度音阶做准备的。从以下列表可以看出,作者精心安排了按八度、六度、三度、四度次序的六次轮回,每一次轮回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难度。到第55-58课时已是三、六、八度的音阶了,由于前面有着一步一步扎实的技术基础,这时演奏双音音阶就游刃有余了。 全本教材共58课,如果每周学习两课,半年多点就可以学完,就能打下很好的双音基
《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集》包括了莫扎特在曼海姆时期(1778年)之后完成德所有钢琴和小提琴作品,其中有两首变奏曲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它们的创作年代可追溯到创作《后宫诱逃》时期。在补遗中可以找到下列未完成的奏鸣曲:莫扎特于1782年为其妻创作并由好友、修士马克西米利安·施塔德勒(1748-1833年)完成的K.402(385e)和K.403(385c)。K.404(385d)和奏鸣曲K.372的快板只有零星片断,故而未收录其中。莫扎特少年时期至1778年之后的类似作品也未收录,这些作品为:K.6-9;与之对应的版本是K.10-15(1762-1764年);K.26-31(1766年);K.46d和K.46e(1768年)。“浪漫奏鸣曲”K.55-60(见209c-h)和奏鸣曲K.61(见290a)毫无疑问是伪作,现被确认是H.F。劳帕克的作品。此外,该曲集还收录勒钢琴奏鸣曲K570,但此曲自1796年由阿塔利亚出版公司在维也纳出版以来,一直以小提琴奏鸣
提琴对一个学生来说是用来学习音乐的工具,对演奏家来说是表达音乐的利器;对制琴家来说是创作的工艺品;对收藏家来说是用来投资的古董古玩;对提琴爱好者来说,其意义就更为深远,由于其声音极为人性化,故有人将比比喻为情人和妻子,只要爱上它,一生一世都不离不弃。提琴是在约十九世纪以后传入我国,其后以它独特的魅力,很快便为中国人所接受和喜爱。尤其是近年来,提琴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发展得特别快。我国不但是个提琴年产量超过百万的生产大国,而且也是一个提琴的使用大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提琴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提升。已有好些专业团体与个人购买了价值上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的提琴。所以,对于有关提琴的知识,例如它的历史、制造流派、它的区分类别、结构特性、发音原理、维修保养及一切有关问题,大家希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这是第二部。这是巴赫现存的这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欢迎的一首。乐队配置为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个一把以及古钢琴。乐章是快板,由十分热烈的全奏开始。这个三段体的乐章在结构上已经和现代奏鸣曲有很多相近之处,但并算十分完整,整体风格依然延续着巴洛克的传统。主题旋律加以变化后,独奏和竞奏交错进行是主要的表现手法。第二乐章柔板,以固定的低音主题为基础写成,是一首极其优美的变奏曲,听起来好似一股清泉流出,却又饱含着火一般的热情。第三乐章则为“非常快的快板”,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十分鲜明的意大利回旋曲风格,虽然标注速度很快,但实际上听起来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